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下午,新加坡抗疫小組召開例常會議。
只是這次會議跟以往不一樣。
部長們在會上講的內容幾乎引起了全島人的激烈反應。
9月10日關于疫情重大表態
新加坡要經濟,也要人!
前天的會議重點,總結起來就是兩大方面內容。
一個是對新加坡疫情控制問題的表態。
一個是下周開始進行的新措施。
咱們分開來進一步了解下。
來源:海峽時報
第一點:“新加坡疫情擴散,每個病毒共存國家都會經曆”
首先對于疫情控制問題,這一點是最最備受爭議的。
衛生部長王乙康前幾天剛從意大利回來,他去參加20國集團衛生部長會議後返新。
所以他現在仍處于隔離期,會議他是以視頻通話形式出現的。
他都說了些什麽呢?
1)現在新加坡病例激增,是每一個選擇跟病毒共存的國家都會經曆的必須階段;
2)新加坡要做的,是避免跟其他“病毒共存”國家一樣的下場:醫療系統超荷,死亡率高;
每個經曆這個病例激增的病毒共存國家,在這個階段都會經曆醫療系統超過負荷、高死亡率的情況。
但新加坡要避免這個結局。
同時,新加坡還要避免另外一個結局。
即跟澳洲新南威爾士州、越南現在一樣長期封鎖。
所以意思相當于,新加坡要經濟也要人。
可是,是什麽支撐當局們有這個信心?
可以在病毒共存這條路上成爲一個幸免,免于醫療系統超荷,免于病例死亡增加?
王部長表示“疫苗是關鍵”。
僅憑疫苗,就能做到兩大避免?
所以,他們還說了這個。
第二點:“接下來建議三類人減少外出社交,孕婦也可打疫苗,防疫需要人民負起責任”
王部長呼籲,接下來這三類人要減少外出社交活動。
1)本地老人(目測是60歲及以上)
2)跟老人同住的年輕人
3)沒有接種過疫苗的人
此外,他表示據“科學數據顯示,接種疫苗對孕婦和胎兒是安全的”。
來源:海峽時報
所以現在除了呼籲上述三大類人盡量減少外出跟社交,他還在提倡沒有打疫苗的人,趕緊去打疫苗。
講真,椰子也覺得這些應該重視起來。
相信大家也有察覺,現在新加坡的所有策略都是基于“打完疫苗”的前提條件下來進行的。
而這些策略的核心圍繞著:病毒共存代替病毒清零,頻密新冠檢測替代措施封鎖、全力提高全民接種率。
所以相當于,新加坡會同時是一個“共存國”、“檢測國”、“疫苗國”。
只是,信歸信。當這些大方向落實到個人的時候其實並沒有想像中的那麽無往不利。
比如,老人減少外出。在封城的時候,安哥安娣在組屋樓下聚集的情況也不是沒有。
讓跟老人同住的年輕人減少外出。那麽上課怎麽辦?上班怎麽辦?就算不堂食就打包,每天也都還是要搭乘巴士地鐵。
近期確診的很多人都反應:完全不懂自己爲什麽感染。
德爾塔的傳播力甚至誇張到僅僅擦身而過就中,這又要如何防?
第三點:下一周很關鍵
衛生部表示,下一周(13日到19日)是本次疫情的關鍵時期。
因爲預計社區病例還會暴增,所以要觀察下,隨著暴增,重症住院跟死亡人數有沒有繼續增加。
第四點:“社區病例還將會有幾輪翻倍激增,峰值3200例”
對于社區病例到底會飙增到哪個程度。
財政部長兼抗疫小組組長黃循財先前根據本地的新冠傳播率推算:
很快日增1000例,時間約爲接下來的2到4周,也就是9月底到10月這段時間,嚴重的話會日增2000例。
日增2000例是個什麽概念我們都還沒理解過來。
前天感染群情況 | 制表:8視界
前天王乙康部長就又丟出他的重磅推算。
他表示本地這波疫情擴散還遠不到病例峰值,本地的峰值可能達到日增3200例。
這3200例怎麽算出來的,昨天很多椰友在問。
看下部長的推算過程:
參考其他國家的經驗,疫情擴散需要4到8周才能達到峰值,最久可能經曆2個月,56天。
每天病例新增人數及年齡分布 而新加坡現在是第18天(處于第三個周期)。所以接下來病例顯然還是會增加: “新增病例每10天就翻倍,接下來可能會出現4到5個倍增周期。
病例自8月23日就翻倍到日增100例。
以此推算,正處于第3周期的新加坡,現在要從每日400例翻倍到每日800例。
往後可能還有多2次倍增。從800例到1600例,再從1600例到3200例,到峰值以後才會回緩。
根據其他國家的經驗,一波疫情一般需要30-40天才會達到峰值。”
至于這個根據其他國家的經驗,有小夥伴昨晚算了一下,疑似是參照英國。
王部長後來做了補充。
在以下這些病毒共存國家中,新加坡的每10萬每日感染人數約爲7人,不多,但感染數字在上升。
過去兩周,新加坡的病例情況如下
尤其是最近三天,連續每天就比前一天增加約100個病例左右。
有人猜想這並不是實際每天確診的總數。而是因爲人手有限每天能統計出來的病例就那麽多。
此外,前天日增568個社區,衛生部公布的感染群新增病例卻只有82人。剩下的都是哪裏的呢?
第五點:爲出現兒童重症甚至死亡的情況做准備
這話一出,驚呆所有人。
衛生部醫藥服務總監麥錫威副教授表示:目前本地感染新冠病毒的孩子,大多都沒有出現任何症狀,或表現輕症。
但,社區病例激增的同時,新加坡也要爲孩童染重症或出現死亡病例做准備。
據統計,僅在這兩天內,本地已有60個12歲以下的孩子感染新冠病毒。。。
第六點:“雇主有責任確保工作場所沒有病毒傳播”
這一點,令人百思不得其解。
衛生部醫藥服務總監麥錫威副教授表示:雇主有責任確保工作場所是一個安全、沒有病毒傳播的地方。
可問題就在于,如今的局面是病毒在社區中傳播。
並且還是無法人力控制地傳播。這種情況下,大人物都沒法保證的事情,雇主卻得作保擔責。。。
來源:海峽時報
這個意思好像是說如果公司出現病毒傳播,那麽就是老板的問題。
怎麽負責當局沒說。他們表示接下來會調查看有沒有在上班的時候違反安全措施。
此外,他們也強調了“每個人都有責任確保自己將受感染的風險減到最低。”
只能說,現在防疫都靠自覺了。
那麽新加坡到底應該怎麽辦呢?
當前,抗疫小組的決定是:
1)現在不收不放,先觀望疫情局勢。醫療系統要崩了才阻斷期或收緊措施,不然就繼續往過渡期前進;
2)推遲所有非緊急手術,醫院病床設備先騰出來以防萬一;
3)繼續派發自助檢測儀,給家庭,給企業;
4)9月15日起,5歲及以上兒童感染新冠新冠可在家養病(需經評估,沒有潛在疾病),50歲及以下成人可在家養病(打完疫苗,沒有嚴重基礎疾病)。
5)下周起,病例的密切接觸者隔離期從14天減到10天。(每天要做抗原快速檢測,結束時新冠檢測結果需陰性)
6)9月14日起,60歲及以上老人開始打第三劑疫苗追加劑。
7)不再追蹤每一個新冠病例的行動軌迹,以及他們跟其他病例的關聯。
尤其是最後一點,不再追蹤病例關聯。
早前我們已經被通知說,無關聯病例不會再公布。當時大家就在猜測,到底是對公衆不公布了,還是他們也不追蹤了。
現在真相來了。
這個病例跟病例之間的關聯,當局是真的沒打算溯源了。
據他們解釋,每個新冠病例追蹤工作要耗費2個小時。每天日增100的時候,可以這麽做。
但現在接下來日增800、1000、2000、3200,要完成追蹤“不可能”。
而沒有追蹤以後,空出來的人力、其他資源集中處理大型感染群或者其他高風險場所的感染情況。
以上,就是昨天的一波重要信息。
現在誰也沒法知道,當局這些大膽到讓人驚心的預測,以及邊觀望邊應機控制的策略到底會給新加坡帶來怎樣的結果。
事實上,現在對于新加坡接下來到底日增多少例,預測沒有最高,只有更高。
據說本地傳染病專家梁浩楠醫生預測:不排除會日增1萬起病例的可能性。
也是預測一個。
那麽本地網友又是怎麽看的。
來了解一波。
網友反應激烈,1萬人爲這事請願
新加坡如何做到兩全?
網友們的反應不一。
1)看了椰子昨天報道的小夥伴,都表示沒有料到竟然最後是這樣。
去年的新加坡,雖然也有疫情反撲,但相比之下,社區一直控制得很好,在今年7月以前。
沒想到現在輪到我們自己了。
2)前天的幾個重大表態引起了很多人的焦慮跟擔心。
椰子收到數百條留言,因爲限制沒法一一放出來。這裏貼出來,大家可以自己感受下。
比如關于孩子的。沒打疫苗的孩子就算輕症,看個人體質,有的也會有後遺症。
現在,已經有家長聯名簽署請願,希望能讓18歲以下的孩子在家學習。
發起人的是這麽說的:
12歲以下的孩子是最脆弱的群體,12歲到18歲的孩子有的也沒有完全接種。在這種社區病例激增的情況下,我們這樣是將孩子置于風險中。
“我們並沒有做好准備,要讓我們的孩子要因爲新冠感染重症甚至死亡。”
椰子截稿前,已經至少1萬3450人簽署。
另外,還有擔心感染了病毒的後遺症,以及對病毒變異的擔心。
對于現在的局面,就是又擔心又彷徨,
不止是華文使用者,英文使用者也是有著類似的擔心。
“講真,下周學校開課。學生就要搭乘公共運輸去了,每個學生都有家人。你們一直在說沒有證據顯示病毒沒有傳播給社區乘客,但這是真的嗎?沒有無關聯病例,單看這幾天的病例數字我們也知道疫情就是失控了。真的有必要要把孩子們推入這種險境嗎?
只靠我們自己遵守安全措施真的就足夠了嗎?我們多數人都要回公司辦公的,而感染病毒的人可能是無症狀,甚至他們自己都不知道感染了病毒。難道我們要因此指責爲了工作外出的他們嗎?每條人命都珍貴,任何年齡任何群體都在爲此冒險。
讓病例繼續暴增,然後觀察是不是出現更多重症跟死亡,難道就是最好的辦法嗎?你來保證你會處理好。自信是好的,但自負只會自食苦果。”
“壞消息都深夜報的。我們的病例每天都在暴增但除了反複說同一件事以外,什麽也沒有做好。”
“瘋狂升級了,這真的是新加坡嗎?我們老是拿英國跟我們比較,那個自己疫情都處理得一團糟的國家,到底在搞什麽?”
“看起來好像在說,你可以繼續送你孩子去學校,但是可能他們會感染重症死亡,祝你好運。所以這句話講出來是爲了示警跟引起大家恐慌?”
“還是做點什麽來保護孩子吧,他們都沒疫苗可打。”
“當你開始放松防疫措施,很多公司其實就默認恢複了回辦公場所辦公的制度,就算那些東西在家也能做。我同意我們跟病毒共存,但這並不意味著我們要做一些多余不必要的事情讓我們自己表現得像共存。
因爲多數人都打完疫苗,所以無關聯也會顯示無症狀,在他們意識到以前,病毒已經傳給其他人了,正是因爲這樣死亡率才會攀升,而小孩跟弱勢群體沒有疫苗可打。每個人都知道德爾塔傳播力很強,但你們還是做出了這些決定。甚至都預測了日增病例,所以你們也預計我們會接受這些?很失望其實。”
“新加坡就是個小國家,但是卻一定要跟那些歐美英國比較。我們這種傳播率對其他國家可能OK,因爲他們人口多啊。可是我們呢?小紅點一個。”
“失望嘞。至少做點什麽出手控制吧,經濟難道會比我們的老人跟小孩重要嗎?”
“其他國家地大啊,新加坡就是個小紅點,大家生活在這裏,人群密度高,不能用其他國家的病例數據做假設啊。”
有不少人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跟建議。
“真的,對現在的情況很擔心。用放寬取代收緊,看起來我們好像跟新冠投降了,學學中國吧,不要學英國。”
“太過于依賴,對疫苗太過自信。”
“咖啡店跟食閣應該晚上7點以後就別供酒了。現在有的咖啡店看起來就跟個KTV一樣。”
“如果你不能被他們說服,那麽你就會被他們搞迷糊。”
除了上述以外,也有人覺得,新加坡的經濟也是需要照顧到的。
畢竟像去年那樣,新加坡經濟前所未有衰退,店鋪倒閉,人員失業的情況沒人希望發生。
有的網友覺得,如果感染了真的只是輕症,或者沒什麽事情,那麽就要保持開放的節奏。
“1000例或者5000例,如果住院率很低,死亡率也低,那麽有什麽問題嗎?我們只是沒有報道每天有多少人得骨痛熱症而已,如果你害怕,那就好好待在家,不要出去,不要跟別人社交活動。”
“打完疫苗的不用擔心。突破性感染還重症的幾率就跟中4D一樣小。所以很高興年輕人可以理智看待問題,向前進吧。”
“那就繼續吧,我們心理上准備好了。”
“新冠不可能被真實消除的,所以抓緊機會去適應它,不然跟新冠鬥了兩年以後,難道你希望重新解封時還是一樣的結果嗎?”
也有網友設想了一下,如果病例日增上千,到時就不止是住院的問題了。
“如果真的日增2000例,那只要1個禮拜,我們的醫院就會被擠滿,准備好睡走廊吧,即便你給了一樣的醫藥費。”
而且對于現在的情況來說,有幾點很奇怪。
比如,一邊要求本地居民要有責任感,一邊放外國遊客進來。
“當你們要求我們要保持警惕,並且將社交活動減到最低的時候,卻同時保持對那些外國遊客開放,讓他們進來到處耍。這真的不奇怪嗎?”
(當局已經又批准了1400多個德國已接種疫苗遊客的旅遊申請。)
另外,放任傳播的話如果情況嚴重再來一次阻斷,到時候傷害難道不比現在大?
“已經有一些人從普通病房轉移到ICU了!當然現在第一要務就是降低住院率。但是你想的太簡單了,不是說去ICU的人少,日增病例再高就都OK。做點什麽吧,不要後悔莫及。你想要等到餐飲業、商場都被感染關門,然後到時重開都沒人敢做生意?對經濟不也是重創?
基本上,網友們有支持的,但不算多。大部分人還是會擔心。
有小夥伴吐槽,說不定以後朋友見面聊天問候方式都得“新冠體”
。。。 從現在當局的意思來看。
新加坡是經濟要,人也要。
想像新加坡是一支船隊。
當局在疫情、人命、經濟中把著大船的龍頭,這點很不容易,我們知道。但也要考慮到身後的小船。
感染新冠落在單獨的家庭上都會是個大事,更別提還要做好可能會有人因此重症、甚至死亡的准備。
“一句話總結,所有人在這一波都准備好了,穩住了,大風浪就要來了。”
下一步怎麽走 新加坡共存路線沒地方可抄
新加坡國家小,人口570萬,但是疫苗接種率卻有81%。
放眼全球,英國疫苗接種率65%,以色列61%。
據衛生部醫藥服務總監麥錫威副教授表示,英國的病例激增了,但住院、重症、死亡人數沒有跟著病例大幅增加。
所以,接下去這一周會是非常關鍵的一周。
決定著新加坡到底該何去何從。
來源:the star
現在的感染病患,大概需要2周時間病情會惡化到需要入住ICU的程度。
就看接下來這兩周的情況。 如果重症死亡人數跟病例激增一樣大幅上升,那麽我們就得采取措施抑制病毒傳播。
但如果,病例激增,重症跟死亡數量保持穩定,或者緩慢增長,本地醫療系統足以應付。
那麽新加坡就可以繼續跟病毒共存。
所以說,接下來幾周可能會是新加坡自疫情出來以來的“最黑暗”時期。
情況可能會變得更糟,但也有機會成功。
因爲當局在摸索屬于新加坡的共存路線。
這個路線,不是英國的,不是以色列的,也不是美國的,歐洲的。
正如網友所言,新加坡有自己的國情,土地小,人多密集,如何控制、爆發可能出現的後果並不能完全參照其他國家。
偏偏經濟也熬不起長期封鎖。
爲了不再出現像去年的經濟衰退、失業潮、倒閉潮,爲了保住新加坡慣有的國際地位,只能開放。
要怎樣共存,能不能真正共存。
是繼續開放解封,還是重新撿起去年的防疫策略,就看接下來這幾周了。
一直到昨天,本地的重症病患保持穩定,26人吸氧,7人住在ICU。
前日住院情況
現在的決策,是新加坡要做到2個避免。
避免醫療系統崩壞、死亡人數失控。
避免重新收緊措施,封城,回到阻斷期。 這種兩全,要做到得有多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