本地經營竹藤家具用品的業者,目前僅剩兩三家,隨著時代變遷,竹藤家具用品已被新穎且設計感更強的材料所取代。純手工制作的竹藤制品,紮實精湛的編織手工藝,也逐漸失傳。
受訪竹藤老字號雖傳三代,但業者守的是先輩創業的精神與心血,竹藤業的命脈——老手藝,已不見後來者,教老匠人憂慮。
吳克成(左)和吳奕光父子同心,希望有機會重振日益沒落的竹藤業。(嚴宣融攝)
本地竹藤家具用品店僅剩兩三家,都是家傳兩三代的老店。行業的凋零,除了老店無法找到接班人,也因爲竹藤編織傳統手藝逐漸失傳。後繼無人是走向沒落的開端,在急速發展的城市,這仿佛是老行業的宿命。(嚴宣融攝/檔案照片)
合盛公司二三代守住老店
因爲對竹制母子椅情有獨鍾,當我再次看到這椅子的那一刻,兒時記憶的匣子忽而打開,往事宛如走馬燈一般在腦海裏湧現。
原來,內心深處永遠存留著一種對竹藤的念想。
那天,豔陽高照,路過這家位于加冷峇魯一帶專門經營竹藤進出口生意的合盛公司,其店鋪後門堆滿許多竹藤原料和成品,一些經曆日曬雨淋,已染黑蒙灰。步行繞到店門外,映入眼簾的滿是形形色色的竹藤家居品,包括母子椅,傳統的養雞竹籠,還有藤搖椅、圓形藤椅和籮筐等等,有些放在露天草地上,有些高挂在天花板上,把部分招牌給遮擋住了。每一樣竹藤品,都承載著故事。
每一張竹藤椅都有一家人的故事的年代已遠去。(嚴宣融攝)
幼年時,我用過母子椅。客家人特有的母子椅——一邊是給幼童坐,翻過來變成一張矮凳子,可給大人坐。當時家裏經營雜貨店,母親看到顧客上門時,就會把我塞進母子椅裏,然後放心去招呼顧客。之後,弟弟們也輪流用過母子椅,它就像大哥穿過的衣服,留給其他弟弟再穿。但是舊衣會破損,竹子制作的母子椅,卻經曆10年、20年、30年,只要保存好,依舊能發揮矮凳的功用。
客家人特有的兩用母子椅,承載了許多人的回憶。(嚴宣融攝)
那張母子椅,是先父早年到勞明達街的“火城”一帶買小雞時,也順便在那裏的竹藤店買回來的。可惜,後來搬家,沒把那張老舊的母子椅給留下。
我在想,當年先父是不是也很湊巧地跟合盛公司買了那張母子椅?因此,當我再次有機會走進這家經營超過半世紀的竹藤老店,心裏滿是懷舊情感,第一次見面,毫無陌生之感,唯有相逢之悅。
老店傳三代
合盛公司第二代傳人吳克成(80歲)悠哉閑哉地坐在店門口的藤椅上。店裏的竹藤用品上下塞滿間,只剩下一條容身之路。他的兒子吳奕光(49歲)在靠近店門處另辟的狹小辦公室裏工作。
吳克成現場示範編制竹筐,精巧手藝不減當年。(嚴宣融攝)
合盛公司第二代傳人吳克成(80歲)悠哉閑哉地坐在店門口的藤椅上。店裏的竹藤用品上下塞滿間,只剩下一條容身之路。他的兒子吳奕光(49歲)在靠近店門處另辟的狹小辦公室裏工作。
本地經營竹藤行業者,目前僅剩三兩家,繼續在風雨中展現如竹藤般堅韌的心志。合盛公司相信是碩果僅存傳第三代的竹藤老店。
吳克成很慶幸兒子繼承了這盤生意。這跟本地其他僅剩的一兩家竹藤業者所面對的末路完全不同,或許,他仍希望竹藤的命運交給兒子後能有所突破與改變,甚至繼續在本地發揚光大,重拾昔日榮光。
吳克成在創立注冊合盛公司之前,已在1950年代跟父親學習做竹藤零售生意,當時的店面在哥羅福街。一次,他看到業者不願意批發原料給父親,血氣方剛而具有生意頭腦的他氣不過,下定決心要自己創業,把命運掌握在自己手中。
吳克成示範編制竹筐。(嚴宣融攝)
竹藤業的輝煌期
合盛早年在勞明達街創業,後于1977年搬到加冷峇魯組屋區繼續營生。吳克成說:“早期,我們做畚箕、豬籠和藤籮,那時候可說是竹藤業的輝煌時期,很多顧客需要這樣的産品。”具有事業遠見與魄力的他,因此在甘榜菜市一帶建了廠房,自己生産竹藤用品,以供應市場需求。
說到這裏,吳奕光從店裏走出來說:“我父親很有野心的,做事膽子比我還大。當年,他看准哪個竹藤産品具有市場潛力,往往一口氣就大量進口,連我看了都感到擔心害怕。但是,事實證明他的眼光獨到,這些産品的銷售成績非常好,進貨沒多久就賣光了。”吳克成輕瞄了兒子一眼,嘴邊掀起微笑,完全贊同這種說法,也似乎滿足于兒子對他的“崇拜”。
吳克成看到竹掃把的需求量大,他一口氣進口數千把,不擔心滯銷。當年,他只身飛到中國參加廣州交易會,尋求新市場,新商機。他說:“做生意就像賭博一樣,賭注大,才能贏得多,要敢拼才會贏。”
談到生意最火紅的時光。他說:“我們供應魚市場的竹藤籮筐等産品,每次去收錢時,都是拎著兩袋滿滿的鈔票回來。”聖誕節等節日,商家對禮籃的要求很高,他的生意量也跟著水漲船高。
創立之初設于勞明達街的合盛公司。(受訪者提供)
竹藤業者爲守業折騰
合盛公司第三代的吳奕光說,他從小和父母、姐姐在加冷峇魯的店鋪裏成長。樓下作爲店面,樓上就像三房式組屋一樣,有臥房、廁所和廚房。後來他結婚組織家庭後,才另外購房搬離這裏。母親去世後,父親依舊留下來居住。他每天風雨不改到店裏,跟父親一起打理生意,父子倆建立深厚的情感,或許這是他願意接手成爲第三代接班人的原因,彼此身體裏滿是竹藤紮起的心血。
店裏有各種各樣的竹藤家具和用品,包括晾曬糧食用的竹簸箕、竹篩、竹籃、竹籮、書報竹架、竹蒸籠、畚箕、竹盾等等,每一件都是純手工制作。吳奕光說,這類竹藤用品非常耐用,二三十年不成問題。
吳克成20歲開始學些編制竹藤用品,累積50多年經驗,手藝紮實。他現場示範編制竹籮,一根根竹藤在雙手之間遊走穿梭,好像裁縫師裁剪衣服一樣輕松,只見他熟練地一擰一抽一綁一剪,80高齡依舊心靈手巧,那一刻,他恢複了一顆年輕迸發的心,說話帶勁,精神集中,不受旁人幹擾,手藝的魅力展露無遺。
他感歎說,兒子也沒繼承這精巧的手藝,可能得面對失傳的命運。
當年,在“火城”(早期加冷煤氣廠所在)一帶,共有13家銷售竹藤的專賣店,風光一時。
但是隨著時代變遷,本地竹藤業已成爲夕陽工業。
向市場探溫求存
吳奕光必須爲生存求變。他指出,現在人們上淘寶就可以輕易買到竹藤産品,因此他必須更了解本地顧客的需求。
年輕顧客上門挑選適用的竹質設計原料。(嚴宣融攝)
他著重生産更多本地人喜歡的竹藤家具和用品,以迎合市場,尤其是滿足餐飲業者的需求。
他說:“我也進口裹粽子的竹葉,以及串沙爹和烏打的竹支等,供應本地市場。另外,一些適合室內設計使用的竹子,從直徑一兩公分到15公分,長五六公尺的,我也進口供應給客戶。”總之,他必須隨時做市場探溫,根據需要逐步前進,不能死守一盤似在苟延殘喘的事業。
他說,他幫忙看店、扛貨、送貨。“只要顧客有需求,我可以現時送貨,不用浪費顧客等待的時間。”他出示擁有第三、四、五級的駕照,這是早年爲了方便送貨而考取的。
他回憶1994年,由于父親健康不太理想,他不得不離開海軍部隊,接手父親的生意。“當時我只有21歲,必須趕緊從父親身上學習如何經營這盤傳統生意。”可惜,他沒有向父親學習竹藤制作的手藝。
隨著時代更替,生活走向現代化,人們對竹藤産品的需求也日益遞減。不過,一些對竹藤有偏愛的顧客,依舊會找上門。采訪當天,就看到幾組顧客陸續前來買東西和詢問貨品,有洋人,也有20多歲的年輕人,這讓我感到有點意外,門市生意算是不錯。
傳統行業必須找尋出路,不能單靠已褪色的本地市場。吳奕光開始做竹藤進出口,這些年來,他在面簿、Instagram等社交平台上投入時間推廣竹藤産品,希望繼續留住人們對竹藤的喜愛,同時讓更多年輕人有機會接觸到這傳統的手工藝。
他說:“有些顧客喜歡竹藤的耐用性,尤其是洋人偏好這類傳統産品,年輕人多數是來物色一些原料作爲設計用途。”
一些顧客特別要求量身定制家具,也不乏有獨特想法的顧客。他說:“有個顧客要求我們制作一個豬籠以紀念去世的父親,因爲他生前是做豬肉生意的,我覺得這是一件非常有意義的事,顧客拿到貨後非常滿意與感激。”
吳奕光再次贊賞父親的遠見,當年買下店鋪,多年來無須承擔支付租金的壓力,因此可以堅持至今。他說,只要這個生意的收入仍能維生,就已經足夠了。母親去世後,這是父親唯一的精神寄托,這裏承載了他們許多美好的記憶,若畫上句點,可能對父親的心靈傷害更大。
曾幾何時,這些竹藤用品已從你我的家裏銷聲匿迹。(嚴宣融攝)
至于是否願意讓自己的孩子投入這個行業,吳奕光說:“18歲的兒子現在就讀理工學院,我希望他好好讀書,大學畢業後找一份好工作,不要再走我們祖輩的老路,太辛苦,太不容易了。”他說時平淡,但是依舊感覺到他對竹藤那份不願割舍的愛。尤其是一旁的吳老先生,不斷地強調只要健康允許,他每天仍舊會開門做生意,這幾乎已成爲他生命的部分。
吳奕光指著店面門口上懸挂著的巨幅黃底紅字的古早招牌說:“這東西可能不值錢,但是它的意義對我們來說,是金錢買不到的,裏面有太多值得回味的往事。”
我們供應魚市場的竹藤籮筐,每次去收錢時,都是拎著兩袋滿滿的鈔票回來。——吳克成(合盛公司)
我父親靠這行養活六個兒女,多年來努力不懈,我不忍心看著家族生意因此結束,所以決定接手。——曾煥樞(曾美利藤器)
這裏沒有冷氣,沒有病假,沒有公積金,哪有年輕人願意幹這種事。——吳惠強(源發藤器)
曾美利藤器沒接班人憂手藝失傳
對曾煥樞(73歲)來說,只要還有一口氣,他都要把這個家族生意堅持到底。這是他對父親一手打拼的傳統手工藝事業的許諾。
他是曾美利藤器第二代傳人。這家老店由他的父親曾美利于1948年創立,當時的店面位于安順路,靠近新加坡港務集團。父親18歲從中國南來,輾轉到香港學藝,後來在新加坡創立了這家藤器店。
說來也巧,曾煥樞今年73歲,也即是說,這家店跟他同齡,一起成長,見證興衰。他憶述,14歲開始跟父親學一些手藝,放學後會到店裏幫忙,後來繼續提升技術,掌握了制作藤制家具的技術。
21歲那年,父親患上心髒病,身爲家中老幺的他決定爲父親挑起重擔。1979年,店鋪搬遷至紅山中心一巷現址,至今已42年。
曾煥樞接受高中教育,相信是這個傳統行業中,受教育較高的老一輩經營者。他說:“我父親靠這行養活六個兒女,多年來努力不懈,我不忍心看著家族生意因此結束,所以決定接手。”這一做晃眼半世紀。
賣現貨也提供維修
上世紀70年代接手生意時,這個行業前景非常好,顧客主要是來自各地的船員。他說:“通常船只停泊港口時,船員需要什麽貨,我們就把貨送到船上,前後只有幾個小時的時間,然後船只離港。”當年,他也將藤制家具出口到澳大利亞、新西蘭等地,每月可售出四五個集裝箱的家具,那可說是竹藤業的黃金時期。
以前,很多人住在甘榜,家裏使用整套的藤制家具。如今,藤制家具的需求已下跌,多數家庭連一件藤制品也看不到。
目前,除了賣現貨如傳統的藤制家具,如藤椅、藤桌、藤架及籃子等之外,他也提供維修藤制家具服務,客戶包括教堂和酒店,個人和家庭。
曾美利藤器售賣傳統的全手工藤制家具。(互聯網)
曾煥樞以維修竹藤用品爲主。(互聯網)
由于原料價格不斷上漲,接下來馬來西亞的進貨價將激增60%,加上找不到工人願意從事這類工作,這也說明他的經營之路舉步維艱。
曾煥樞是客家人,專做藤制家具,純手工制作,每一件通常需要一到四天左右完成。他說,藤制家具這一行工作時間長,他每天早上10時開門營業,一直到晚上9時,整整工作11小時(只有星期天做半天),耗費精神和體力,自己一路走過來,吃的苦自己知道,也不想孩子受這苦。他育有一男二女,都已40多歲,各有事業。他未有接班人,因此無法退休。每天,他和太太起早摸黑看店做生意,無怨無悔。
一根一根竹藤編制出一件一件家具,這個行業陪伴了他大半生。他說,無論如何也要堅持做下去,讓年輕一代認識本地傳統家具的特色。
訪問過程中,曾煥樞都很熱情,個性開朗,說話中氣十足,說起曆史興致勃勃,但是對這門傳統手藝逐漸失傳,他不僅一次顯露心中的萬分無奈。憑借個人力量,欲振乏力,也無能爲力。
但是,他內心依舊懷揣著一份對竹藤熾熱的情懷。對它不忘初心的愛,一直都在血液裏流淌著。
竹藤原料價格高漲,成品售價也將提高。(受訪者提供)
源發藤器兄弟倆 把開店關店當“運動”
耄耋之年,每天仍然風雨不改地開店營業。
源發藤器老字號,由70多歲的吳惠強和他年過80的兄長駐守著,像軍士堅守崗位一樣,立足本職。
源發藤器創立至今近半世紀。(受訪者提供)
吳惠強跟記者說的第一句話就是“現在已經沒有什麽生意做了!”但是,他們兄弟倆仍舊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從不缺勤。
他中氣十足地說:“這家老店是我父親創立的,至于具體在哪一年,我們都不太記得了,應該是在二戰之前吧。
“1975年二月,我們從‘火城’搬來芽籠峇魯這個工廠區,已經做了46年,別人做幾年就發財賺大錢,我們做那麽多年,還是老樣子。”
他認爲這個夕陽行業已被人瞧不起,沒有多少人願意買藤制家具,甚至還有人路過向他討取免費的藤條,要用來教訓孩子,讓他啼笑皆非。
目前,他以供應建築木架的繩索爲主,也賣一些原材料給本地顧客。他指出,從印度尼西亞進口的原材料價格昂貴,馬來西亞原材料現在受到疫情影響,這一兩年也沒有工人願意送貨進來本地。他們是潮州人,以做藤籃和畚箕爲主,只有這類制成品才能出口。
雖然生意大不如前,吳惠強仍舊每個月支付工廠租金3000多元,讓老店繼續走下去。小學畢業後,他跟著父親學藝,傳承接手,這似乎是他那輩子人的傳統。他只知道必須保護“源發藤器”這塊招牌,不要沒做幾年就把招牌給砸了,難以向江東父老交代。
兄弟倆早上從住家出發,到工廠開店,下午三時左右回家休息。他育有四個兒女,無人願意接手。他說:“這裏沒有冷氣,沒有病假,沒有公積金,哪有年輕人願意幹這種事。”
他再次強調,會做到不能動的那一天。與其每天在家裏看電視,哥兒倆把這門黃昏事業當成“運動”,每天開店關店,動動摸摸,有個精神寄托。這裏也有一些老朋友可以說說話,消磨時間。
記者:林弘谕
如何優先看到“新加坡魚尾文”內容?從“訂閱號消息”點擊“新加坡魚尾文”進入我們的公衆號點擊右上方按鈕將“新加坡魚尾文”設爲星標⭐
新加坡魚尾文已開通視頻號
用微信掃一掃 關注新加坡魚尾文
一只愛生活、文藝範的小魚尾獅帶你了解新加坡原汁原味的風土人情領略小島深處那些鮮爲人知的文化魅力~ 新加坡《聯合早報》旗下産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