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1月22日
新增2463例
總病例31萬0276例
每周感染增長率2.64
2218起社區
245起輸入病例
新增1例死亡
死亡病例維持847起
截止2022年1月20日
接種第二劑疫苗:88%人口
接種追加劑:54%人口
91%符合條件的人口已完成疫苗接種
截止1月19日
現有確診病例:9195起
住院:272人 (9人在加護病房)
在社區隔離設施:8914人
病逝:844人
已出院:286038人
昨天出院686人
截至1月21日
新加坡社區538萬1000人中
已有202125人感染
感染率達3.75%
住在宿舍的32萬3000名客工中
已有80979人染病
感染率達25.07%
每周感染增長率爲2.7
社區病例每日詳細情況分布
每日ICU加護病房情況
7天內死亡病例情況
新加坡出現首起
奧密克戎變種毒株死亡病例
死者是92歲老婦
從家屬身上感染病毒
確診10天後病逝
未接種冠病疫苗
沒有任何已知病史
新加坡康複者出現罕見
長期冠病後遺症,腦霧失憶
10月6日,世衛組織(WHO)首次公布有關COVID-19長期後遺症(Long Covid)定義。根據WHO的定義,這些長期後遺症有:持續性呼吸困難、疲勞、抑郁和腦霧(BrainFog)等,其中腦霧症狀是人類大腦專注力、記憶力和思考理解力等方面出現失調、退化現象。
新加坡專家指出,在奧密克戎變種毒株出現之前,有一定比率的冠病康複病患會出現長期冠病後遺症,常見的包括呼吸急促和肌肉疼痛等症狀。出現腦霧症狀的病患占大約7%至10%。另外,也有病患的認知能力受損。
來源:聯合早報
“腦霧的症狀包括記憶問題、頭腦不清晰、注意力差和意識模糊等。這些人雖沒有被冠病危及生命,但他們的思維和記憶卻無法恢複正常。”
專家對冠病康複者的初步調查顯示,超過50%的受訪者經曆6周的腦霧,約20%的腦霧狀況持續12周,另有10%更是長達6個月。
世衛組織稱,COVID-19患者通常在發病3個月之內會出現感染病毒的症狀,時間會持續2個月以上,與此同時可能醫學診斷無法做出其他解釋。
大多數冠病患者能夠完全康複,但有一部分人的肺部、心血管、神經系統以及心理將受到長期的影響。
根據《柳葉刀》期刊上所發表的研究,有68%的人在染疫後6個月依然存有至少一種症狀,但到12個月後,此比例下降到49%。換句話說,新冠後遺症將會隨著時間而消除。但世界衛生組織指出,新冠後遺症有可能隨著時間而改變,或是在消失後又再度卷土重來。
張毅穎教授指出,有證據表明,接種疫苗可以將出現長期後遺症的風險和持續時間降到最低。
資料參考 /聯合早報,8視界,網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