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國立大學蘇瑞福公共衛生學院院長張毅穎教授、衛生部傳染病管理司高級司長李堅明副教授今天在《海峽時報》撰文(下稱“張李文”),對比新加坡過去五年死亡率。
數據顯示,在冠病疫情爆發之前的2016年至2019年,新加坡每10萬人口的全因死亡率介于525.023至563.398之間。
冠病疫情爆發的2020年,新加坡每10萬人口的全因死亡率爲518.889,比前幾年略低;到了今年,爲530.117,比2019年、2020年高,但比2016年至2018年低。
這些數據經過年齡標准化,即已經考慮人口老化因素;同時,2021年度數據是截至九月底數據,但推算至全年。
從這些數據清晰可見,這五年的死亡率是相當穩定的。從冠病疫情爆發至今的22個月內,新加坡並無出現死亡激增。
五個死因占了死亡總數的78%包括缺血性心髒病、肺炎、癌症
張李文指出,五個死因占所有死亡的78%,其中包括缺血性心髒病、肺炎癌症。
2020年和2021年,死于缺血性心髒病的人數有所上升,但死于肺炎的人數卻明顯下降。張李文對此詳細分析。
爲何死于缺血性心髒病的人數增多?
張李文認爲,死于缺血性心髒病的人數增多,是經常出現在流行病學上的死亡率位移(mortality displacement)現象。
這個現象通常出現在傳染病流行、饑荒和戰爭等危機期間。這些危機對染病、體弱者、非常年長者造成沖擊,加速了一些人的死亡,對死亡率形成暫時性的前移(temporary forward shift)。
張李文認爲,冠病可能對那些有嚴重基礎病的人形成上述影響。換句話說,冠病可能讓他們原本存在的病情惡化,進而導致心髒衰竭和死亡。
爲何死于肺炎人數反而減少?
冠病疫情發生之後,死于肺炎人數反而減少,似乎有違常識,因爲人們知道冠病會導致肺炎。
張李文指出,由于肺炎經常是死亡之前出現的最後一種病症,因此醫生經常把肺炎列爲死因。
例如,病人可能本來患有可致命疾病如糖尿病或高血壓;如果他後來受到外部感染,病毒、細菌入侵肺部,導致呼吸衰竭和死亡,醫生會把肺炎列爲死因,而不是糖尿病或高血壓。
張李文認爲,這兩年肺炎死因大幅下降,很可能是因爲疫情期間執行了戴口罩、提高個人衛生、保持人際安全距離等物理防疫措施的原因。
這些防疫措施不但大大減少了病毒和細菌導致的肺炎,也大大減少了其他呼吸道感染疾病和地方性傳染病如流感的出現。流感與肺炎每年在新加坡導致4000多人死亡。
張李文認爲,盡管冠病疫情提高了肺炎死亡人數,但物理防疫降低了非冠病導致的肺炎死亡人數,後者的降幅抵銷了前者的增幅。
根據新加坡衛生部統計,從去年五月到年底,整整八個月,新加坡的診所和醫院沒有出現流感病例。而在此前的十年,每個月都會有流感病例出現。
僅僅在去年一月,衛生部對出現感冒症狀的652人進行檢測,出現了320起流感確診;到了今年一月,衛生部對出現感冒症狀的231人檢測,無一人流感確診。
與流感的比較
張李文指出,已經完成疫苗全程接種的,死于冠病的比例比死于流感的低。
從今年九月的數據看,未接種疫苗的,每1萬人有9人死于冠病,1.8人死于流感,前者是後者的五倍。
但是,已經完成疫苗全程接種的,每1萬人有0.9人死于冠病,1.8人死于流感,前者是後者的一半。
因此,現在普遍把冠病疫情稱爲“未接種疫苗者的大流行病”。
65歲以上年長者未接種疫苗的,每1萬人病死71.4人,已完成疫苗接種的爲5.8人,前者是後者的12.3倍。
在50歲至64歲年齡組,未接種疫苗的死亡率爲5.8,已完成疫苗接種的爲0.3,前者更是後者的19.3倍。
疫情並未提高總體死亡率
張李文指出,新加坡總體死亡率不一定會因爲冠病而增加;專家認爲,這是新加坡完全可以與冠病共存的關鍵原因之一。
文章指出,如果沒有出現更爲危險的變異病毒,新加坡今後每年可能會有大約2000人死于冠病,這就像新加坡每年有大約800起流感死亡,和超過4000起肺炎死亡病例一樣。
兩位專家說,每個人仍應盡力保護好自己,包括接種疫苗和加強針,降低病毒傳播速度,降低重症率和死亡率;有健康生活習慣,預防慢性病;戴口罩、保持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減少被感染的概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