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過得真快,一晃就是元宵節了。
往年的元宵節,一家人熱熱鬧鬧吃湯圓,因爲諧音團圓,也成了象征和睦、團團圓圓的儀式。春節的假期並不長,往常年初七就開工了,十五這一天很多人是要忙工作的。多少人的元宵節,忙于外面的事物,匆匆的一個電話祝福家人然後說一句我沒時間?
這是身處都市忙于打拼的人習慣了的常態,也因爲習以爲常,接受了沒時間這樣的理由。
城市本來如此,你見高樓平地起,你聽車馬喧聲濃,你慢慢也隨波喧囂起來……
今年,終于有時間了!不過,也許家裏沒湯圓。
昨天人們感慨,很多人冒著人群聚集的危險去買湯圓。很多人會放棄出門冒這樣的風險。
莫抱怨元宵節,居然沒有湯圓。莫抱怨元宵節,居然不能家庭聚會。
不是不要這樣的儀式感,而是當下的時局,這些是必要的割舍。儀式感,是個好東西。但如果儀式成了形式,脫離了原本的內涵,就是無用的東西。
一起吃湯圓,一起看花燈,一起看晚會,如果對面坐著的人覺得心離的很遠,或只是客套寒暄,甚至互相覺得難受,這樣的家庭裏你會發現人們總是尋找著出去忙的機會。
這個世界本來就是改變著的。一個人的能力,不是展現在對事情的“批判”上的,而是展現在如何通過克服改變帶來的困擾實現內心本質的需求。
昨天朋友發了一段話,“執象而求,遲遲天涯。”于是開玩笑說,今年的情況就不建議大家去“人群聚集”買元宵了。不執著于刻板的形式,變通一下,即使自己在家用米飯放點白糖,團搓幾個“團圓”;又或是將饅頭,圓捏幾個“團圓”。寫道這裏,愛人喊我從冰箱裏拿出儲備的羊肉,“中午做個羊肉丸子吧,湯圓就有了!”
湯圓有了,也許有人憂傷,原本一家人聚在一起,如今小家庭是膩在一起很多天,大家庭還是不能團聚。
這是另一個需要克服的改變。想想如今社會最大的科技信息進步,網絡直播、視頻互動,一群陌生人做著天涯若比鄰的事情。一家人,爲什麽不能呢?
能視頻的視頻,能語音的語音,互相秀一下“湯圓”的創意,互相說點吉祥話。這團圓,也許更有一絲新鮮感。
所以,樂觀一點,靈光一點,從容一點,強大一點……
心在一起,就是團圓!
朋友,元宵節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