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死亡病例年輕化!專家提醒:年輕人趕緊打疫苗!
新加坡兩起年輕人死亡,顛覆了很多人的預期…
14日,新加坡通報15人死于新冠並發症(八男七女),是疫情以來通報最多死亡病例的一天。
一名23歲因新冠並發症死亡者,未完成接種,只接種了一劑,是至今最年輕的新冠死者。
另一名34歲死者,完全未接種疫苗。
專家提醒,不能因爲年紀輕就認爲可以不接種疫苗。
(圖:來源自網絡)
兩名不到35歲的2019冠狀病毒年輕患者病逝,最年輕僅23歲,兩人生前都有潛在病症且未完成疫苗接種。
國大蘇瑞福公共衛生學院院長張毅穎教授表示,明白民衆特別關注這兩起年輕死亡病例,但他們的年齡不是關鍵;更值得關注的是,這兩人都未完成疫苗接種,並且都有潛在病症。
“如果有人認爲因爲他們年紀輕,就可以不接種疫苗,(認爲自己)仍有較低的患病和死亡風險,那是不明智的想法。”
張毅穎教授說,隨著新加坡新增病例增加,未接種的年輕人或有潛在病症的年輕人染上冠病在所難免,而這些人也將有患重症的風險。
雖然年輕人的潛在病症患病率比年長者低,但並非零。因此無論年齡,有潛在病症的人感染冠病的風險,都會比其他人來得高。“這就是爲什麽我們需要這些人前來接種,把風險降低。”
(圖:來源自網絡)
數據顯示:新加坡的死亡病例目前累計207起,其中152人(73%)是在過去一個月內病逝(9月8日至10月14日)。除了上述兩名年輕病患,其他死亡病例都在50歲以上。
在這些死亡病例中,大約51%(78人)完全沒有接種疫苗,近19%(30人)接種了一劑,而有三名尚未完成接種的患者以及三名完全沒有接種的患者原本是沒有任何已知病症的。已經完成疫苗接種的30%(46人),原本都有病在身。
(圖:來源自網絡)
國立大學醫院傳染病科高級顧問醫生戴爾·弗斯爾(Dale Fisher)教授也同意:“接種疫苗仍舊是降低重症和死亡風險的最大的關鍵。”
居家康複已是大部分5歲至69歲已接種疫苗患者的既定護理模式,16日起也將成爲已接種疫苗的70歲至79歲患者的既定護理模式。
進行居家康複的條件之一是,冠病患者必須沒有嚴重的潛在病症。換言之,潛在病症較輕微的冠病患者仍能進行居家康複。
張毅穎教授認爲,當局仍會進行適當的診斷,因此不認爲居家康複計劃會提升潛在病症較輕的患者患上重症所面對的風險。
“居家康複的冠病患者必須自行監測自己的症狀,包括使用血氧儀(oximeter),確保他們能良好地在家中康複。”
戴爾·弗斯爾教授也表示,冠病患者會經過年齡、疫苗接種和是否有潛在病症等條件的評估,然後被安排進行居家康複,或是送到醫院、冠病治療設施(COVID-19 Treatment Facility)或社區護理設施(Community Care Facility)。因此,倘若居家康複病患發現他們的症狀變得嚴重,例如有呼吸困難、胸痛等,隨時都可以請醫生或醫院評估他們是否仍適合居家康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