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月至11月成立的新商業實體共有6萬零326個,同比增加約4%,終止營業的商業實體則共4萬5303個。商業實體涵蓋獨資企業、合夥企業、有限責任合夥企業、本地和外國公司等。
陳紫筠 報道
商業前景好轉帶動創業,今年首11個月成立的新商業實體比去年同期多,這個趨勢預計會在明年持續。
會計與企業管制局(ACRA)的數據顯示,今年1月至11月成立的新商業實體共有6萬零326個,比去年同期的5萬8075個增加約4%。今年至今的數量相當接近去年全年的6萬3480個。
商業實體涵蓋獨資企業、合夥企業、有限責任合夥企業、本地和外國公司等。
至于企業關閉的情況,今年首11個月終止營業的商業實體共4萬5303個,比去年全年的4萬3335個來得多。
星展集團經濟師謝光威接受《聯合早報》訪問時指出,冠病對不同領域的企業造成不同程度的影響,在帶來挑戰之際也造就商機,因此許多新公司成立的同時,也有不少撐不住而關閉。
謝光威說:“疫情持續了兩年,這期間有的看准新商機,尤其是數碼解決方案相關的機遇,有的受到防疫安全措施的沖擊。隨著我國疫苗接種率提高,以及奧密克戎不會那麽致命的信息釋出,我相信接下來的趨勢將更爲明顯,無論是新商業實體成立或是關閉的情況都會改善。”
專業服務領域創業最積極
零售貿易和餐飲服務放緩
在各行業中,專業服務領域的創業情況最佳,今年首11個月中有最多新商家成立。受疫情沖擊相當大的零售貿易和餐飲服務領域的創業情況則放緩。
大華銀行經濟師顔聖充指出,專業服務領域包括了工程服務、咨詢、會計、法律、建築和廣告等,這些行業有最多新公司成立,顯示它們是整體商業環境複蘇中的獲益者。另一方面,旅客重返我國的步伐緩慢,酒店和旅遊相關領域的前景依舊趨軟,零售貿易和餐飲服務業的新公司數目因此下降。
顔聖充同樣對明年的商業前景感到樂觀。全球貿易進一步複蘇,加上主要貿易夥伴尤其是亞細安國家成功把冠病轉爲地方性流行病,都將推動我國經濟增長。
不過,顔聖充提醒,盡管前景顯得正面,冠病風險依舊存在,尤其是奧密克戎病毒迅速傳播將給經濟增長帶來不穩定性。
我國經濟正處于成熟增長周期的尾端,經濟增長已放緩,設立新企業的步伐變得緩慢,全年總數從2014年的超過7萬7000多個,減至2019年的6萬1000多個,去年微增至6萬3000多個。
新加坡工商聯合總會(SBF)本月初發布的最新調查顯示,盡管冠病疫情持續帶來挑戰,但與去年相比,本地企業如今更感到樂觀,近半數預計商業和經濟環境在未來12個月將改善;近八成企業有信心在未來12個月持續商業運作。
工商聯合總會執行總裁藍一洋預計來年將有更多新公司成立,以把握新湧現的機會,新增商家比關閉更多的情況將持續。
藍一洋說:“冠病相關政府援助計劃在保住工作和企業能力方面起了作用,有助于它們克服冠病造成的沖擊。企業意識到這些援助計劃不可能無限期繼續,它們必須推動商業轉型、提升工作隊伍能力和擴充市場才能越戰越勇。”
工商聯合總會的中小企業商務委員會已就明年的預算案提出16項建議,以應對企業複蘇的近期挑戰和把握未來增長的新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