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 司林威
9月24日, 人民銀行等十部門發布《關于進一步防範和處置虛擬貨幣交易炒作風險的通知》,對虛擬貨幣交易保持高壓監管。
其中《通知》首次提到“ 境外虛擬貨幣交易所通過互聯網向我國境內居民提供服務同樣屬于非法金融活動。對于相關境外虛擬貨幣交易所的境內工作人員,以及明知或應知其從事虛擬貨幣相關業務,仍爲其提供營銷宣傳、支付結算、技術支持等服務的法人、非法人組織和自然人,依法追究有關責任。 ”
高壓之下,境外虛擬貨幣交易所的境內工作人員的空間將進一步被壓縮,與礦業清退同步,將紛紛轉向海外。
國土面積狹小,人口密集的城市國家新加坡正成爲亞洲加密貨幣的“新大陸”。
9月23日,根據新加坡國立大學中文EMBA的官方微信公衆號披露,其2021年秋季班的新生中,出現多位中國的加密貨幣行業高管,包括火幣聯合創始人杜均、Binance Custody 業務負責人何金凱等四位。
EMBA作爲企業高管們培訓的最常見途徑之一,在各行業內屬于一個普遍現象。但新加坡國立大學中文EMBA 出現多位加密貨幣業內高管的消息卻隱含著著一個重要變化。
關注該行業多年的加密貨幣分析師吳會告訴界面新聞:“這則消息表明新加坡正取代中國成爲亞洲加密貨幣的新中心,而這是近年來領域內的巨變之一。”
湧向新加坡的加密貨幣企業
區塊鏈領域最重要的人物之一,剛剛入選《時代》雜志2021年100位最具影響力人物名單的以太坊創始人維塔裏克·布特林親口證實了該變化。
9月初,在接受新加坡媒體采訪時他透露:“新加坡正在成爲一個加密貨幣社群的中心,很多原來在中國做加密貨幣的人都搬到這裏了。”
9月23日,界面新聞獲悉,加密貨幣資管平台Cobo完成 4000 萬美元 B 輪融資,並正式宣布將總部從北京轉移至新加坡,該平台由中國比特幣社區的重要玩家“神魚”毛世行擔任聯合創始人。
而Cobo並不是第一個這樣做的企業。早在2021年6月,一位加密貨幣金融服務商內部人士就向界面新聞透露,“公司的創始人已全部飛去新加坡,並在新加坡開設了辦公室。”
而企業湧向新加坡的趨勢並非2021年才正式出現。
2021年7月,一位來自幣安的內部人士曾告訴界面新聞:“其實自2018年起,一姐與CZ就長期定居新加坡了。”“一姐”與“CZ”分別指全球交易量最大的交易所幣安聯合創始人何一與創始人趙長鵬。
而被業內稱爲“三大”交易所之一的火幣也在新加坡早有布局。
2020年10月,火幣集團創始人李林在一封內部公開信中宣布前火幣聯合創始人杜均正式回歸。隨後,杜均發布的一則社交媒體消息定位顯示其位于新加坡第二高的建築萊佛士坊一號,表示自己已不在國內。
2021國內監管潮
對于加密企業高管湧向新加坡,吳會解釋道:“這與國內監管趨勢趨嚴有直接聯系,有避險意識的企業都會傾向于做出類似選擇。”
他表明加密貨幣企業高管湧向新加坡的背後的一個重要原因是2021年中國大陸迎來的加密貨幣“監管潮”。
5月18日晚間,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中國銀行業協會、中國支付清算協會發布《關于防範虛擬貨幣交易炒作風險的公告》,強調金融機構、支付機構等機構不得開展與虛擬貨幣相關的業務,成爲“519”比特幣崩盤的第一個信號。
隨後,5月21日,國務院金融穩定發展委員會召開第五十一次會議,國務院副總理劉鶴強調:“打擊比特幣挖礦和交易行爲,堅決防範個體風險向社會領域傳遞。”
該次會議後,包括新疆、內蒙古、四川、雲南等各個省份紛紛開始清退了有近十年曆史的比特幣礦場,對于加密社區來說,中國作爲世界“挖礦中心”的地位自此不複存在。
“礦難”之下,加密貨幣交易也開始進入高壓狀態。
6月21日,中國人民銀行發布公告,約談了工商銀行、農業銀行、建設銀行、郵儲銀行、興業銀行和支付寶(中國)網絡技術有限公司等部分銀行和支付機構。《公告》要求各機構落實國務院金融委第五十一次全體會議精神,打擊比特幣等虛擬貨幣交易炒作行爲,保護人民群衆財産安全,維護金融安全和穩定。
8月27日,在 2021 年 “金融知識普及月 金融知識進萬家 爭做理性投資者 爭做金融好網民” 活動媒體吹風會上,中國人民銀行金融消費權益保護局副局長尹優平稱針對虛擬貨幣交易操作可能出現反彈的勢頭,央行在今年會同有關部門在檢測境外交易所和境內交易商,封堵打擊交易網站、App和企業渠道,加強政策宣傳等方面開展積極的應對工作。
相對友好的新加坡監管
面臨監管潮,靠近中國,華人文化濃厚的新加坡成了新的“避風港”。對于加密貨幣企業最有吸引人的一點是新加坡較爲友好的加密貨幣監管政策。
首先,新加坡金融監管局(MAS)願意向符合監管條件的企業發放相關牌照,這意味著該地區允許合規的加密貨幣業務開展。
2019年8月29日,新加坡金融管理局(MAS)宣布,將開始接受新的數字銀行牌照申請。新加坡將發行多達五個新的數字銀行牌照,這五個數字銀行牌照具體包括最多兩個數字全銀行執照(digital full bank licences)和三個數字批發銀行執照(digital wholesale bank licences)。
2021年8月5日,新加坡金融監管局(MAS)發言人表示,目前已收到170份支付類加密貨幣digital payment token(DPT)牌照申請,30個已撤回,2個被拒絕。並表示MAS將繼續審查未完成的DPT申請。在公布的獲DPT牌照名單之中,幣安、OKCOIN、BC科技旗下主體紛紛在列,顯然不少擁有華人高管背景的企業都在新加坡有所布局。
除了較爲清晰的監管,新加坡政府基金也參與了加密貨幣領域的布局。據悉,新加坡政府投資公司(Government of Singapore Investment Corp,簡稱GIC)就投資了兩所加密貨幣交易所,2021年6月11日,新加坡政府投資公司(GIC)投資BC科技集團5.43億港幣,持有BC科技集團7.62%的股份,成爲BC科技集團持股最多的機構投資者。
2018年,GIC就曾參與美國首家上市也是最大的交易平台Coinbase的融資,而GIC投資公司是新加坡最大的國際投資機構,其主要任務是管理新加坡的外彙儲備,跨出新加坡國界向海外大舉投資。
另一邊,新加坡最大的商業銀行星展銀行(DBS)也不斷向加密貨幣領域進軍。
2020年12月,星展銀行((DBS))宣布將建立加密資産交易所,使機構投資者和專業投資者能夠利用一個完全集成的加密資産生態系統(涵蓋BTC等加密貨幣交易、STO及托管服務),而新加坡交易所(SGX)將持有星展數字交易所10%的股份。
這一些列舉措讓新加坡逐漸成爲加密貨幣的亞太中心。
香港上市公司BC科技首席財務官張盛向界面新聞表示:“新加坡現在在全球的加密貨幣領域中,無論是監管進程還是行業發展都處于領先位置。同時在戰略性投資方面也呈現越來越領先的趨勢。我們和新加坡政府基金洽談時,他們也有提到其現在的投資方式符合將來全球化監管的方向。”
不僅將總部和高管轉移至新家坡地區,包括BC科技、貝寶金融等一些加密企業早在2020年就開始申請新加坡加密貨幣的相關牌照,以期在亞太地區開展加密貨幣業務時獲得先發優勢。
(應受訪者要求,文中吳會爲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