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風早已在國際時裝舞台上大顯鋒芒,並成爲許多國際服裝品牌的靈感來源。本地也有一群服裝設計師對東方元素情有獨鍾,他們鑽研新技術,嘗試新剪裁,設計新穿搭,爲傳統旗袍唐裝注入現代感,讓年輕人也願意穿。看不同世代的設計師如何诠釋現代東方美。
本地服裝設計師善用東方元素,結合現代人的喜好和需求,打造現代東方韻味。他們希望更多人,尤其年輕人,學會欣賞旗袍唐裝的美,不只在春節才穿著去拜年。
春節期間,更多人會穿上有東方元素的服飾出門拜年,通過服裝設計師的不同诠釋展現春意。事實上,東方元素不只在春節期間亮相,這些年它不曾在服裝界缺席。以東方元素設計聞名的本地不同世代服裝設計師,在虎年迎春之際,分享他們對東方元素的領悟。
吳來燦 — 旗袍不限于過年穿
吳來燦的旗袍最大特色是斜裁,以更好地貼合身體,更適合日常穿著。(龍國雄攝)
百麗宮三樓一個角落的服裝店,一年365天都很有春意。那是本地著名服裝設計師吳來燦(60歲)的大本營,店裏一件又一件漂亮的旗袍,看來充滿東方氣質,卻也很現代。吳來燦是本地旗袍設計的佼佼者,客戶包括名媛、明星和王室成員,他也曾爲不少舞台劇擔任造型設計。他在接受《聯合早報》訪問,談到春節期間東方元素服飾需求增加的現象時強調,“新加坡有好幾百萬的華族人口,我願意相信人們對旗袍穿著的需求和需要會越來越高。但旗袍不應該只是在過年才穿的象征性服裝。”
從事服裝設計30年的吳來燦說,他喜歡不同背景和文化的男女穿著他設計的唐裝或旗袍,在一定程度上,那是對中國傳統文化的一種保護和延續。他的旗袍最大特色是斜裁,以更好地貼合身體,更適合日常穿著。
吳來燦是從已故上海師傅那裏學會傳統旗袍的裁剪功夫,但他顛覆規則,斜裁面料,讓面料柔和地塑造女性的輪廓,不顯得僵硬。當織物斜切時,它會稍微有彈性並且垂墜性更好。無論穿者走路或坐著,或當體重增加或減輕時,旗袍都會跟隨其曲線自我調整。傳統旗袍在穿者坐著時,臀部周圍會形成線條,但吳來燦的斜裁旗袍不會出現這種情況,這種裁剪技術通常用于西方時尚,而不是東方服飾,所以他的旗袍設計有濃厚的現代感,搭配半寶石紐扣,成爲其獨特標志。
吳來燦的旗袍最大特色是斜裁,以更好地貼合身體,更適合日常穿著。(龍國雄攝)
現代旗袍要平衡傳統與創新
中國風時尚服飾是以中國元素爲表現形式,建立在東方文化的基礎上,將傳統與現代元素相結合。吳來燦說:“我從傳統旗袍開始,但我總是不斷思考如何將之更新,特別是采用新技術,所以我的旗袍不僅要現代而且要舒適。我有最簡單的經典或戲劇旗袍,但它們總是現代的。如果旗袍不能更平易近人、更現代,那麽選擇穿上的年輕人就更少,再過一兩代,它就會徹底消失。”
但他強調,雖然使旗袍具有現代感很重要,但它不應該被解構到無法辨認的程度,在創新和傳統之間應該有一定的平衡,純粹要打破所有規則是沒有意義的。
如果旗袍不能更平易近人、更現代,那麽選擇穿上的年輕人就更少,再過一兩代,它就會徹底消失。——吳來燦
黃華 — 不言而喻的東方美
黃華認爲服裝上的東方元素更重要的是一種氣質和表達。(龍國雄攝)
另一在東方元素方面有獨特诠釋的是本地資深服裝設計師黃華(74歲),他近年雖然鮮少在公衆場合露臉,但他在烏節路Design Centre的據點,依然是不少新舊客戶定期光顧之處。黃華的設計在本地時尚界備受尊崇,尤其是他那標志性帶有“不言而喻”的東方美,大片衣領搭配寬松衣袖,上佳綢緞飄逸充滿仙氣,俨如武俠片中男女主角的服飾,在尋求低調卻有深度東方元素的客戶中,極受歡迎。
黃華接受《聯合早報》訪問時說,女士對東方元素服飾的要求一直都在,特別是在一些中華傳統節日如春節或中秋節,而男士就沒有那麽強烈。“但要注意的是,女士在時尚方面對東方元素的要求並不是一種流行或趨勢,它一直都在,當你經常和一群在某方面有共同想法或喜好的人在一起,自然會受到影響。”
傳統戲曲潛移默化的影響
黃華喜歡含蓄的東方元素,它可能是織物的分層,穿著時布料不同的包紮方式,各種結和紐扣的設計,還有顔色的組合。(龍國雄攝)
叱咤時裝界足有44年的黃華說,在他成長的五六十年代是服裝最有氣質最漂亮的年代,他自小跟著當裁縫的媽媽在針線之間打轉,學會了裁剪當時最流行的旗袍的基本功。但他強調,他在服裝設計中的東方元素,並不僅僅是受到媽媽的針線影響,而是自幼跟著媽媽聽麗的呼聲,在李大傻講古和各種傳統戲曲中吸取靈感。黃華甚至還懂得唱京劇,只要哪裏上演大戲,他必定是台下觀衆。
黃華說,他也許對東方文化了解不深,但很欣賞這些傳統戲曲的演出,演員的唱功,舉手投足、台步、眼神,當然還有講究手工與針織的戲服都讓他著迷,所謂的東方元素,從形式到實質,早已在他心中留下根基。他說:“我自小也看華語片,聽華語流行歌曲,但這些都只是我的個人興趣。我自中學以後開始接觸西方流行文化,看Vogue雜志,欣賞這些西方時尚雜志中的超模與服裝。但即便如此,我那早已根植的對東方美的喜歡,從來沒有被削弱。用比較難聽的說法,我似乎已經中了東方毒,戒不掉了。”
我那早已根植的對東方美的喜歡,從來沒有被削弱。用比較難聽的說法,我似乎已經中了東方毒,戒不掉了。——黃華
楊碇翔 — 靈活百搭現代東方主義
有近30年服裝設計經驗的楊碇翔,拿手設計是改良式旗袍。(龍國雄攝)
近期在飲食界出位,以娘惹私房菜Little Social引起關注的楊碇翔(50歲)原來也是一名服裝設計師,拿手設計改良式旗袍,特別是可以獨立披穿的旗袍肩領,靈活性特強,也在一群名媛間引起興趣,訂單頻密。
雖然設計服裝已接近30年,但楊碇翔這些年來並沒有成爲主流的商業設計師,甚至連店面也沒有,靠的都是口碑。他的刺繡功,對顔色組合的大膽使用,以及衣領和肩部非常靈活的搭配性,成了他的設計最與衆不同之處。他對中華文化特別感興趣,但也喜歡將西方的輪廓融入設計中。
楊碇翔設計可以獨立披穿的旗袍肩領,搭配靈活度高。(受訪者提供)
楊碇翔說:“我喜歡跨文化組合,這使我的創作靈活且易于穿戴。旗袍的曆史和穿著風格或許給年輕一輩帶來穿著上的挑戰,因爲一旦搭配不好很容易被指爲文化挪用,但我認爲旗袍是可以非常百搭的。我的設計可以很輕松地搭配衣櫥裏任何東西,它可以是鬥篷、圍巾或褲子上的細節,隱約中會感覺到一絲中國風。”
楊碇翔設計可以獨立披穿的旗袍肩領,搭配靈活度高。(受訪者提供)
楊碇翔擅長爲客戶定制設計,裁剪適合他們個人風格和生活方式的服飾。“我通常會鼓勵客戶以現代方式展示東方文化,並欣賞中西方各自呈現設計風格的獨特方式。”
我通常會鼓勵客戶以現代方式展示東方文化,並欣賞中西方各自呈現設計風格的獨特方式。——楊碇翔
年輕設計師 诠釋東方美
Ying The Label創辦人設計師潘麗穎認爲,東方主義仍然是許多女性和男性非常流行的選擇。(嚴宣融攝)
在2019年曾與黃華合作的新生代設計師潘麗穎(32歲)認爲,東方主義仍然是許多女性和男性非常流行的選擇,在任何活動中穿上東方元素的服裝,都會看起來很棒。
2015年創辦Ying The Label的潘麗穎,在服裝設計上的標志,是她用水彩畫在布料上诠釋現代化的東方主義。她說:“我喜歡水彩藝術,水彩是一種非常流動的媒介,每一個筆觸都有柔軟和溫柔的觸感,可以讓整個作品變得非常抽象。牡丹可能看起來不像我們看慣的牡丹,但散發出牡丹的特征。因此,這些作品在印花上看起來很東方,但同時具有現代感,因爲我在畫作的定位和風格上做了變化。”
潘麗穎在服裝設計上的標志是她用水彩畫在布料上诠釋現代化的東方主義。(嚴宣融攝)
對潘麗穎來說,東方元素最迷人的是顔色組合,她總是好奇顔色如何改變服裝的觀感,比如一朵紅玫瑰在黑色背景的觀感與綠松石完全不同。她也嘗試將傳統旗袍現代化和年輕化,比如旗袍可以搭配牛仔外套,增加街頭感;中領襯衫可以搭配皮裙,打造更年輕的造型。
旗袍可以搭配牛仔外套,增加街頭感;中領襯衫可以搭配皮裙,打造更年輕的造型。——潘麗穎
設計須配合穿者日常生活
The Missing Piece品牌創辦人霍伊玲通過了解客戶的需求,使服飾的東方外觀更適合現代消費者的生活方式。(受訪者提供)
The Missing Piece品牌創辦人霍伊玲(40歲)也說,作爲設計師,她們可以通過了解客戶的需求,使服飾的東方外觀更適合現代消費者的生活方式,例如讓設計更休閑或多功能,或使用新鮮、吸引人的顔色、圖案和面料。
在澳大利亞修讀醫學研究博士學位時開始學習縫紉的霍伊玲,在實驗室的漫長日子和寫論文之間,喜歡購買布料自己制作衣服,最後從愛好發展成個人的品牌。霍伊玲指出,市場對亞洲或東方設計的需求很大。以新加坡爲例,旗袍是社會最時尚的女性常穿的服裝,尤其是出席各種活動時,感覺氣質端莊。爲了讓更多人能更頻繁地穿上東方設計,這些衣服須要與穿著者的日常生活相配合,讓他們在移動、生活和工作中穿都舒適,尤其是在新加坡這樣的熱帶氣候下。
霍伊玲認爲氣質端莊的旗袍是社會上最時尚的女性常穿的服裝。(受訪者提供)
霍伊玲說:“作爲設計師,我們面臨的挑戰是如何將東方風情與舒適度、耐磨性和多功能性融爲一體。比如現在過年的時候,我有很多客戶想穿一些能展現中國傳統的服裝,但那依然得是具現代感和實用的。”
作爲設計師,我們面臨的挑戰是如何將東方風情與舒適度、耐磨性和多功能性融爲一體。——霍伊玲
更多華人通過服飾擁抱傳統
春節期間,中式服裝的需求大增是常態,楊碇翔說在其他節日如中秋節,甚至是出席婚禮,都有越來越多人選擇唐裝。“我的服裝都是爲每個客人特別定制,裁剪適合他們個人風格的式樣,我通常會鼓勵客戶以現代方式展示東方魅力,在傳統與現代之間靈活搭配,不必過于死板。”
來自香港曾以新加坡爲基地的新生代設計師蔡毅明也發現,在農曆新年和其他重要的文化活動,如婚禮或生日,有更多華人通過服飾擁抱傳統。因此,在農曆新年期間,人們對這類服飾的需求肯定激增。
來自香港,曾以新加坡爲基地的新生代設計師蔡毅明發現,現在有更多華人通過服飾擁抱傳統。(受訪者提供)
Yi-ming是蔡毅明在2011年創立的一個受東方元素影響的時尚品牌,最顯著的特點是以現代東西方的方式诠釋當地文化和東方設計。例如,品牌在服裝系列中加入中國結紐扣、中式領口,或香港街景印花等東方細節。
蔡毅明說:“在新加坡生活了幾年,我的最新系列是獻給獅城的,這是一組專爲新加坡設計的東方服飾,有傳統細節如中華紐扣,也很有新加坡風情,靈感來自標志性地標和新加坡菜肴,如叻沙和沙爹都被時尚化,設計爲圖案或由這些圖標組成的圖案,也適合在春節穿。”
蔡毅明的新系列現代旗袍采用本地地標作爲設計元素。(受訪者提供)
設計師春節訂單翻倍
這些年來,穿上資深服裝大師如黃華或吳來燦標志性中式服裝的客人,從亞洲、歐洲到中東都不缺,而他們在本地更有一群忠實知音,訂單並不只在春節期間特別緊張,而是任何時候都在忙。
吳來燦說:“春節期間的訂單一般來說會比平時高出雙倍,甚至接近三倍,但過去兩年的情況有所不同,我的客戶要求的不僅是穿上好看的服裝,還必須是能引起他們共鳴的設計。一場疫情風暴似乎連根拔起許多東西,現在是時候更深入強烈地發掘我們的文化根源,缺少文化的根,我們就很難繼續茁壯成長。”
黃華透露,每逢春節這樣的大日子,他的訂單會上升至少30%,但今年情況更爲“嚴重”,他多了不少新客戶,讓他應接不暇。“我想,很多人都想在身上披一些充滿節日喜氣的亮麗服裝,來驅散可怕的疫情帶來的負面情緒,所以我最近忙得不可開交,盡量滿足每一個客人的要求,讓大家開心過年。”
雖然東方元素是傳統華人大節的首選服裝,但吳來燦坦言,他不認爲每個人都應該或適合穿唐裝或旗袍,要謹記的是,在人人不斷突破、探索和發現更多風格的同時,我們不應該失去根基。他強調:“我對旗袍很感興趣,但仍得不斷嘗試一些現代的、實用的和符合當今文化風格的設計,以免旗袍最終成爲過去,只能在博物館看到,或在特殊場合穿的服飾。”
吳來燦認爲旗袍必須具現代感,設計也要符合當今文化風格。(龍國雄攝)
東方元素是一種氣質和表達
中國元素開始在歐洲時裝周上大放異彩,可能是2000年初期。中國傳統圖案和服裝工藝開始被設計師挖掘,重新演繹。盤扣、刺繡、紮染、傳統中國旗袍、唐裝、中山裝、龍紋、雲紋、吉祥紋、竹子,以及潑墨,中國元素就像一塊剛被開采的油田,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
問楊碇翔那服裝上的東方元素爲何物?他說:“那是我們對自身曆史的認同,對美麗中華文化的欣賞,以及認識我們自己的一種表達。”吳來燦認爲,服裝上的東方主義是一種態度,但擁有超越的力量和生存的本能,當然還有一定的特質、特點和風格。
黃華則指出,從表面上看,所謂的東方元素少不了比較亮麗的顔色,手工少不了刺繡,樣式方面免不了唐裝領口、旗袍、中山裝,在氣質上是比較有書卷味或大家閨秀的,但這些都只是表面,因爲東方元素更重要的是一種氣質和表達。
黃華說:“我並非科班出身,沒有正式上過服裝設計課,設計時沒有一個從概念到制成品的完整過程,但東方元素的诠釋更需要的是感覺和領悟,比如飄逸的裙角和衣袖,上佳的綢緞,整體的視覺感,更重要的是要容易穿,容易搭配。東方不一定只是中國,從韓國到日本,從越南到印度,這些亞洲國家地區的建築、景物、服飾,以及衣物,都充滿東方元素,是西方人眼中的Chinoiserie,也就是中國風。”
黃華是在1978年由《她的世界》主辦的第一屆年輕設計師比賽中脫穎而出,雖然他沒有奪冠,卻被當年勝出的陳勇的一系列蓮花主題服飾給震撼,是陳勇當年的設計,讓黃華領悟到時裝要做到有東方元素,並不須要將所有大紅大紫往你眼光裏塞,而是如何將東方元素的感覺诠釋出來。
國際品牌 诠釋中國風
中國風或東方元素在國際時裝舞台上並不陌生,尤其是在中國崛起之後,更成爲許多國際服裝品牌的靈感來源。2011年路易威登(Louis Vuitton)對中國的傳統旗袍大加改造,服裝秀上模特兒解開了幾個紐扣將長腿露出,對襟盤扣的收腰上衣,利用水粉色的天真勾勒了一幅絢麗的畫面。拉夫勞倫(Ralph Lauren)同年的秋冬系列設計,以中國古代服飾的裝飾元素和玉飾爲點綴,中式立領、龍紋刺繡、旗袍式腰身的剪裁等細節,成爲時裝發布會上的亮點。
旅居紐約的華裔設計師吳季剛(Jason Wu)也曾诠釋一組中國風濃郁的服飾,改良旗袍式的修身連衣裙和女性化十足的複古耳環都讓西方人士贊歎。阿瑪尼(Armani)2015春夏高定系列也大秀東方元素,以竹作爲核心設計元素。其他如潑墨、京劇臉譜、青花瓷、刺繡、剪紙等中國傳統藝術,都曾是國際大牌的設計師汲取靈感的元素。
穿者氣質才能帶出東方美
黃華說,東方主義對他而言就是亞洲精髓,那可以是從中東、日本到蒙古的遠端,而不僅僅是中國、日本或東南亞。個別民族的真實性是絕對美麗的,但不應該直接或當面擺在你眼前。他說:“我喜歡含蓄的東方元素提示,可能是織物的分層,穿著時候布料不同的包紮方式或腰帶系法,各種結和紐扣的設計,當然還有顔色和顔色組合的合理使用。”他強調,即使是“禅”也不一定是黑色、灰色和中性的白色。他尤其喜歡深靛藍的灰燼色調和牛血紅、洋紅色和粉紅色。
黃華重申:“所有這些都取決于服裝或系列的季節和情緒,重要的是不能太戲劇化或服裝化,它必須是‘無季節和永恒的’。但說到底,東方元素能否展現出來有賴于穿著者,尤其是穿者的氣質,而不單單只是衣服。比如當一個完全不懂東方文化的西洋女子穿上中式傳統服裝就以爲是中國風,那就大錯特錯,像我們常說的‘這是關乎歌手而不是歌曲’!”
相關閱讀:
-
冠狀病毒被“放大”200萬倍,化身誘人“雪花”,你還恨得了它嗎?
-
小孩患“豬頭皮”臉上畫個“虎”,真能“虎咬豬”病愈?
-
舞獅舞龍看多了,舞虎你見過嗎?哪個籍貫的華人過年“舞虎”?
文:吳慶康 攝影:龍國雄
新加坡魚尾文 新加坡《聯合早報》旗下産品 – 帶你了解新加坡原汁原味的風土人情,領略小島深處那些鮮爲人知的文化魅力~ 4585篇原創內容 Official Account
關注新加坡魚尾文視頻號
收看獨家訪談、特約節目
了解本地新聞、疫情資訊
新加坡魚尾文推薦搜索關鍵詞列表:冠病疫苗騎行新加坡Omicron
一只愛生活、文藝範的小魚尾獅帶你了解新加坡原汁原味的風土人情領略小島深處那些鮮爲人知的文化魅力~ 新加坡《聯合早報》旗下産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