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建築工程已穩步恢複,建築産出幾乎回到冠病疫情暴發之前的水平。建設局預計,今年頒發的建築合同總值可達到270億元至320億元,此預測的上限比去年的初步估計高出7%。
國家發展部兼通訊及新聞部政務部長陳傑豪(1月26日)出席建設局和新加坡産業發展商公會的建築業與産業前景研討會。他在致辭中對這個行業的前景表示謹慎樂觀。
陳傑豪指出,建設局預計今年的建築需求中,有約六成將來自政府項目,預計介于160億元至190億元之間,這包括建屋發展局的預購組屋、家居改進計劃,以及基礎設施建設如地鐵跨島線和深隧道陰溝系統等。
私人領域的建築需求,則預計與去年差不多,介于110億元至130億元。
建設局也估計,建築需求接下來幾年會保持平穩。2023年至2026年的整體建築需求,每年預料介于250億元至320億元之間,而政府項目將繼續是主力,占合同總值的大約六成。
陳傑豪說,盡管已經看到曙光,建築業者還是不能松懈下來。“奧密克戎變種毒株正在橫掃各國,新加坡也受到威脅。不過,這一次我們的准備比較充足,98%的建築工人已經接種了冠病疫苗,當中符合資格的建築工人,也已經有大約一半施打了追加劑。”
他提醒建築環境業者,應該在應對疫情的同時繼續推動建築業轉型,因爲疫情突顯了這個行業的短處,而轉型能夠加強行業的韌性,更好地應對未來可能出現的挑戰。
爲了幫助業者轉型,政府已通過多項計劃來提供援助和補貼。“我呼籲業者們好好利用這些援助,爲未來做好准備。”
陳傑豪:已著手研究更新建築業轉型藍圖
到了2025年,本地預計有超過一半的建築是至少30年前建成的。隨著城市建設繼續進行,老化的基礎設施和建築物越來越多,其中許多仍有數十年的使用壽命。如何以具成本效益的方式維護和翻新這些建築,是建築業轉型須解決的重大問題。
國家發展部兼通訊及新聞部政務部長陳傑豪今早(1月26日)在建設局和新加坡産業發展商公會聯辦的建築業與産業前景研討會上提出上述觀點。
他也指出,建築環境業的勞動隊伍也在老齡化,大約四成的本地居民專業人士、經理、執行員和技師已經年逾五旬。“吸引和留住下一代專業人士和業界領袖是關鍵的。”
陳傑豪指出,許多年輕人投身職場的時候,有更多的職業途徑可以選擇。“身爲行業前輩和家長,下一代能夠有更多讓人興奮的選擇,是讓人欣慰的一件事,但這也意味著建築業的轉型須要投入更多努力,爲加入這個行業的人們提供具吸引力和回報的職業生涯。”
陳傑豪說,由華業集團總裁粘爲信和他聯合領導的未來經濟理事會城市系統組合,已著手研究如何讓建築業更有生産力、數碼化以及永續化,這是建築業轉型藍圖更新的內容之一。
他也說,轉型工作必須考慮到這個行業仍在疫情的影響中恢複。
“這有一定的不確定性,但許多利益相關者都表示不想放過危機帶來的轉機,想抓住這個時機展開變革。我們對此感到鼓舞,並會在准備就緒後分享更多細節。我們期待大家繼續提供意見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