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莉瑪總統指出,氣候危機對人類的影響可能比眼前的冠病疫情更嚴重,而阻止和扭轉氣候的變化是我們爲保障孩童的未來而進行的抗爭之一。
淡馬錫控股主辦的生態繁榮周(Ecosperity Week)昨天開幕。哈莉瑪在主旨演講中強調,強大穩健的民私政協作,對有效對抗氣候變化、爭取更可持續的未來至關重要。新加坡相信氣候變化是全球問題,須通過多邊、以規則爲基礎的方法應對。
瑞再研究院(Swiss Re Institute)的氣候經濟指數顯示,如果不采取行動,本世紀中葉時全球氣溫將上漲3.2攝氏度,亞細安的國內生産總值(GDP)會比氣候沒有變暖的情況下減少至少三分之一。
海平面上升1米或使亞細安 至少8900萬人生活在高危區
亞細安地區海岸線狹長且低窪地區人口密集,因此隨著全球變暖導致海平面上升,將更容易受到影響。如果海平面上升1米,亞細安地區至少有8900萬人將生活在沿海洪澇災害頻發的高危地區,伴隨著台風和惡劣天氣的影響,會造成更高的人員傷亡與經濟損失。
新加坡氣候變化研究中心預測,2045年日均最高氣溫可能達到40攝氏度,而到了本世紀末,日均氣溫可能較現在上升4.6攝氏度。
哈莉瑪總統表示:“阻止並扭轉氣候的變化是我們的共同責任,我們必須保護目前所擁有的,並且維護子孫後代的利益。”
爲此,新加坡政府今年啓動綠色計劃對話,邀請不同背景的新加坡人針對氣候行動各抒己見,並且通過新加坡群策群力行動聯盟等基層倡議與合作平台來實現。
哈莉瑪總統表示,一個強有力的民私政關系對于有效應對氣候變化、實現更可持續的未來至關重要。
2030年新加坡綠色發展藍圖也爲我國未來十年的可持續發展繪制了前景,在向綠色經濟轉型的同時,也要應對去碳化、快速數碼化與智能化的工業4.0。這需要企業、勞工組織與個人一同協作,共同提高工人的技能,加速勞動力的轉型,爲綠色經濟培養人才。
今年的生態繁榮周以“明天從今天開始——從危機到機遇”爲主題,通過線上與線下相結合的方式進行,探討的課題包括爲企業提供可負擔的碳中和解決方案、重新構思利用天然資源的可持續方法,以及可持續投資和金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