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變的過程,不是一個改造孩子的過程,而是父母完成自身成長的過程…
本文:6500字
預計閱讀時間:10分鍾
看到這樣一個問題:”如何改變一個不努力的孩子?”
我想,這應該是很多家長的心聲,短短十幾個字,將父母的嗔怨和焦慮暴露無遺,孩子不努力,是家長們永恒的心聲。前兩天,我也曾接到一個朋友的電話,跟我訴說她上高中孩子的近況,言語間充滿了焦慮。在交談中,她也提到孩子不夠努力,”知道自己有差距,但是還是執行力和自制力都遠遠不夠,不刻苦”……
家長們的焦慮心情可以理解,本質上說,這不是一個兩個家長的問題,而是整個社會教育環境的問題。但是焦慮的確是最沒用的消耗,除了使自己動作變形之外,也無法改變孩子的情況。更爲重要的一點是,在”孩子不努力”這個問題上,家長本身就存在著很多不合理的信念。所以,今天我們就”如何改變一個不努力的孩子?”這個問題做一個探討。
01 關鍵詞:改變
在這個問題裏,有兩個關鍵詞,一個是”改變”,另一個是”不努力”,如果我們不把這兩個關鍵詞拆分清楚,就很難對這個問題有相對全面和准確的認知。
①“改變”的困難性:常常被忽視
不管是改變孩子還是改變自己,改變,是很多人最常使用的詞彙,比如我們經常會說:”我要變得更好”。但是事實是,改變比我們想象中要難的多。
北京大學心理系的鍾傑博士曾經介紹過,最新的神經研究發現,每一個”積習”在大腦中都對應著一個神經回路。輕微的習慣,相對應的神經回路”刻痕”較輕,持久的習慣,相對應的神經回路”刻痕”較重。不止如此,那些刻痕較重的神經回路從某種角度說已經有了獨立的生命力,它們自己啓動後,我們就會忍不住重複相關的行爲。
所以准確的說,改變,並不是完全不可能,而是比我們想象的要困難很多。
之所以要強調困難性,是因爲在很多家長那裏,對改變的困難性的認知,更多的只停留在意識層面,但在實際的操作中常常對它忽視,這樣的後果是,家長很容易過度關注改變的結果,而輕視改變的過程,這樣,便會很容易滋生出焦慮、憤怒等負面情緒,並對孩子産生過度的挑剔和指責。
舉一個例子說明這個問題。
給我打電話的那個朋友,她的兒子這次考試成績依然不夠理想,班級排名依然比較靠後,僅比上次提高了幾名而已。對此她很生氣,說了兒子一頓。但是事實的真相是,這次兒子所在的班級整體成績非常好,兒子的成績在年級中的排名比之前進步了700名。
爲什麽會導致這樣”一葉障目”的結果?原因在于她太焦慮了,太關心孩子改變的結果了,當一個人的注意力過分關注某個結果是時候,就一定會造成注意力狹窄的現象,這種注意力的狹窄會使人忽視很多其他的方面,不能更加全面和客觀的看待問題。
退一步說,如果孩子的成績確實沒有提高,難道就一無是處了嗎?答案顯然是否定的。家長們試圖改變孩子的”壞習慣”、”不努力”,但是卻因爲對”改變的困難”的認知不清,對孩子的改變抱有不切實際的期待,這是特別需要引起重視的。
②主動改變vs被動改變:天壤之別
人可以改變嗎?答案是肯定的。人能被改變嗎?答案是,很難。
這裏面的關鍵就在于”主動還是被動”之上。改變一個積習本身就困難重重,如果是被別人改變,那就更是一項幾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務了。
之所以這樣說,是因爲我們每個人都有爭取掌控感的天性,也就是說,在任何事情上,我們都希望獲得主動掌控的快感,孩子也是一樣。一旦當感受到自己在”被改造”,或者正在接受別人的意願發生某些變化的時候,這種”被控制”的感覺就會激發強烈的阻抗和逆反。
也許有的人會覺得小題大做。我只是隨口說說怎麽改變,也沒想控制孩子。但事實是,”沒有所謂的玩笑,所有的玩笑都有認真的成分“,隨口說說的口頭禅,反映的是一個人真實的潛意識。
當家長問應該怎麽改變孩子的時候,其實潛意識必然有對孩子改造的控制欲。這種潛意識的控制會直接傳導到孩子那裏,被孩子感知,並産生阻抗。當然阻抗的形式有很多種,既有可能是直接的對抗,逆反,也有可能是隱性的逆反,比如拖延,磨蹭等。
所以,如果家長想要讓孩子做出改變,那麽首先需要摒棄改造孩子的想法,比如指責孩子不努力,給孩子講努力學習的大道理,告訴孩子”應該”更加努力等等。因爲企圖改變孩子的想法本身,就是一個巨大的問題。這樣做的結果,一般而言都會是事倍功半。
③ 改變的前提:是先接納
改變很難,在談改變之前,我們應該先了解一個行爲公式。
每一種習慣的形成,都必然會經曆一個循環:”行爲發生——得到獎勵——強化”,從這個公式我們可以看到,一個習慣的養成,尤其必然性。或者可以這樣說,積習是一個人的本性,而惡習則代表著一個人內心的需要。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說,想要改變一個積習甚至惡習,就要首先理解並接納它,知道它爲什麽會這樣?它滿足了自己的那些深層次的內心需要?只有這樣,它才能得到有效的改造。
將這個理論應用到今天探討的話題上來,可以這樣解釋:一個孩子不努力,一定是因爲ta在過去在這個行爲中獲得了很多”好處”,所以,當它被反複強化之後,就會變得根深蒂固。
也許會有人不理解,孩子不努力,一般而言都會得到懲罰,比如考試成績不好,被家長罵等等,他能從中得到什麽好處呢?
有很多種可能。
比如,如果一個家長自身的人格發育不夠健全,焦慮水平較高,ta注意到孩子的情形都與孩子的”犯錯”相關,換言之,只有當孩子有類似于”不努力”等不好的行爲時,才能引起家長的注意,並因此獲得鏈接——批評本身,也是鏈接的一種形式,那就不難理解,爲什麽孩子總會犯錯了。
孩子天生忠誠于父母,期望得到父母的重視和關注,如果只有當他做的不好的時候,父母才會暴怒,會和他發生鏈接,那麽這種鏈接對孩子而言,就是一種”強化”,ta就會用反複犯錯的方式獲取父母的關注。自然,學習不努力也是其中一種。
再比如,如果孩子經常聽到父母對自己聰明的誇贊和注意,比如父母經常說,你很聰明,但就是不努力。那麽孩子就會特別關注自己的”聰明”,爲了維護自己的聰明,ta很可能會放棄努力,因爲如果努力之後又沒有好的結果,那就等于說明自己不夠聰明,反之,如果自己沒有努力,也沒有好的結果,那至少說明自己還很聰明,但”只是不努力”罷了。所以,不努力的背後,是不敢努力,是保護自己”聰明”的有效掩體。
再比如,一個孩子長期被父母包辦替代或者硬控制,ta就必然缺少生命力,也必然缺少學習的內驅力。因爲ta所做的一切都是爲家長做的。這樣的孩子,“不努力”對他們來說,就是抵禦內心沖突消耗的中和試劑,他們需要依靠行爲上的懈怠,來舒緩自己心理上抵禦外界”入侵”的疲勞。這種情況,在很多過分關注結果,較少重視孩子興趣的培養、內驅力挖掘的家庭中非常常見。
以上,都是孩子不努力的”好處”,這些好處對孩子的行爲來說,就是一種強化。所以,想要改變這個行爲,首先要對行爲的合理性有深刻的理解和接納,不把它放在對立的位置,企圖去改造它,只有這樣,才能真正的獲得改變。
02 關鍵詞:努力
家長指責孩子不夠努力,這種說法在家長看來,可能是對孩子狀況的客觀描述,但是這背後卻是家長不自知的武斷與專橫。
先說說何爲努力?努力本身是一個形容詞,沒有量化的、可考核的目標。每天坐在書桌前十個小時就算努力?顯然不是。那麽什麽是努力呢?沒有標准。
所以,家長說孩子不努力,這本身就是一種”妄下判斷”,准確的說法是,在家長的標准裏,孩子還達不到自己認爲的努力,所以,家長”評判”孩子不夠努力。
這裏面有兩個問題,第一個是,家長的標准正確嗎?家長的標准就是真理嗎?第二個是,家長用”不努力”直接否定了孩子的努力,是一種典型的”以偏概全”。
拿著自己的標准放之四海,本身就是一種自戀,這樣的家長,從心智的成熟度來說,是不夠的。所以,家長的”尺子”如果不校對,眼光就很可能歪曲。
就像之前的例子那樣,家長只看到了孩子成績還排名班級尾部,但是卻看不到孩子的成績在年級有顯著提升。這種細節和整體的區別,決定了家長看待問題時是否能夠准確和客觀。
除此之外,更爲關鍵的一點是,當家長認爲孩子不努力,在心裏爲孩子貼上了這樣的負性標簽,就一定會導致孩子的更加不努力的結果。這才是最可怕的。
之所以會這樣,是因爲人是受到暗示的動物,家長對于孩子而言,是重要他人,所以,家長的態度對孩子的行爲塑形起到了非常關鍵的作用。當家長認定孩子不努力時,就等于是給了孩子一個心理暗示,而孩子也會按照家長的暗示,成爲更加不努力的人。
這就是墨菲定律告訴我們的,越是擔心的,越容易成爲事實,從這個角度說,家長的擔心都是對孩子的詛咒。
也許有的人會說,我不會把這個話說出來的,但是你必須相信一點,當一個人內心一旦有了某種念頭,就一定會通過各種方式,不管是肢體還是微表情,或者是說話的語氣、語言的表達,將自己的真實想法傳遞出去,當孩子接收到來自父母真實的信號,ta就會潛移默化的認同這種暗示。
03 關鍵詞:引導
與其說改變孩子,不如說家長應該想一想,怎麽引導孩子走出現狀?
與對孩子的改造不同,引導的主體是孩子自己,也就是說,在引導的過程中,家長扮演的是一個在一旁指導方向的作用,歸根到底,挖掘的的孩子的內驅力,讓孩子有自發的動力做出改變。
問題是,如何引導孩子?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① 放下焦慮,找到孩子行爲背後的根本原因。
這一點在前面已有闡述,比如孩子爲什麽不努力,至少列舉了三種可能,只有挖掘到孩子行爲背後的真正動機,用新的方式置換滿足孩子動機與需要的內容,才能讓孩子有真正的改變。
家長的接納對于孩子來說至關重要,當家長能夠真正接納孩子的現狀,充分認識孩子的行爲不是無緣無故的發生,而是意義深遠的時候,家長焦躁的心情才能放平,這個時候,孩子的改變,才能真正開始。
爲什麽很多家長總是克服不了自己的焦慮?其中一個根本的原因是不肯接納事實(真實)——既不能接納孩子的現狀,也不能接納孩子的現狀很大程度是自己教養方式導致的,只把注意力放在”怎麽能讓他改變”之上,而且還是要快速的改變。無視事物發展的規律,無視前因與後果的聯系,怎能不産生虛妄的焦慮?
② 挖掘孩子的內驅力
孩子的懈怠,根本原因是缺少行爲的內驅力。內驅力的挖掘是一個很大的話題,在這裏,我們做一個簡單的探討。
所謂內驅力,就是孩子行爲自發的動力。如果讓一個孩子玩遊戲,ta肯定很”努力”,不僅全神貫注,而且會想法設法達成自己的目標,這是因爲遊戲滿足了他內心的需要,是ta真正想做的事情,並且,在玩遊戲的過程中,ta一定感受到了很強的愉悅感,所以,玩遊戲這件事ta不需要家長催促就能完成。
相同的道理,爲什麽在學習上就完全相反?孩子在學習上的內驅力是怎麽被破壞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幾種。
第一,家長有意無意將學習與遊戲對立,爲學習塑造了”苦差事”的形象。
美國著名的教育學家杜威的教育理念裏一個核心的部分,就是強調遊戲的重要性,尤其對于幼兒來說,遊戲是他們生活的全部,遊戲不止是成人眼裏的玩耍,更是兒童認知能力和思維能力的訓練工具。但是在很多家長的眼睛裏,兩者卻成了完全對立的內容,家長會有意無意的強調並制造學習的”苦”,比如告訴孩子學習是需要下功夫的苦差事,學習被賦予了很多沉重的意義,比如現在學習不好,將來就如何如何悲催,還有家長常以遊戲作爲籌碼逼迫孩子學習,最常見的是,你先做完練習卡,才能玩等等。
在這樣耳濡目染的環境下,孩子對于學習的興趣越來越被磨損——喜歡簡單輕松有趣的事物,討厭複雜枯燥的事物,是人的天性。當學習被賦予了這麽多苦情的意義,孩子還如何從學習中找到樂趣?激發自己的內驅力?
家長必須明白,在社會環境和學校的教育環境整體嚴峻的大背景之下,孩子對于社會的殘酷性,學習的重要性已經有了足夠充分的認知,家長不需要再反複重複,相反,應該盡量給孩子減負,讓孩子在盡量輕松的環境下找到學習的樂趣。
事實上,學習本身就是探索世界的一種工具,它本身就不應該是無趣的,只是畸形的環境使它變質。孩子的一生可能會有很多位老師,但是家長卻是唯一,家長的責任不是繼續加壓,而是回歸本來的角色,盡量爲孩子創造關于學習的輕松氛圍。
第二,常用懲罰的措施將懲罰和學習關聯。
懲罰也是強化的一種,只不過是一種負性的強化。當家長在學習的問題上因爲自己的焦慮而對孩子産生了大量挑剔指責抱怨時,學習就成了孩子抵抗家長的掩體。
孩子通過懈怠的學習來阻抗家長對自己的懲罰,甚至因此産生厭學情緒。
事實上,凡是有影子的地方必然有光,家長只關注黑影,但卻不關注背後的光,這會導致家長因爲自己的高期待,對孩子的學習不斷加碼,看不到孩子積極的一面,總是充滿了抱怨。
比如,孩子只考了60分,家長首先看到的是成績太低,將將及格。但是如果換一種思維方式,同樣是這件事,就會有不同的解讀,比如考60分,說明這張試卷中有60%的知識點被掌握了。這是很不錯的結果。
當家長有積極心態時,會將其傳遞到孩子那裏,孩子便不會對學習而産生太多負面的情緒,而讓學習回歸本來的單純。
每個人內心都有向好向上的種子,區別在于這顆種子有沒有合適的土壤發芽生長,家長能做的,就是給孩子一片適合發芽的土壤——這片土壤,即使給孩子積極的期待和鼓勵。
第三,過分功利化,破壞了孩子的探索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最大的內驅力。但是因爲家長過分功利的態度,往往會使孩子與自己真正感興趣的事情失之交臂。
在紀錄片《他鄉的童年》中,挪威的很多中學生在十幾歲的時候就開始創業,研發很多高科技的産品,而最終,他們的研發大部分都會失敗,但是這依然沒能影響他們的熱忱。這些東西,完全出自興趣,他們在完成自身功課的基礎上,還需要花大量的時間去研發,制造,但是卻樂此不疲。
中國的很多家長眼光過于短淺,總是集中于功利性的教育上,這種功利性思維最容易磨滅一個人真正的興趣。當學習成爲”不得不做”的任務,內驅力自然也就消失殆盡了。
所以,到底如何確立孩子的內驅力呢?最重要的一點,就是挖掘孩子的學習動機,讓孩子樹立更爲宏偉且堅信不疑的遠期目標。
如果一個孩子的學習動機是爲了獲得更多的贊賞,表揚,就很有可能淪陷爲目標之爭,看似一段時間內能一往無前,但卻往往禁不住任何波折,一旦有不如意,就會焦慮緊張,對學習産生回避性的懈怠。
所以,挖掘學習的內驅力才是關鍵。家長可以引導孩子樹立長久的目標,比如將來想做什麽,對未來有什麽夢想,自己的優勢在哪,該怎麽努力實現等等,通過梳理,幫助孩子將遠方的大目標逐步分解,落實到小目標上,再最終落實到具體的行爲中,這樣孩子的遠方目標就會象燈塔一樣,屹立在前方,激勵著孩子克服困難,不斷前行。
目標感非常重要,如果沒有目標,孩子就必然懈怠,但是值得注意的是,這個目標是孩子自己的目標,而不是家長賦予孩子的。現實是,家長常常打擊孩子”不切實際”的目標,教育孩子把心收回來,放在短期的一次考試成績上,這種做法,實際上是家長的短視,這種短視絞殺了孩子真實的夢想。
任何夢想都很了不起,家長要做的是幫助孩子認識到該怎麽做能實現自己的夢想。
③ 注重孩子的心理健康
父母對孩子的引導,其中一項重要的工作就在于疏導孩子的不良情緒,建設孩子的心理健康。
事實上,很多家長都忽略了一個事實:孩子的學習成績往往是其心理健康的具體表現。當一個孩子把大部分精力用于心理的內耗時,是沒辦法努力學習的,同樣,一個潛意識處于高度防禦狀態的孩子,也肯定不會有高效的學習結果。
心理的內耗,包括的內涵很廣泛,比如對自己的不接納、高期待、學習上的習得性無助、對同伴關系和學校環境的適應不良等等。這些問題,都需要引導和解決,而在這個過程中,家長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學習如何和孩子聊天,如何解決孩子的困惑,讓孩子有學習的動力,絕不是說說這麽簡單,這需要家長自身的成長和學習。
關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和學習對孩子情緒的引導,對于解決”提高孩子的成績,讓孩子變得更努力、積極”這個目標來說,是一個事半功倍的做法。
寫在最後:
一句簡單的”如何改變一個不努力的孩子”的問題,延展出了6500字的長文。事實上,“不努力”只是一個太過于籠統的概述,這背後,有很多值得深思的內容,家長對這個問題的不合理認知,”不努力”這個行爲現象背後孩子的心理疲乏等等,都是需要深思的內容。
歸根到底,這個改變的過程,不是家長如何改造孩子的過程,而是家長實現自身成長過程。家長的眼界、見識、情緒管理能力,決定了孩子的行爲和未來。
我是“有夢想的唐糖”,天蠍女,感性與理性並存,厭惡僞、毒雞湯,熱衷深度剖析,專注個人成長。享受直面真實的“痛”與“樂”。熱愛心理學,望以個人微小之力爲火種,燃心理學之大火。歡迎互動,歡迎點贊,歡迎打賞,歡迎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