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大學醫院腎髒科主任兼高級顧問醫生張文威說,開始使用的兩款藥物聯合起來的療效十分顯著,過去如果腎功能每年降低4%至6%,服藥後能減緩至1%至2%,從而推遲洗腎的開始時間。
本地末期腎衰竭人數逐年增加,本地醫生開始使用新款藥物減緩病患腎功能惡化速度,以期推遲病患開始洗腎的日期。
目前,末期腎衰竭病人只能依賴洗腎及腎髒移植。
根據腎髒登記處去年7月發表的數據,本地末期腎衰竭人數增加,從2010年的1448起上升至2018年的2009起。洗腎人數也從2010年的909人增至2019年的1348人,開始洗腎的年齡中位數從61.6歲增至64.2歲。
根據國立大學醫院腎髒科主任兼高級顧問醫生張文威觀察,人口老齡化、檢測更容易、意識提高,還有更多帶家族病史或相關疾病的患者接受檢測,都導致末期腎衰竭人數增加。
末期腎衰竭起因有幾個,最主要的是糖尿病和高血壓所引起,占所有病例接近七成。其他腎髒疾病如尿酸和痛風多次發作,以及長期服用特定止痛藥也可能導致腎髒衰竭。
張文威說:“引發腎衰竭的疾病都有遺傳的風險,因此很難判斷具體風險多大,但我們會注意病患的病史。”
去年10月獲准作爲慢性腎髒病藥物
過去20年來,應對末期腎衰竭的方法只有洗腎和進行器官移植,但張文威指出,這幾年對于有初期腎衰竭病患以及高風險群體,除了傳統的血管緊張素受體阻滯劑(ARB),本地也已開始使用鈉—葡萄糖協同轉運蛋白2抑制劑(SGLT2 inhibitor)減緩腎髒衰竭速度。
SGLT2抑制劑,可以抑制葡萄糖在腎髒內重吸收,得到政府津貼來治療糖尿病。研究人員發現這類藥物對心髒和腎髒疾病方面也有減緩作用,其中一款SGLT2抑制劑達格列淨(Dapagliflozin)2020年7月獲准作爲心髒衰竭藥物,去年10月也獲准作爲慢性腎髒病藥物。
張文威指出,結合傳統藥物和SGLT2抑制劑的效果十分顯著,過去腎功若能每年降低4%至6%,服藥後能減緩至1%至2%,從而推遲開始洗腎的時間。
他說:“藥物可以減緩腎髒衰竭速度,總體效果會減輕血壓和血糖,病患如果沒有藥物過敏或特殊原因,年齡也符合研究的標准範圍,無論患者是尿蛋白腎病或糖尿病腎病,我們都會考慮讓他們服用藥物。”
預防勝于治療,張文威強調無論是否屬于高風險群體,都應盡可能改變生活習慣,避免出現腎衰竭的病症。這包括要保持良好的飲食習慣、多吃蔬菜並減少攝取鹽分和糖分,降低患上如高血壓、高血糖和肥胖等代謝綜合征的可能性。
怕痛拒洗腎 病情惡化險丟命
長期飲食和睡眠不正常,同時飽受糖尿病和痛風困擾,病情最終惡化成末期腎衰竭,但陳春華當時拒絕洗腎,結果病情進一步惡化,差一點就必須選擇臨終護理,所幸他答應進行洗腎後生活質量大幅提升。
陳春華(61歲,退休者)20年前患上糖尿病,同時也有痛風的問題,但由于忙著經營自己所開設的冷氣維修公司,經常爲工作而操勞、喝不夠水和飲食不正常,因此痛風三不五時就發作,也被迫經常打針吃藥。
他說,2019年醫生突然通知他腎髒已受損,功能只剩下20%左右,因此須馬上洗腎。“當時我很震驚,也抗拒洗腎,主要只是怕痛。我之後嘗試到台灣和泰國求醫,病情不但沒改善還越來越嚴重,不斷嘔吐,腳腫得很厲害,甚至還出現幻覺。”
當時醫生直言,陳春華如果選擇不洗腎,有喪命的風險,而必須考慮臨終護理。在經過半年的掙紮,他最終決定到醫院洗腎。由于病情嚴重,他住院三個月後才能出院,如今他每周三天須洗腎,每次四小時。雖然洗腎過程痛苦,但身體情況也改善許多。
他說:“腎髒一旦壞掉就不能排除毒素,當時可說是生不如死,洗腎後我腳腫和嘔吐的情況都改善,現在可以吃的東西也會比較多了。雖然洗腎需要花很長的時間,但現在主要在家做家務和照顧兩個孫子,日子還過得去。”
他希望通過自身經曆鼓勵其他人,尤其是患有糖尿病或痛風的人,應該注意飲食也不要操勞過度。他指出就算患上腎病也應積極樂觀,因爲通過洗腎和治療,病情可以受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