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回歸20周年之際,大眾的視線再次聚焦到這個從來不缺關注度的繁華都市。這裡的政治、文化、經濟、藝術乃至商肆美食,都牽動著各方的目光。但是,如果以體育的視角看香港,這座東方之珠又會折射出怎樣的光芒?
一.體育中的定位身份與愛國主義
香港自從1997年回歸後,在競技體育領域,香港體育事業可以單獨保留、獨立開展,還可以以地區身份參與世界級比賽。體育也成為了香港自我身份定位以及與內地溝通交流的一種新的方式。
跟據國內學者論文《香港體育管理新架構及其運行機制》,從 19世紀50年代始,港協暨奧委會及其會轄各體育總會,就開始負責管理並自己組隊參加各種本地和國際比賽;1982年香港建立了銀禧體育中心 (現為香港體育學院 )用於改善運動員的訓練條件,1990年成立了康體發展局,主抓競技體育事務;1994年 4月 1日,香港體育學院併入康體發展局。進入21世紀,香港在體育委員會下設專門的精英體育事務委員會,各種與運動項目和運動員相關事項,都要經過體育委員會向民政事務局局長提供意見。
在這樣的職業體育管理機制下,20年來,中國香港運動員在自行車、桌球、羽毛球、擊劍等項目上經常取得不錯的賽場成績,代表運動員有黃金寶、李慧詩、高禮澤、帖雅娜、葉佩延等人。
1996年,李麗珊在亞特蘭大奧運會上奪得女子帆板冠軍,這是目前為止香港在奧運會中獲得的唯一一枚奧運金牌。從2000年雪梨到2016年裡約,香港代表團在連續五屆奧運會中共奪得1銀1銅。香港2016年派去里約奧運會38名運動員,沒有任何人獲得奧運會獎牌。這對於一個人口有700萬的地區來講,這個比例並不合理。
各方也在分析這個現實背後的原因。羅伯特·威爾遜(Robert Wilson)是中國香港賽艇協會(HongKong,ChinaRowingAssociation)前主席,他曾經在《南華早報》上發表觀點,認為在香港只有少數學校對某些體育運動,例如體操,在進行專項的培訓,而且教練資源也非常有限。所有,運動員並沒有太多的機會和資源進行正規的訓練。全職運動員在香港並不多見,很多人都是在一定年紀後才開始從事某項體育運動,除了運動員身份外,還有其他工作。
香港《明報》在里約奧運會期間曾報道,聯合國教科文組織2013年發布的學校體育課程文件顯示,香港中小學體育課時中位數為每周90分鐘,不及日本、韓國及內地。
在港英時期,英國人對於健康身體、健康生活的觀念並沒有太多的滲透到香港居民中間,當時主要從事體育運動的以外籍人士、精英人士居多。港英政府於 1973年設立康樂體育局,鼓勵居民使用康樂體育設施,推廣設施的用途。1974年底,該會下設康樂體育事務處,擴展和推廣香港的康樂體育活動;1990年成立香港康體發展局,目的都是為了推廣社區體育運動。
回歸後,康文署設立,為康樂體育提供了有力的組織保障。2005年,康文署通過轄下18個地區康樂事務辦事處推行地區社區康樂體育活動 。
嶺南大學外交及國際關係學教授布萊恩·布里吉斯(Brian Bridges)曾在接受《南華早報》採訪時表示:「香港政府明顯地將發展運動的策略從精英體育轉變為大眾體育,希望將香港打造成一個具有舉辦大型體育賽事能力的都市,但是我不認為香港的體育文化改變了太多。」
《環球時報》一篇報道提到,在香港各主要政黨的競選政綱中,體育政策大多僅占一小部分——公民黨在競選政綱中,以1100多字闡述體育政策,占4萬多字政綱的2.4%;民主黨在政綱中建議減少學童的家課量,有時間多運動,並提出提供就業機會,保障運動員生計;另一主要泛民政黨工黨,則未提及任何與體育直接相關的政策。
布里吉斯表示,在政府層面,體育雖然一直被提及,但是從來不是首要議題。
而內地的體育事業發展卻越來越快,一定程度上微妙地影響著香港民眾的情感。一方面,體育是香港居民保持自己獨立身份的一種方式,尤其是當中國香港代表隊和中國隊在賽場上狹路相逢,總會激發起另類的情愫;另一方面,體育也是內地培養與香港同理心的一種方式。
最近幾屆奧運會後,中國奧運金牌獲得者都會訪港,展示中國體育方面的成就。《南華早報》的記者詹姆斯·波蒂厄斯(James Porteous)認為,這種做法或許有助於在香港培養愛國主義、激發香港民眾對祖國情感。
香港大學長年進行一項香港居民對於民族身份、統治者信任度以及對未來信心的調查。這項調查各項結果的最高峰出現在2008年,北京奧運會舉辦的那一年。
而在2017年6月的調查中,只有3.1%的18-19歲受訪者認為自己的身份是 「總體上的中國人」,20年前,這個比例是31%。
在2008年北京奧運會期間,香港就舉辦了奧運會的馬術比賽。最近,香港的體育協會主席霍震霆(Timothy Fok)還公開表示,北京如果想要申辦世界盃,那麼香港可以在班賽方面提供支持。
20年來,兩地的體育交流已經不是因為某屆大賽才被觸發的偶然行為。香港體育學院在精英運動員培訓方面經常與內地交流。
據新華社報道,除了與內地多所體育機構簽署合作備忘錄加強合作外,多個體育項目如自行車、體操、擊劍、桌球、游泳、武術的運動員也經常與國家隊及不同省市的運動員交流。在2015-2016年度就有11支隊伍曾參與內地集訓,另有4個體育項目(即自行車、劍擊、桌球和武術)的成年運動員隊伍,曾邀請所屬體育項目的內地運動員來港一同進行訓練。體院也自1999年起與北京體育大學為香港運動員開辦五年制的運動訓練教育學士學位兼讀課程。
二.體育公司亞太地區的大本營
1995年,《華爾街日報》與Heritage Foundation(美國傳統基金會)聯合發布了《經濟自由度指數》報告,這份報告認為香港的經濟自由度為全球最高。到今年2017年,《經濟自由度指數》報告已經連續推出22期,而香港也連續22年名列榜首。
作為全球最自由的經濟體,香港吸引了大量跨國集團入駐。據高緯環球(Cushman & Wakefield)2016年發布的一項「亞太區域總部」報告顯示,將亞太區域總部設在香港的跨國企業多達1389家,而上海只有470家。這充分說明了香港對跨國企業的吸引力,體育產業中也有一些大公司曾對這顆東方之珠情有獨鍾,但後來由於種種原因,它們紛紛又把重心轉移到了大陸。
NBA
1989年,時任NBA總裁的大衛·斯特恩(David Stern)在央視大樓外的傳達室里與央視簽下轉播協議。3年後的1992年,NBA卻將辦事處開在了香港。NBA在香港這一待就是八年,直到2008年1月才回到北京成立了NBA中國。
耐克
耐克曾將亞太區總部設在香港多年,但由於受金融危機衝擊,耐克不得不在2009年進行全球大範圍重組,亞太分區遭到撤銷,香港的耐克亞太總部也不復存在,受影響的員工近兩百人。
阿迪達斯
耐克老對手阿迪達斯的亞太總部也曾位於香港。與耐克一樣,阿迪達斯也在經濟下行的壓力下於2009年撤銷了亞太總部,關店裁員是免不了的。
彪馬
彪馬集團於2007年被法國的開雲集團以79億美金收購。這個開雲集團不簡單,旗下擁有眾多奢侈品品牌,如Gucci、Bottega Veneta、Saint Laurent、芝柏表(Girard-Perregaux)等。開雲集團的亞太總部就設在香港。
波鞋街
雖然耐克阿迪等大牌的亞太總部紛紛撤離香港,但這不妨礙香港運動鞋市場的火爆,其中最出名的要數地處旺角地區的花園街。1980年代起就有許多運動鞋店在這花園街開業,逐漸形成運動商店一條街的規模,花園街也有了「波鞋街」的別稱。所謂波鞋,就是廣東話里球鞋的意思,「波」的廣東話發音與「Ball」相近。無論香港本地人還是大陸遊客,甚至連外國體育明星來到香港時,也會去這條「波鞋街」逛逛。
三.獨特歷史催生的港式運動生活
由於獨特的歷史、政治背景,香港同胞偏愛和擅長的體育運動與大陸略有不同。受英國文化影響,在香港更流行馬術、高爾夫、賽艇等帶有「貴族氣息」的運動。
賽馬
賽馬無疑是最具代表性的運動項目了。賽馬之於香港已經不止是一項體育運動,更是一種文化、一個象徵。據記載,在英國侵占香港後就有賽馬比賽舉行。馬會在香港更是有著極高的地位,不少港人都將馬會會員視為上流社會人士的標誌。香港大大小小的賽馬比賽更是不勝枚舉。而在大陸,賽馬的受眾人群相當有限,賽馬比賽也更像是大陸馬業的一種推廣手段。
馬術
與賽馬息息相關的馬術也是如此,從08奧運將馬術比賽場地定在香港就可見一斑。香港約有2000餘人參與馬術運動,在國際賽事中也取得過不錯的成績。在大陸,大多人對馬術的第一印象還始於華天。華天是中國奧運史上首位參加馬術三項運動員,也讓越來越多的大陸人了解、參與到馬術運動中。
英式橄欖球
與賽馬類似,英式橄欖球進入香港也和英國有著密不可分的關聯。據香港橄欖總會的記錄,橄欖運動的起源於賽馬相近,香港國際七人橄欖球賽更是一項受世界認可的賽事。國內橄欖球運動的發展也離不開香港發麵的推動,自1991年開始香港橄欖球總會便派職員到北京協助發展橄欖運動。在香港方面的幫助下,中國在短短几年時間裡就成為了國際橄欖球聯合會的成員,並在北京、上海舉辦了國際七人橄欖球賽。
帆船
另一個具有代表性的運動便是帆船了,香港的奧運首金也產生在該項目上。李麗珊在1996年亞特蘭大奧運會上奪得女子帆船金牌,這也是香港在回歸之前唯一的一枚奧運金牌。香港海洋條件優越,航海文化也非常濃厚。百年前英國人(沒錯兒!又是英國人!)就已經開始在香港建遊艇會玩帆船賽了。而中國帆船直到08年北京奧運才由徐莉佳拿下首金。也是08年後,中國帆船運動才進入快速發展階段。
馬拉松
渣打香港國際馬拉松,是香港最大型的馬拉松賽事。
1997年,渣打銀行為了慶祝香港回歸,首次贊助香港馬拉松賽事,復辦中斷三年的「港深馬拉松」。1999年,賽事首次移師至香港市區舉行,以香港島的中環金融中心為起點,以九龍深水埗運動場為終點,吸引了7000多名跑手參加。2000年,參賽人數首次超過一萬人。
2005年,渣打香港馬拉松賽得到香港特區政府大型體育活動事務委員會認可,成為「M」品牌賽事,即在香港舉行並獲得認可的大型體育賽事。
2012年,渣打香港馬拉松賽首度獲得國際田聯認證為銅標賽,2013年升級為銀標。時至今日,從第一屆只有千人發展到2017年超過7萬人參賽,近1%的香港市民參與到這項賽事中,渣打香港馬拉松賽成為香港每年的體育盛事。
四.賽場佳績,與有榮焉
迄今為止,奧運代表團總共5次到訪過香港。
*2000年,體操運動員劉璇、李小鵬,桌球運動員王楠等25位雪梨奧運會金牌得住,在香港進行了三天的訪問活動,這是香港回歸後,國家奧運代表團第一次訪問香港。
*2004年雅典奧運會結束後,奧運代表團獲得金牌的金牌運動員與教練代表團一起受邀訪問香港。
*2008年北京奧運會,馬術比賽的場地就設立在香港,奧運會的到來帶動了香港市民的奧運熱情。奧運會之後,內地金牌運動員再次抵達香港,與香港市民分享勝利的喜悅。
*2012年倫敦奧運會結束後後,林丹、張繼科等奧運運動員訪問香港與香港運動員在場上切磋交流,融洽相處。
*2016年里約奧運會後,內地奧運代表團第五次訪問香港,這次的陣容更為強大,以當時最受追捧的中國女排、張繼科、孫楊等42位獲得金牌的運動員為首,高人氣運動員傅園慧、林丹、蘇炳添也一同前往,進行友好交流。
此外,香港也有眾多我們熟知的運動員,如斯諾克選手傅家俊,自行車運動員黃金寶 ,帆板李麗珊等人,都是香港地區的優秀運動員代表。除此之外,香港的與內地的體育淵源還體現在了愛情上,跳水皇后郭晶晶與霍啟剛的結姻,還有2002年嫁給了時任香港財政司的司長梁錦松的伏明霞。都是在自身取得不俗運動生涯,商業代言收入後,與香港的傑出男士喜結連理。成為了內地運動員與香港的一段佳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