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李豔霞 廣州報道“我們今年的經濟增長率預計是7%。相比去年,新加坡的經濟回彈還是相當強勁的。明年新加坡的經濟展望應該是增長介于3%到5%左右。”12月17日,新加坡財政部長黃循財在回答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提問時如是說。
新加坡因內需市場狹小,經濟有超過70%是外向型的,非常依賴出口,經濟增長由外部的需求驅動。“只要外部需求保持強勁,我相信我們肯定會達到明年的經濟目標。”黃循財說。
黃循財在今年4月新加坡政府內閣改組中,被任命爲財政部長。此前,黃循財曾任新加坡文化、社區及青年部長、國家發展部長、教育部長。他也擔任新加坡金融管理局副主席,被委任聯合領導新加坡跨部門抗疫工作小組,在新加坡抗擊新冠疫情的工作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12月17日,由新加坡通訊及新聞部主辦的第十四屆中國新聞工作者采訪活動上,新加坡財政部長黃循財就新加坡的防疫政策和新常態下新加坡的經濟,以及中新“新常態下的合作”,接受了23家中國主流媒體記者的聯合采訪。
在一段簡短的開場白中,既是新加坡財長又是抗疫跨部門工作小組聯合領導部長的黃循財講到了疫情下新中關系發展。他用了兩個令人印象深刻的詞,一個是“感謝”,一個是“希望”。
“在抗疫的過程中,我們有兩個重點:保護生命和保障生計。除了保護生命之外,我們也希望可以保障新加坡人的生計,這兩者都是非常重要的,我們希望都做好。”黃循財說。
新加坡全國疫苗接種率87%
21世紀:我這裏有兩個問題請問黃部長,一個是有關疫情的,一個是有關經濟的。第一個問題是,新加坡在應對新冠疫情方面具體做了哪些措施?目前新加坡的疫苗接種率怎樣?加強針的接種率是多少?
黃循財:就新加坡全國人口來說,目前的疫苗接種率是87%,但是如果我們僅僅只觀測那些符合接種條件的成年人的話,其實這個比例是達到95%的。
那追加劑或者是加強針這塊,我們是讓完成疫苗接種5個月之後的人開始接種加強針的,所以目前這個加強針接種數字是滾動式的,目前占比是達90%多的。
在疫苗接種率和追加增強針的接種率都較高的情況下,我覺得我們新加坡可以維持目前的防疫做法,同時確保我們的醫療資源不會不堪重荷。
在抗疫的過程中,我們有兩個重點:保護生命和保障生計。除了保護生命之外,我們也希望可以保障新加坡人的生計,這兩者都是非常重要的,我們希望都做好。
預計今年經濟增長率7%,出台措施降溫房價
21世紀:在疫情之下,新加坡方面對于今年和明年的經濟展望是怎樣的?我看到最新的消息,12月15號晚上新加坡推出了新一輪的房産降溫措施,而調高對于買方的印花稅,比如說對外國的買家,最高征收35%的印花稅,這傳遞了怎樣的信息?
黃循財:有關經濟的問題,我們今年的經濟增長率預計是7%。所以,相比去年來說,我們的經濟回彈還是相當強勁的。明年新加坡的經濟展望應該是增長介于3%到5%左右。
當然,並非所有領域都如我們希望的回彈和恢複得那麽強勁,恢複並不是那麽均勻。但是,因爲新加坡是非常外向型的經濟,我們的許多産業都是出口導向型的。因爲強勁的外部需求,所以我們的經濟到目前爲止已經恢複得相當不錯。
房地産市場就不一樣,是另一種考量,其實是一個比較特殊的案例。我們非常密切地關注房地産市場的發展,我們追求的目標是希望房地産業可以可持續和穩定地發展,同時必須確保房價是根據我們的經濟基本面而定的。
因此,我們不希望一些投資者,包括外國的投資者和新加坡的房産投資者,在新加坡置産買房導致新加坡房地産的價格高于經濟基本面的水平,使房價變得不可負擔。如果這些情況發生,會使很多新加坡人沒辦法負擔得起居住房。
有鑒于此,我們非常密切非常謹慎地關注房地産市場,並且不時推出一系列的措施爲市場降溫,同時會不斷地觀測然後適時進行調整。
過去這一年,盡管新冠疫情帶來很多的不確定性因素,但是我們看到新加坡房價還是非常堅挺的,有上升的趨勢。面對堅挺向上的房價,如果我們什麽都不做,我相信房價會繼續攀升,甚至遠遠地超越經濟基本面的水平。
我們覺得這樣的房價走勢是不可持續的,尤其是考慮到在全球利率也會上升的大前提下。正因如此,昨天宣布了我們的房價降溫措施。
(12月17日,由新加坡通訊及新聞部主辦的第十四屆中國新聞工作者采訪活動上,新加坡財政部長黃循財接受記者線上采訪)
平衡的防疫政策:兼顧防疫與民生
記者:首先請問一下新加坡的防疫政策。我們知道在疫情下,新加坡其實一直保持著比較開放的狀態,所以想首先請問新加坡能夠保持開放,您覺得主要的條件是什麽?另外在“奧密克戎”變異株有較大不確定性的情況下,新加坡是否會調整目前的防疫政策?
黃循財:其實,新加坡並不是一開始就那麽開放的。我們剛開始是比較謹慎的,實行追求清零的政策,當時是希望盡可能把病例減到最少。
但是到今年初或者是今年年中,我們決定改變政策,學習與新冠病毒共存。改變的主要原因在于我們現在有疫苗接種率以及加強針接種。因爲我們發現疫苗接種率高的時候,許多的病例其實呈現的症狀非常輕微或者是無症狀。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們覺得逐步開放是可以的。
但是,即便說開放,我們也沒有像一些國家那樣,那麽全面地開放,完全放開,不戴口罩,一切都放松等等。我們沒有走那麽遠。
我們努力追求一種平衡。在某些情況下,比如在邊境管制方面,我們盡可能地采取開放的做法。因爲畢竟新加坡是一個小國,我們需要與世界接軌。
在這樣的前提下,我們設法恢複某些旅遊活動。另外,也允許更多的活動可以正常化。當然這一切的前提,都是有一些限制措施的。同時,我們也在新加坡提高了檢測的力度,在正常恢複一些活動的情況下,確保感染的病例不會太多,造成困難。
目前我們密切關注的,其實不在于病例的數字,而是集中在我們的醫療體系和健康體系。確保我們醫療體系以及重症病房的使用率不會造成負荷過重。
所以,針對“奧密克戎”變種病毒,我們也持有同樣的態度。只要我們在醫療資源和ICU病房方面不會太過造成負荷,那我們是可以非常有效地去應對“奧密克戎”的。即便目前看到的一些信息表示“奧密克戎”傳播力比較高,而且可能會造成再度感染。
與新冠病毒共存指日可待
記者:我也有兩個問題。第一個問題是, 新冠疫情對全球經濟産生了深遠的影響,新加坡也不例外。去年新加坡 GDP 下滑5.4%,今年的第一、二季度,也是環比連續萎縮,但是到第三季度,新加坡經濟很強勁地反彈,同比增長7.1%,環比也是轉爲正增長。新加坡的貿工部提高了今年全年的經濟增長的預期。我們知道,新加坡實施的是與病毒共存的政策, 新加坡將如何在抗擊疫情的同時,又促進經濟的增長?這是第一個問題。第二個問題是,在經濟複蘇方面,您認爲中新之間可以在哪些具體方面展開進一步的合作?
黃循財:我們對今年全年的經濟預測是會增長7%。現在已經到了年底了,要達到這個目標應該是可以的。明年我們的預期是 3% 到 5%。鑒于目前新加坡的具體情況來說,3% 到 5%應該算是不錯的一年。
新加坡的經濟有超過70%是外向型的,也就是非常依賴出口,是由外部的需求驅動的。只要外部需求仍然強勁,我相信我們肯定會達到明年的目標。
雖然新冠疫情仍在持續,而且未來也可能會有新一波的感染,但只要我們的醫療體系的負擔不會過重,同時我們的疫苗接種率可以繼續增高,我相信我們可以在不需要面對太大的阻力或困難的前提下,克服疫情。
根據許多專家的一些觀察,新的變種毒株一般來說會不斷演變,而且演變的結果是病症可能會越來越輕微,越來越像普通的感冒。所以,我們與新冠病毒共存的這個新常態,我覺得是指日可待的。
在新中兩國的合作方面,我們在許多領域都已經有廣泛的合作,我們可以進一步地加強和強化這幾方面的合作。
第一,是數字經濟。新加坡和中國都非常重視數字經濟,認可數字經濟的重要性。我們越來越多的經濟活動是數字化的,在這方面的合作空間是非常大的。所以,我們可以建立一些框架,促進數據的交流以及數字治理、數字化貿易的合作。
第二,是綠色經濟。這對新加坡和中國來說都是很重要的一塊。
新加坡和中國都希望可以達到近零碳排放,我們也希望可以盡最大努力過渡到一個更綠色的經濟體。我相信,在綠色經濟和綠色實踐方面,我們有很多可以合作的。
第三,這樣的合作不只限于新加坡和中國的雙邊合作。其實新中也可以共同合作在第三國開展項目,比如在亞洲其他國家,由新加坡和中國一起來進行一些項目。
中國提出了“一帶一路”倡議,而且中國也在鼓勵企業走出去。新加坡是一個金融中心, 新加坡的金融市場不只服務新加坡的産業,同時也服務于本區域的金融需求,服務不同的需求。
所以,無論是在綠色融資、區域項目融資方面,或者是以新加坡爲起點,在東南亞的其他國家或其他地方進行聯合項目,都是可以合作的。
出現人力問題是暫時的
記者:我們注意到,受到疫情影響,新加坡在一定程度上出現了人力和人才的短缺問題,因爲我看到新加坡這兩年發布的人口簡報人口都在下滑,所以,在新加坡實施與病毒共存的策略之後,這種情況會不會發生改變?疫情也改變很多事情,特別是現在有很多活動都是在線上舉行。那新加坡作爲區域經濟的樞紐,是不是會受到這種新趨勢的影響?
黃循財:是的,我們確實面臨一些人力方面的問題,主要是因爲抗疫方面的一些防控措施所致。比如,去年在阻斷措施期間,還有今年較早我們收緊防疫措施的時候。爲收緊防疫措施,我們當然也需要收緊邊境管控,包括封關。在這樣的情況下,人們會覺得很難流動,很難出國,所以有些人就索性決定離開新加坡。同時我們也發現,要把新的人力引入到新加坡, 也是比較困難的。
但我們希望這些情況都是暫時性的。我們希望可以很快擺脫限制,可以更好地往前進。
也因此,我們決定改變方針,與新冠病毒共存,在邊境管控方面開放了一些。我們看到更多的人進入新加坡,同時民間的往來也更多了。
比如,疫苗接種者旅遊通道 (VTL)是一個我們跟許多國家建立的合作,通過這樣的一個渠道進入到新加坡,旅客不需要進行隔離,只要他之前已經完成疫苗接種,而且相關的檢測也符合要求。另外,我們看到疫苗接種者旅遊通道計劃啓動後,確實有越來越多人到新加坡,我們也希望這樣的趨勢在明年會持續下去。
我覺得我們這個世界不可能在線上完成所有的互動和交流。
尤其是在亞洲經商,我覺得人與人之間的實際接觸和交流還是很重要的。所以說,有些交流可以在線上實現,但是有些部分仍然還需要面對面完成。我們跟很多企業交流後,發現其實他們也認爲,繼續在亞洲保留存在是非常重要的。他們不能只是待在美國或歐洲,然後在亞洲完全沒有任何的物理存在,這是不可能的。
所以,如果企業希望可以在東南亞這塊區域保持一定存在,那我們希望新加坡會是他們的首選之地,希望他們可以在這裏設他們的地區總部,甚至是全球總部。
事實上,即使是在去年疫情最嚴重的時候,我們吸引到的投資也是比平時還多的,甚至可以說是十多年以來最多的一次。
所以,我們可以有信心地說,在疫情期間,我們也可以吸引到投資者,並且可以持續地確保投資會進來,通過這樣一些外部投資,我們可以創造更多的優質工作給新加坡人。
中新合作聚焦數字經濟和綠色經濟
記者: 剛才您已經提到很多關于中新合作的問題。在疫情影響下中新兩國商貿合作情況如何?對下一步的合作重點,新加坡有沒有相關的支持政策?我注意到今年新加坡展開了一系列討論,包括外籍人才如何引進,在您看來新加坡下一步會采取什麽樣的措施?
黃循財:我們希望新加坡和中國可以在數字經濟和綠色經濟這兩個領域進行深入探索,同時探討是否可以啓動一些比較重大的項目,無論是在省級或者國家層面都可以討論合作。
新中在國家層面有合作,還有省級層面的合作,成立了一些理事會,比如我個人是負責與上海的對接工作。 昨天,我跟上海市長討論過數字連接——如何把數字化的內容應用在港口或者口岸的運作。我們其中一個討論重點,是把貿易文件數字化,這樣可以更高效地管理港口。
除了上海市,其實之前我們也跟深圳討論過。我們也跟世界其他港口探討過。最終,我們可以通過口岸和港口的更高效的管理促進貿易。
這只是一個例子。其實還有很多其他應用場景,數字化連接對新加坡和中國都有非常大的利益。比如,如果可以在金融産業或者是其他的行業注入更多數字化元素,我相信對兩國人民、兩國企業來說都是好消息。
新加坡一直都非常歡迎外來人才,因爲新加坡是一個小國,向外來人才敞開大門是必要的,同時也是關乎生存的。
我們可能時不時需要進行一些調整,比如調整我們外來勞工政策,包括勞工稅或者一些人數限額等。這個勞工稅和配額,通常更多適用于中低端的外來勞工。
我們需要控制中低端勞工的湧入。我們希望引入的勞工可以跟新加坡本地的勞動力互補。也就是說,我們希望引入本地比較稀缺的勞動力,包括建築業、造船廠。
但對較高端的外來人才,我們是沒有配額或者是稅務限制。因爲如果要讓新加坡持續發展,我們是需要更多人才的。所以,我們希望可以在全球範圍內招攬高端人才,讓他們跟新加坡人一起打造最強的團隊。我覺得這也是新加坡的競爭優勢所在——可以吸引到全球的人才。
所以,我們外來人才的政策保持開放,因爲這樣才可以確保新加坡繼續增長,繼續讓新加坡人民受益。
中國人到新加坡不用隔離
記者: 去年6月中旬中新之間就建立起雙邊快捷通道,請問在疫情背景下,快捷通道對人員貿易的往來起到了什麽樣的作用?未來怎樣繼續用足用好快捷通道。另外, 目前中國沒有在 VTL 名單上。未來中新有可能互通 VTL 嗎?
黃循財:剛才你提到的這個雙邊快捷通道也是我們所謂的互惠綠色通道, 是我們較早前已經啓動的一個計劃。有越來越多人已經在使用,越來越多國家也在用這樣的渠道。
其實,我們現在已經更新了我們邊境的防控措施。在邊境防控方面,我們已經把不同國家劃入不同的類別或組別,根據不同的組別來定義不同的風險程度。比如,如果你是來自一個高風險區域,那你進入新加坡後,需要隔離十天。如果你是來自一個風險相對較低的國家,你只需要在機場接受檢測就行了,是不用進行隔離的。
對我們來說,中國是一個低風險的國家,所以中國大陸遊客進入新加坡其實是不需要進行隔離的。
至于疫苗接種者旅遊通道,也就是 VTL,其實我覺得是有探索空間的。但也取決于中方是否放松邊境管制。如果中國准備要放寬邊境措施,我們也非常樂意跟中方探討展開VTL疫苗接種者旅遊通道的合作。
記者:請問您如何看待中國的疫情防控政策?
黃循財:每一個國家都需要制定屬于自己的抗疫政策和應對方式。因此,我很難去評論中國的抗疫政策,以及任何一個其他國家的做法。我只能給你介紹新加坡的做法是什麽,因爲這是我們的關注重點。
正如剛才我所說的,我們有兩個重要的目標:保護生命和保障生計。在保護生命方面盡可能地避免死亡案例。在往年,其實就算是感染到流感,都有可能會造成死亡。所以,盡可能避免死亡案例意思是說,我們不只是關注死亡病例的絕對值, 而是去關注到底有多少的死亡案例其實是可以避免的。怎樣盡量減少可避免的死亡案例?最重要是要確保我們的醫療資源不會不勝負荷。因此,我們非常關注醫院使用率。與此同時,我們也加強了所有醫院的應對能力和處理病人的能力。我們也把資源投入到一些新的醫療方式,尤其是那些可以照顧和滿足新冠患者的醫療方式。
我們希望可以跟新冠病毒真正地共存。希望未來即使有“奧密克戎”新的變種毒株,也可以確保在高疫苗接種率及高加強針接種率的情況下,我們不會看到太多的患者需要入院。至于那些需要入院的重症患者,可以安心地知道醫院有能力照顧他們,並且給予最好的治療。
這就是新加坡的做法。中國的做法是不太一樣的。當然,我們去年跟中國的做法相當類似,但現在已經在調整,我相信中國也肯定會不斷去探討並進行適時調整。不只是中國,我相信世界任何一個國家都是一樣,要不斷去進行探討和調整,畢竟疫情也在演變。
我們會繼續保持與中方的合作,繼續去了解以及學習中國的做法,然後再進行各方面的經驗交流合作。當然,我們也需要跟世界所有的國家進行這方面的交流和溝通。因爲只有群策群力,才可以真正戰勝疫情。
更多內容請下載21財經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