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半年有約1500名醫護人員辭職,人數接近往年全年約2000人的水平。(海峽時報檔案照)
衛生部兼通訊及新聞部高級政務部長普傑立醫生在國會透露,醫護人員因長期抗疫而感到疲憊,今年上半年有約1500名醫護人員辭職,人數接近往年全年約2000人的水平。他指出,醫院已面對人手短缺的情況,大部分醫護人員從2020年起就沒有機會請假,超過九成無法清完今年的假期。 在1500名辭職的醫護人員中,有約500名是外籍醫生與護士。普傑立醫生表示,這些人辭職通常是基于個人原因,移民或是要回去他們的國家。 政府已多管齊下,緩解醫院的醫護人員短缺問題以及留住醫護人員。例如,衛生部與私立醫院合作,緩解公共醫院醫護人員的工作量,並加快從國外招聘醫護人員的工作。衛生部也解除早前因冠病疫情實施的禁令,允許醫護人員申請假期出國或是回國探望親人。此外,政府也將發放4000元獎金給每名醫護人員,以獎勵他們在這非常時期的付出。 總體而言,我國醫護人員的辭職率不算太高。衛生部今年4月以書面回答三巴旺集選區議員林偉傑醫生的詢問時指出,公共醫院醫護人員的辭職率從2019年的10%下跌至去年的6%,其中醫生的辭職率從5%下跌至3%,而護士的辭職率從6%下跌至5%。 從數據來看,今年的辭職率高與疫情的工作壓力有直接的關系。不過,醫護人員的工作壓力以及短缺問題由來已久,而《聯合早報》交流版也陸續收到他們或是他們的家人要求改善工作環境的訴求。 醫療護理是24小時全天候的服務,因此工作時間長以及令人疲憊的輪班制度是醫護人員經常提出的課題。有醫生反映,他們不受勞工法的保護,一個星期最長的工作時間不是44個小時,而是80個小時。 另一方面,即便政府在培訓護士方面做了很大的投入,護士短缺依然是公共醫院普遍面對的問題。在人手短缺的情況下,輪班安排更難以盡善盡美,有的輪班安排明顯影響了他們的睡眠與休息時間。在疫情期間,這個情況尤爲嚴重。 其次,公共醫院的醫生以及護士面對病人或病人家屬的霸淩行爲,也有增加的趨勢。隨著教育水平提高,人們的權利意識跟著上漲,他們再也不像上一代那樣對醫護人員的指示和判斷全盤接受,而是會有自己的看法,甚至采取行動維護權利。有些病人或家屬對于等候時間或服務素質不滿,以粗暴方式向醫護人員宣泄情緒。這難免打擊了醫護人員的士氣。 除此之外,也有業內人士來函反映,實習醫生在工作安排上,遭遇職場霸淩的情況,醫護人員的心理健康值得關注。 管理公共醫院的衛生部控股在回應時表示,它正與衛生部和公共醫療集團合作,以研究醫護人員的工作壓力相關因素。它指出,公共醫療部門對霸淩行爲采取零容忍的態度,無論霸淩行爲來自病人、公衆或同事。此外,它也表示會協助那些在當前崗位上碰到困難的醫護人員,包括調派到其他醫療保健領域。 公共醫院的醫護工作是非一般朝九晚五的職業,醫護人員長時間工作以及輪班制度也並非新的現象。不過,與病患的權利意識提高一樣,新一代醫護人員的期望也與上一代有所不同。他們更注重工作與生活的平衡,並期待他們所認爲的“合理待遇”。要留住醫護人員,除了金錢的獎勵之外,也應照顧他們的心理需要。人手短缺是醫護行業存在的問題,這導致了醫護人員沉重的工作壓力,但我們也就更需要設法減低醫護人員的流失,以免陷入惡性循環。 幾乎每一個人都會在一些人生階段中需要醫療服務。從這個角度而言,醫護人員的士氣以及工作壓力不僅是醫院和行業的問題,也是社會有必要關注的問題。
文章來源于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