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校舍建築活化再生,有多種不同形式。一些用作私人機構,不對外開放;一些用作藝術展場或活動中心,比較貼近民衆;轉型爲商業場所的,往往因創意帶來更多趣味。看看聖尼各拉女校舊址及市區一帶幾座沒有了學生的舊校舍如何改頭換面,以各自的形式延續不同的時代使命。
聖嬰女修道院教堂曾經是新加坡最壯觀的教堂之一。
每次路過贊美廣場(CHIJMES),總會習慣性投以目光,默默問候。曾經的聖嬰女修道院,也是我的母校——聖尼各拉女校。80年代就讀期間正是新舊更替的時代,新校舍還在興建中,舊校舍已不敷使用,借用別人的校舍,不同年級使用不同上課地點。最有歸屬感的還是自家的維多利亞街舊校舍,很幸運,至今還能隨時登門,回味舊時光。
日新月異的城市,學校的風景迅速改變。很多學校與校址都難以長存,隨著市區重建,人口遷移,學校也紛紛變換地點,在鄰裏組屋區裏另覓新址建造現代校舍。
市區裏的校舍原址,有些難逃被拆除命運,讓路給城市發展,也有一些較具特色的舊建築得以保留,翻新改建轉爲其他用途,注入新生命。
很慶幸聖嬰女修道院原址被保留,雖然早已不是當年面貌,氛圍更迥然不同。90年代變身贊美廣場時,有些校友認爲吃喝玩樂太商業化,有失莊重,想想其實也沒有什麽不好,我們本來就處在一個商業社會,與商業挂鈎就表示找到了可持續生存的方案,普羅大衆不需任何理由都能隨時進入。這些年來,在周邊地區走動時都喜歡從贊美廣場穿過,沾染幾分昔日校園氣息。
昔日的校園,變身今日贊美廣場的休閑場所。
曆史悠久的潮地
聖嬰女修道院整組建築當中,歌德式教堂和考德威爾屋(Caldwell House)被列爲國家古迹,其余部分爲受保留建築。但這不是原本的校園全貌,當中靠近史丹福路的部分建築,包括當年的學校禮堂與樓上的課室,以及聖嬰女校部分校舍,翻新過程中已被征用拆除,用作地鐵公司總部。
獲得保留的是聖嬰女修道院創建初期最早的部分,建築結構完整保留,整個場地卻大事翻新。90年代回到煥然一新的贊美廣場非常訝異,尤其教堂後面有自動扶梯通往地下層廣場,無法想像如何在曆史建築底下挖出這個地下空間。不由得懷疑當年的校園底下是否另有一個世界,遙想起曾經無數個天蒙蒙亮的清晨,一個人走在庭院深深的古老建築裏,隱隱的神秘詭異……
細說從頭,舊校舍曆史可追溯到1854年,法國傳教士伯雷爾神父(Jean-Marie Beurel)買下維多利亞街地段和考德威爾屋,召集四位法國修女來新辦校,創立了新加坡最早的聖嬰學校,也陸續建造了孤兒院、教堂等等。20世紀初校園擴建買下靠近史丹福路的地段,增設中學部,之後又設立華文源流的聖尼各拉。
聖嬰女校和聖尼各拉女校分別在1983年和1985搬遷到大巴窯和宏茂橋,校園裏的教堂在1983年舉行最後一次彌撒後卸下宗教使命,目前是贊美廣場的活動場所,也是很受歡迎的婚禮地點。
此教堂曾經是新加坡最壯觀的教堂之一,如今也是整組建築的最大亮點,高聳尖頂直入雲霄,白色外牆聖潔古雅,內部空間高挑莊嚴,比利時彩色玻璃流光溢彩,地面鋪設彩色花磚,兩邊回廊上每根柱頭都有精致的花飾,雕花旋轉樓梯也是人氣拍照背景。
教堂的比利時彩色玻璃。
念書時只知道每天到此上課,對于校園曆史與建築細節未曾細究,多年以後重新探索,回首來時路趣味盎然。
教堂的旋轉樓梯是人氣拍照背景。
贊美廣場慶祝160周年(2014年)時設計了一個曆史之旅,豎立牌子介紹數個看點,可以按圖索骥沿著參觀路線了解舊校舍前世今生。
最觸動人心的是維多利亞街與勿拉士峇沙路(Bras Basah Road)交界處的小門,上學時無數次進出。翻新後打通旁邊的牆另設開放式出入口,小門不再使用,挂上牌子稱爲希望之門,紀念一段曆史:當年人們把養不起的嬰孩留在門口讓修女們收養,教會也在圍牆內建造了孤兒院,爲孤兒提供住宿與教育,帶來希望。
贊美廣場曆史之旅,帶你了解校舍的前世今生。
舊校舍變身藝術空間
曆經歲月淘洗留存下來的舊校舍,都有一定的年代感,充滿了故事性。不只對自己讀過的學校感興趣,學生時代常在周圍走動,偶爾路過前校舍舊址,會不期然地放慢腳步,回想當年。
維多利亞街舊校舍附近早期是大片的學府地段,對面是萊佛士女子小學,後面是萊佛士書院,都已不見痕迹。今天來到來福士城,難以想像原址本來面貌,橋北路與史丹福路交界的不起眼一角,還能找到一個學校模型,紀念這一段曆史。
伯雷爾神父還創辦了聖若瑟書院,歐式建築極具特色,也是國家紀念古迹,曆經幾輪修建後用作新加坡美術館。美術館另一部分位于奎因街的SAM at 8Q,前身爲公教中學附小,兩座舊校舍目前正在進行大型翻新工程。小學部對面的公教中學舊校舍也還在,一度空置後來發展爲綜合藝術中心,課室門上有整排的彩繪壁畫,壁報上張貼著公教中學曆史,租約今年內到期,未來又是另一番面貌。
聖約瑟書院的歐式建築。
目前可以進入參觀的是密駝路(Middle Road)的國家設計中心,最早爲聖安東尼女校,也曾用作戲曲學院、南洋藝術學院。2011年重新發展,在不影響建築結構的情況下大規模翻新,外觀仍是昔日面貌,內部精心設計。原本的課室走廊還在,舊時的花飾依然清晰,中庭以透明天花板保留自然采光,增設縱向金屬鋼網結構懸挂其間,複古又現代,爲舉辦設計展或相關活動鋪設理想場景。
國家設計中心,曾經的聖安東尼女校。
繼續走到滑鐵盧街,史丹福藝術中心最早是日本人學校,戰後幾經變遷,曾是顔永成學校、史丹福女子小學、史丹福小學的校址。1988年在藝術之家計劃下重新發展成史丹福藝術中心,保留了原本的建築結構,白色牆面上紅色門窗與綠色玻璃彰顯個性,彌漫舊時代風情。
老建築呼應新潮流
舊校舍建築活化再生,有多種不同形式。一些用作私人機構如教育中心、宿舍、辦公室等,不對外開放,只能在門口欣賞。用作藝術展場或活動中心的比較貼近群衆,參加活動時可以順便看看建築。轉型爲商業消費場所的有最多可能性,不只敞開大門歡迎顧客上門,也順應流行趨勢發揮創意,帶來更多趣味。
一個很好的例子是小印度的Wanderlust精品酒店,前身爲宏文學校舊校舍。1920年代的老建築,2010年改頭換面變身精品酒店,潮味十足,充滿話題。翻建過程中保留了原本建築結構,榮獲市區重建局“舊建築修複工程獎”。10年後酒店轉手,交由奧克伍德(Oakwood)酒店集團管理,成爲旗下新品牌“無限系列”的第一家酒店,以標志性建築和地方特色爲賣點,有別于國際酒店追求標准劃一,帶來不一樣的旅遊體驗。
Wanderlust精品酒店保留了精心修複的彩色瓷磚。
修葺一新的建築外觀俨然是昔日面貌,嵌在外牆立面的彩色瓷磚精心修複,一排排的課室窗口整齊排列,仿佛還在等待著鍾聲響起。入內一看,舊有格局已完全顛覆,課室空間已重新規劃成29間客房。大堂裝潢有如懷舊風情的私人大宅,呼應老建築的年代感。中庭天井保留,改成電梯井透入天光,牆面由本地藝術家繪制校園主題壁畫,如課室桌椅、獎杯等等,同系列畫作也挂在酒店客房中,低調致敬曆史。樓梯間保留本來面貌,柚木扶手與綠色大理石地磚,回憶著莘莘學子的手印足迹。
舊校舍曆史越久越能感受到時代變遷,1854年的萃英書院,門口的廈門街路段都已納爲遠東廣場的有蓋步行街,曆史建築巧妙融入現代商場。獨棟的雙層校舍建築完整保留,包括古色古香的大門與前庭。複古風情的餐飲空間,曾換過幾家不同餐館,現爲醉宇軒經典潮膳,典雅環境中品嘗美食也回味前世記憶。
順道走訪天福宮旁邊的崇文閣,古色古香有如廟宇一部分,實爲1849年的新加坡第一所華文學塾。三層寶塔式的八角形古建築物,俗稱“八卦樓”,1913年增建兩層樓建築,也是崇福女校最早的校址。後來學校搬遷,舊建築曆經不同用途,目前是音樂盒博物館與咖啡座。
崇文閣“八卦樓”。
老學校故事綿長
早期的直落亞逸是興學辦校的熱門地點,除了最早的華文學塾,也有最早的雙語學校。1885年顔永成在舊店屋內創立華英義塾,後來建造校舍改稱爲顔永成學校。學校擴大規模,搬到上述的史丹福校址,原建築用作直落亞逸學校,1985年改作直落亞逸表演藝術中心,也是藝術之家計劃下第一個藝術中心。2013年讓路給現代高樓,路口還能找到一個“顔永成學校”的曆史標志。
華英義塾與英華學校名稱相似,創辦年代與地點也很相近,但並無淵源。英華學校于1886年由衛理公會的奧爾德姆主教(Bishop Oldham)創辦,創校原址就在廈門街70號,今天還能看到舊店屋上保留著小小的“ACS House”牌子。創校初期只有13名學生,很快人數增加不敷使用,第二年即搬到哥裏門街(Coleman Street),到了1896年已成爲海峽殖民地最大的學校,陸續發展成更大的規模。哥裏門街校舍至今還在,現爲集郵館與國家檔案館,集郵館目前閉館裝修,檔案館在2019年翻新改造,大樓外牆進行了全面整修,內部增設現代設施,煥然一新。
細說起來,老學校與舊校舍故事很長。舍棄了舊址的學校日益壯大,搬到更大更好的地方。沒有了學生的校舍改頭換面,以各自的形式延續不同的時代使命。有意無意間路過的人,在當下尋找著往昔,牆壁廊道間,抖落的琅琅書聲,遺失的青春笑語。
1913年增建兩層樓建築,也是崇福女校最早的校址。
文/攝影:黃匡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