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老黎的故事,我春節前就整理好了沒舍得發,特意留到了今天。老黎說2月10日是個幸運的日子,那是他第一次出發去越南的日期。所以,我選在這個幸運日將他的故事送給大家。
希望通過複盤他這段人生翻盤的真實經曆,能給在疫情中艱難前行的創業者們帶來參考和激勵。
01 序章
我們都是陰溝裏的蟲子,但總還是得有人仰望星空。——劉慈欣《三體》
2014年2月10日,河內內排機場,一名滿臉疲倦的男人正在入檢排隊。他好奇的望了望廣告牌上當地的字母文字,嘗試用英語去“套”這些字母的意思,結果完全行不通。于是只好低頭繼續翻手機裏存的書,劉慈欣的《三體》。
這是老黎第一次抵達越南的情景,多年後他告訴我,大劉書裏的話曾救過他的命。
我們把時間再往前撥幾年。那年老黎25歲,他在外闖蕩多年後,回家鄉開了家鋁板廠,其實就一作坊。但就靠著這個作坊,他幸運的抓住了那幾年建材市場爆發的行情。28歲的年底,他讓會計算了下賬,除去所有成本和費用,賬上淨余了370多萬。妥妥的第一桶金。
在十年前的五線小城,28歲能掙到這個數,是可以飄的。然後,老黎真就飄了。
在旁人的慫恿下,他用所有資産做抵押,籌集了1200萬資金,在小城的開發區征地蓋新廠,把1條生産線擴大到4條。用他的話說,那是噩夢的開始。
新廠投産剛1年,他的産品就出現滯銷。原因是,技術升級沒跟上,過去粗放型的産品,在提檔細化的市場裏已經不受歡迎。産品銷不出去,老黎的資金鏈吃緊,一整年都在拆東牆補西牆,當年底就扛不下去了。他一下背上了450多萬的債,這還不算利息,這年他31歲。
當年12月底老黎被債主堵在了家裏。債主們用各種手段逼著老黎,這裏面不少人,都是老黎風光時幫扶過的朋友和兄弟。對這段往事,老黎至今不願多提,只淡淡的留了句話:只有透過金錢,才能看懂人性。
元旦放假,老黎把自己關在屋裏,4天3夜除了喝水,滴米未進。那些天他曾幾度在絕望中踱步到陽台邊,但刺骨的寒風馬上把他吹醒。老黎後來說,幸虧冬天風大,要是夏天指不定就跳了下去。
幸虧沒跳,要不哪有後來蕩氣回腸的逆襲。
鎖在屋裏的日子,他徹夜失眠,于是在書架上隨手抽了本書,本想助眠,沒想剛翻了幾頁,他就看入了迷。他抽中的那本書就是《三體》,這是冥冥中的命運。
老黎說他對命運的反擊始于一句話。當讀到“我們都是陰溝的蟲子…”這句話時,他突然想通了很多事情。
在浩瀚的宇宙中,無論你是貧窮還是富有,無論你是達官顯貴或落魄如蟻,在宇宙面前都是塵埃而已。當你感到絕望時,請一定仰望星空,從宇宙的星星上看自己,你就什麽都能想開。
這是老黎的原話,我特意標了黑。這話帶老黎走出了低谷,也希望能幫到更多在疫情中煎熬的創業者走出困境。
觸底反彈真是人生最美的詞句,老黎說,他感謝《三體》。推開房門的那刻,老黎看到了滿臉擔憂的母親。他細語安慰了母親,然後輕聲說了句:我下月到越南去。
他母親聽到這話的反應和我第一次聽到時一模一樣。我們都以爲自己聽錯,吃驚的追問:爲什麽是越南?
讀到此處的你,想必也會問這個問題。此問,會在下章詳細作答。在此之前,我們簡單對本章做個總結。
老黎的這段故事告訴我們2點:
①順風局,不能浪。如果你浪,很可能一波團滅就讓你絕望。
②就算絕望也永遠有希望。如果你看不到,請不要原地鑽牛角,看看上面我特意標黑的話。
好,本章先到這裏。下面我們和老黎一起到越南去。
02 爲什麽是越南
一個人的鑒別能力和他的知識成正比。——劉慈欣《三體》
這些年老黎常感慨“知識改變命運,這話一點沒錯”。他去越南的決定,源于之前不經意間儲存在腦海裏的兩點知識。
知識①:中學地理課上,有位愛侃時政的地理老師講過,在我國周邊除了亞洲四小龍,下一個崛起的很可能是東南亞,而東南亞諸國最看好越南。因爲越南是東南亞唯一接受儒家思想的國家,那裏的人和我們中國人一樣勤奮。並且越南有近1億人口,政局穩定不折騰。
知識②:前些年他曾接觸過一位來中國采購鋁板加工設備的越南人,他叫阿阮。雖然語言不通,但對方質樸的談吐,給老黎留下了很好的印象。更重要的是通過阿阮的翻譯,老黎捕捉到一個關鍵信息,因爲加工方式和運輸成本的原因,越南市場的鋁板價格相對較高。
上述兩點,①代表著市場,②代表著利潤空間。有市場,有利潤,企業家冒險精神的血脈開始在老黎體內噴張。
當時他的情況是,身負巨債留在國內只能在老路上越陷越深,而放手一搏,或許還有置死後生的可能。謝謝地理老師,謝謝阿阮,老黎想明白了。
結束閉關走出家的那刻,老黎完全換了心境。去越南前,他還必須完成一件事:搞定債主。此後的十多天,他挨家挨戶上門求情,約定五年爲期還本付息。債主們居然都同意了。
他們不得不同意,因爲橫豎老黎沒錢,只能死馬當活馬醫。另一方面,老黎多年積攢的人品也關鍵時幫了他,大家潛意識裏都相信,一向重義氣的老黎絕不會放棄家庭一去不回。
2月7日,老黎拿到了簽證和機票。2月10日老黎登上了飛往河內的航班。在這片陌生的土地,他將開啓一段“降維打擊”的神奇之旅。
蘋果創始人喬布斯2005年在斯坦福大學有段著名演講,他提到人生中“點滴串聯”的重要性。
意思是說,每個人的生命裏都會經曆一些“點”,可能是某個知識也可能是某段經曆。這些“點”可能在當時看不到任何意義,但很多年後,當你回頭再看,你會發現把這些“點”串聯在一起,才最終成就了你自己。
聽老黎故事時,我忽然想到了喬老爺子的這段話。“點滴串聯”四個字瞬間在我內心産生了極大的共鳴。地理老師的話、阿阮的信息還有老黎仗義的人品,在當時看來都是些無足輕重的“點”。但若幹年後回頭來看,正是這些“點”成就了老黎後來的逆襲。
所以,我們要專注當下的每件事。因爲任何努力或者是對人的真誠,都有可能是那個“點”。在此刻你或許看不到價值,但若幹年後,在你回眸的那刻,你會看到那個“點”就是爲你照亮前路最亮的星。
03 降維打擊
歌者文明經過地球時,扔了個小小的二向箔,只一瞬間這個美麗的星球就被“降維”成了平面。——劉慈欣《三體》
軟銀集團創始人孫正義,曾提出過一個著名的“時光機器理論”。即利用國家發展水平之間的差距,先在最發達的美國開始商業探尋,等模式成熟就引進到日本,再找機會複制到中國、東南亞,然後是印度和非洲。
這就好比坐上時光機穿梭于過去和未來,吃時代發展的紅利。老黎在越南的逆襲其實也是這一理論的延續,我想用一個更酷的詞描述:降維打擊。
老黎到越南的第一站就去找了阿阮,他當時唯一打過交道的越南人。老黎找到阿阮開門見山說了來意:“我能幫你利潤翻一倍,且不要任何回報。你只需未來把我帶在身邊就行。”
阿阮聽後第一反應是“這家夥不會是騙子吧?”。多年的經商讓他對陌生人的示好,心裏本能的豎起了堅冰。中午吃飯,老黎借著酒勁把所有想法和盤托出,他的言語裏透露出無比堅定的自信。
老黎真的很自信。因爲他知道阿阮有一個剛起步的鋁板廠,而這個廠和他當年起步的那個一模一樣。對老黎來說,這就好比玩遊戲打過的關卡,讓他開個小號再打一遍。“輕車熟路”四個字,就是他降維的奧秘。
老黎強烈的自信打動了阿阮,他同意了老黎的提議。很快阿阮就發現,這是他人生最英明的決定。
春節後開工,老黎給出了他的第一個建議:改造設備,采用更薄的鋁皮工藝。通俗點說,就是降低鋁皮厚度來壓縮成本。
在越南這樣的新興市場國家裏,人們消費欲望強大,但消費能力有限,所以低價才是最有用的競爭力。誰能做到價格低而且質量可靠,就能在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
對這個痛點,老黎太熟悉了。因爲當年,他就是靠著價廉物美的産品路線在國內下沉市場淘的第一桶金。現在他只需把同樣的路再教阿阮走一邊就行。
在老黎的引薦下,阿阮以低價從廣東引進了二手設備,然後結合現地規格進行了技術改進。通過采用新的加工工藝,把阿阮産品的成本降到了以前的三分之一,同時質量還能保持以前的七成。就是說,以前花1000元買的産品可以用10年。但現在只需花300元就能買到,還能用7年。
這讓阿阮的産品一下具備了碾壓般的價格優勢,他的貨很快供不應求。在老黎的安排下,馬上將阿阮廠的另外一條老生産線也進行了改進。這其實就是老黎當年“發家”的老路,在這條路上,他幫阿阮也掙到了第一桶金。
靠這波操作,老黎不僅收獲了阿阮的信任,也吹響了自己命運的反擊。掙到錢的阿阮,當年底就主動邀約老黎以技術入股的形式合夥加入。他們心裏都清楚,面前這個正在迅速崛起的新興市場是個巨大的機會。
他們一個有當地資源,一個有行業經驗,兩位惺惺相惜的異國朋友終于走到了一起。在老黎的堅持下,工廠從次年開始啓動了全面轉型升級。當年的老黎,就是在這裏跌了大跟頭,這次命運的輪盤又轉到了同一個位置。
曾經的老黎,年少得意,結果爲自己冒進付出了沉重代價。
而此時的老黎,鳳凰涅槃,他絕不允許重演悲劇!
從哪兒跌倒,就從哪兒爬起。這是創業者的宿命,也是老黎對命運的反擊。
在老黎的指導下,兩人通力配合穩紮穩打,有條不紊地完成了技術升級。在此後的三年裏,憑借前瞻的眼光和過硬的技術實力,他們的工廠在競爭激烈的越南異軍突起,很快跻身行業前列。
老黎憑此一戰脫貧,不僅還清了所有外債,還在海外爲自己的事業打開了一片新的天地。
讀到這裏,相信有不少朋友會思索老黎這種出海創業的模式,自己是否也能嘗試。對此,下一章我將爲大家詳細複盤分析。在此之前,還是先總結下本章。
本章的總結,我想用一句話來概括:幫別人其實就是在幫自己。老黎的成功,除了自身的經驗和能力,更重要的是他始終有顆“利他”的心。在最困難的時候,他並沒有光想著自己,而是選擇相信阿阮,一門心思的幫他成功。後來的事實證明,正是在幫阿阮的過程中,他也逐漸成就了自己。
面對人生低谷,往往靠自己很難走出來,你需要有貴人來幫你。但貴人不是等出來的,而是需要你自己的振作和爭氣。
在老黎看來,阿阮無疑是他人生低谷的貴人。但從阿阮來看,老黎又何嘗不是貴人呢?所以,“相互成就,利人利己”這才是貴人的正確打開方式,也是帶你走出低谷的有效路徑。
04 複盤:他的路,未必每個人都能走的通
要多想,在那之前要多想。——劉慈欣《三體》
很多人聽完老黎的故事,都會思考一個問題:他的路,我能不能走?
對此,我的答案是:老黎的路雖然模式清晰,但未必每個人都走得通,這裏有很多不確定性,需要冷靜複盤。
具體來說,我認爲想和老黎一樣出海創業成功,“天時、地利、人和”,缺一不可。下面我逐一爲大家展開分析。
(1)首先最重要的是“人和”。任何事最後決定成敗的還是人,這裏主要包含兩層意思。
①創業者本人必須曾有過豐富的行業經驗。
老黎在越南能成功,很大程度得益于他在國內6年的辦廠經驗。從滾軸尺寸到塗層厚度再到壓制工藝供應鏈管理,每個環節他都了然于胸,所以面對越南複雜的市場環境他才能遊刃有余。
這些年出海成功的創業者,幾乎都是這樣。例如,在非洲銷量第一的傳音手機,其創始人竺兆江之前是波導手機的海外負責人。創業前已在手機産業深耕十年,有著豐富的行業經驗。
近年來,國內市場競爭激烈,很多企業想在海外另辟蹊徑取得成功。但千萬不要天真的認爲,海外創業就比國內容易。恰恰相反,海外市場要面對的情況往往更加複雜和困難。所以,如果沒有過硬的行業經驗和商業嗅覺,光靠一腔熱情,無論再努力也很難在海外打開局面。
②必須盡快在當地找到可靠的合作夥伴。
因爲每個國家的政策和市場環境各不相同,很多領域甚至會有一些准入限制。所以在當地找到一位志同道合的合作夥伴,對于在海外創業尤爲必要。
老黎在越南的成功離不開阿阮的協助。老黎的長項是供應鏈管理和市場判斷,而具體的業務開拓、地方關系、人員招聘甚至是租房、買車、開賬戶等小事,如果沒有阿阮的幫助很難順利推進。
總之,擁有豐富的行業經驗同時在當地找到合適的夥伴,是我們邁出海外創業第一步的先決條件。
(2)其次是“地利”,也就是要紮根當地。
這些年來,國內有很多像老黎這樣的傳統制造業的從業者來越南淘金。這裏面甚至不乏當地的行業巨頭,有的甚至一來就是20多人的團隊,包下酒店一整層房間。
但人來人往之中,能真正在這裏把事做成的卻極少。大部分人都是滿懷憧憬而來,然後落寞失望而歸,有的人甚至折騰數年,一地雞毛。對此,老黎有句話概括的很准:“這些人來來回回,凡是每年在當地住不滿6個月的,基本都成不了事。”
不少來越南淘金的企業,無論是資金還是技術都比老黎強的多,但大都做的不如老黎。這裏面很重要的原因就是,這些企業要麽完全依靠當地招募的團隊,要麽依靠幾個外貿員每個月跑跑市場,而真正的經營決策者卻不願常住當地。
而反觀老黎,在過去的幾年裏,除了春節那幾天,他基本都住在越南。他周圍的員工,也全部是當地人,他們每天一起吃住。這樣的生活,不僅讓老黎很快適應了當地環境,更讓他對各種市場變化能第一時間靈活應對。
所以,如果有進軍海外的打算,就要做好紮根常住當地的准備。用老黎的話說,這就像鑽探油井,不紮的夠深,是出不了油的。
(3)最後是“天時”,也就是要順勢而爲。
老黎這些年在越南市場的成功,很重要的一點就是抓住了這些年越南經濟快速增長的時代紅利。越南早在1986年就以我國爲師開始了改革開放的嘗試,他們叫“革新開放”。以2007年加入WTO爲標志,越南經濟進入了快車道,近十年保持了年均7%左右的高增長率。
正是在這個大趨勢下,才有了這幾年越南建材市場的旺盛需求,而這也正是老黎和阿阮能在短短幾年時間就能帶領企業大跨步發展的關鍵所在。
但這裏同時也存在一個問題,所謂趨勢或者機遇往往有很大的不確定性,如果沒有等到該怎麽辦?這個問題,我曾問過老黎,他的回答是:“在機會來之前,一定要控制好風險,盡可能長的堅持下去”。
對于創業者們來說,抓住趨勢固然重要,但更爲關鍵的是要保證能“活著”堅持到機遇降臨。尤其對于“出海”的創業者,切忌冒進,時刻控制好成本和風險,用更穩健的姿態去迎接趨勢的到來。
最後對本章做個小結。老黎在越南能取得成功是“天時,地利,人和”相互作用的結果,他的路或許不能複制,但對于正在考慮去海外尋找機會的人來說,他的經驗很有借鑒意義。綜合上述複盤分析,我將“出海”創業的必備條件,總結了以下5點,僅供參考。
05 結語
生存本來就是一種幸運,過去的地球上是如此,現在這個冷酷的宇宙中也到處如此。——劉慈欣《三體》
過去的一個月裏,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讓很多創業者們倍受煎熬。尤其是對于廣大中小企業來說,這場“黑天鵝”事件可能讓很多人多年的心血前功盡棄。
然而,無論再難生活還要繼續。在最難的時候,請記住老黎的話:遙望星空從浩瀚的宇宙中去看自己,你會發現無論再大的事也不過塵埃而已。
六年前的春節,老黎也曾感受到無邊的絕望。但翻過了那道坎,後來的一切柳暗花明。
所以,只要活著,就有希望!
這正如《阿甘正傳》裏那句經典台詞“人生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遠不知道下一顆是什麽樣子。”
如果此刻你不幸吃到了一顆苦的。
請一定堅信,也許甜的那顆就在下一格安靜地等你。
武漢加油!中國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