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病疫情來襲時,王林發教授在傳染病研究領域已有20多年,專攻蝙蝠所攜帶的病毒,多個突破性發現讓他在科學界被譽爲“蝙蝠俠”。
現任杜克—新加坡國立大學醫學院新發傳染病重點研究項目主任王林發教授在受訪時,如數家珍地說出這些年來所研究的多個病毒:亨德拉(Hendra)、立百(Nipah)、埃博拉(Ebola)、沙斯、中東呼吸綜合征(MERS),再到如今冠病病毒。
他當年和國際專家團發現中華菊頭蝠是沙斯病毒的源頭,去年又發明全球首個能快速測探冠病中和抗體的血清檢測盒cPass,在新加坡及國際抗擊傳染病的進程中扮演舉足輕重的角色。
(圖片來源網絡)
這個權威病毒專家自去年1月18日從武漢回新,平均每天工作14小時,連周末都得開兩三個會議,加班加點就是爲了能研發出造福人類的科研成果,包括有望對抗所有冠病變種病毒的第三代冠病綜合疫苗。
王林發教授說:“這就像是部隊練兵幾十年,戰爭既然來了,最起碼我們有這個蓄勢待發的軍隊可以應戰。一方面,你感覺很疲倦,但另一方面能爲國家以至全人類作出貢獻,也讓你感到興奮、滿足。”
王林發教授是今年總統科學與科技獎的得主之一。
該獎項是本地科研界的最高榮譽,分爲總統科學與科技獎章、總統科學獎和總統科技獎三類,由學術界、研究界和行業專家遴選得主。
本屆共五名得主橫跨醫療和兒童早期發展研究、傳染病、先進材料和癌症診斷等領域,昨早(12月10日)從哈莉瑪總統手中接獲獎項。
除了王林發教授,南洋理工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陳曉東教授也榮獲總統科學獎,總統科技獎則由國大楊潞齡醫學院生物化學系朱興奮副教授獲得。
科學與科技獎章得主是新加坡科技研究局新加坡臨床科學研究院首席科學官格盧克曼(Peter Gluckman),還有新加坡保健服務集團總裁黃瑞蓮教授。
兒科醫生出身的黃瑞蓮教授,憑借在學術醫學發展領域的出色領導能力,以及爲改善醫療和醫療服務所建立的戰略性夥伴關系,受到肯定。
1992年,專攻遺傳學的她開辦了新加坡地中海貧血症登記處,鼓勵高危人群主動檢測,使患有地中海貧血症的新生嬰兒顯著下降。
到了2004年,黃瑞蓮教授接任竹腳婦幼醫院院長一職,並于2012年成爲新保集團總裁。
(圖片來源網絡)
副總理兼經濟政策統籌部長王瑞傑也出席了頒獎儀式,他在致辭時肯定了新加坡科學家在全球抗擊疫情的戰爭中所做出的貢獻,包括領先培養冠病病毒和研發出40多個國家都在使用的檢測劑。“這些成就建立在我們多年在科學和科技領域耐心和不懈的投資。”
王瑞傑當天也頒發了青年科學家獎,三名得獎者是新科研分子和細胞生物學研究院主要研究員羅欣薇博士、國大量子科技研究中心主要研究員兼國大物理系傑出青年教授高媛博士,以及南大計算機科學與工程學院張含望助理教授。
羅欣薇博士年僅35歲,約三年前卻已經以第一作者的身份,發布了一項神經科學領域的突破性研究。
她分享,團隊原本在研究調節注意力的大腦區域,卻在機緣巧合下發現能影響進食行爲的大腦區域,由于這組神經元(neurons)在實驗室老鼠的大腦中不明顯,因此經常被忽略掉。
這個新發現將讓學者進一步了解大腦與身體的溝通,更有望爲進食失常和患有代謝疾病的人帶來新的治療方法,協助對抗新加坡糖尿病和肥胖症患者上升的問題。
“我很榮幸能獲得青年科學家獎,而這也強調了對抗相關疾病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