坡島人民似乎已經習慣了1萬例+的生活,完全躺平,該上班的上班,該上學的上學。
歐洲已有國家宣布“新冠結束”!
外媒稱:在心態上,新加坡的疫情差不多也結束了!
《這(新加坡)就是新冠終結者的樣子》
(截圖:thedailybeast)
文章分析,新加坡正經曆激增的痛苦,但一直以來都做得對!
這樣一步步讓人不再恐懼新冠,成功共存,給全世界提供了一個終結疫情的模板~
“如果身邊沒人感染,說明沒朋友”
實際確診數字比公布的要高
一張截圖刷屏朋友圈~
“如果你的朋友中還沒有人感染新冠,只能說明一件事:你根本沒朋友。”
人們紛紛感到共鳴,開始轉發。
一張小截圖說明了兩件事:
1)新加坡病例太多了
2)大家已經習慣
(圖源:CNA)
新加坡病例真的很多,實際數字比每天報告的要多,已經不是秘密。
在《海峽時報》的一篇問答中,清楚地這樣寫道:
問:我在家裏檢測出陽性,但沒有去看醫生。我的結果會被記錄在衛生部的每日病例統計中嗎?
答:不會,你的結果不會被記錄在每日病例統計中,因爲你的感染沒有正式記錄,你的密切接觸者也不會收到健康風險警告。
(截圖:海峽時報)
新加坡目前每天公布的確診數字來源于家庭診所+檢測中心的上報。
因爲最近診所排隊很誇張,而且不嚴重的情況下醫生也只是幫做個檢測,最多開點退燒藥回家隔離。
這樣一來,大家身邊常見的親戚、朋友們,很多人無症狀或者輕症檢測了陽性直接隔離了,根本不會去診所看醫生。
那麽這部分人的確診是不會納入每日報告,也就是說新加坡實際確診數字難以估量。
這種情況被眼尖的外媒發現,《彭博社》直言這是用溫和的確診數字安撫大家對病理激增的恐懼。
《新加坡的目標是用更溫和的數字安撫群衆對病例激增的恐懼》
(圖源:彭博新聞)
部長分享感染實況 外媒稱是幫助群衆“脫敏”
其實,在新加坡的大家真的不怎麽恐懼新冠了,成功脫敏……
以前有人質疑怎麽領導層沒人中招,現在連國防部長感染都可以大大方方地在網上分享。
他發文的時候是確診第五天,不但詳細寫了每天的症狀,還自曝自己可能是被孫子傳染。
黃永宏今年已經是63歲高齡。
當一個63歲老年部長輕描淡寫地說自己“中招了”,孫子的幼兒園也有感染群,這種口吻仿佛和說流感沒區別。
黃永宏也在自己的Facebook上明確寫道,自己最大的症狀就是喉嚨痛:
“疫苗和加強劑將一種可能危及生命的疾病變成了一種溫和的疾病–像嚴重的咽喉炎。”
黃永宏稱他遵照衛生部的冠病醫療方案二(Protocol 2)在家辦公, 第五天抗原快速檢測(ART)依舊呈陽,但第二條線明顯淡了,身體感覺好很多。
他認爲輕症和快速康複歸功于新加坡的疫苗接種計劃:
“就像許多其他成千上萬的新加坡人一樣,我們不必占用醫院寶貴而有限的資源,而其他脆弱的病人更需要這些資源,我很高興我是在新加坡感染了疾病。”
《彭博社》認爲新加坡部長出來發Facebook說這番話,別有一番深意。
“在轉向與病毒共存的戰略之後,該城市國家的官員們正在尋求消除對病毒的恐懼。”
“他們誇耀自己是世界上疫苗接種率最高的國家之一,近90%的人口完全接種了疫苗,總人口的60%以上都接受了強化接種。 ”
(圖源:彭博社)
但確實,根據新加坡衛生部的數據,在過去四周中,大約99.7%的本地病例是溫和的或無症狀的,
這是自新冠開始以來這裏最高輕症的比例,最低的重症比例。
(圖源:衛生部)
衛生部長王乙康也表示過,奧密克戎(造成的)是不嚴重的疾病,不用害怕高病例數字。
“全家感染很常見”
兒童感染到底有事嗎?
大人可以對“新冠恐懼”脫敏,但很多人面對小孩感染還是很擔憂,下一步可能要對孩子感染這件事脫敏。
(圖源:海峽時報)
黃永宏部長在Facebook曝自己可能是被孫子感染,確診的孫子正在上幼兒園,所在幼兒園還有新冠感染群, 這種口吻仿佛跟描述幼兒園孩子得了手足口差不多。
(圖源:黃永宏FB)
不僅僅是部長親身份享感染經曆,這兩天,官方媒體也開始不避諱地報道“全家感染”的例子。
《海峽時報》也對全家感染者進行報道,他們甚至不介意露臉上新聞。
《四口之家感染了新冠,其中一人失去味覺和嗅覺》
《聯合早報》也報道了家中有小孩感染的例子。
(圖源:早報)
有對公務員夫婦,當孩子幼兒園出現確診時候就有心理准備了。
在農曆年期間,11歲兒子和兩名雙胞胎孩子,家中3個孩子都出現咳嗽、喉嚨痛和發燒等症狀。
大年初一全家做了快速檢測,發現孩子、妻子和女傭都感染,幾天後男子也確診。
不過好在他們都已經打了疫苗,大人還打了追加劑,症狀並不嚴重。
10%確診者都是兒童
奧密克戎時期和德爾塔不一樣,現在不是老人感染更多,而是兒童感染更多。
前兩天衛生部長王乙康透露,5至11歲兒童的感染率約爲10萬分之67,其次是12至19歲兒童,感染率約爲10萬分之55。
過去兩周10%的確診人群都是兒童。
(圖源:海峽時報)
傳染病專家梁浩南認爲很多兒童沒有很好地戴口罩,再加上上學沒有很好保持安全距離,可能是高感染率的原因。
兒童診所反映從兩三周前開始有越來越多兒童病患,一般症狀包括傷風、咳嗽和發燒等。
但情況並不嚴重,這些“小病號”依然活潑好動。
(圖源:海峽時報)
新加坡累計已有1.7萬兒童感染,近期只有一名兒童需在加護病房,具體情況不詳。
但是專家仍稱兒童感染後出現重症的風險非常低,可能患有先天性疾病,或是出現極其罕見的並發症等。
(圖源:CNA)
既然無法避免感染,很多人有迷思,到底怎麽辦呢?專家給出的建議是盡快安排接種疫苗。
數據上看,5-11歲組感染率略高于12-19歲,可能跟疫苗接種率也有關系。
瑞典正式宣布疫情結束!
新加坡旁“蠢蠢欲動”
這兩天各國都有動作, 特別是歐洲,截止到目前,已有丹麥、挪威、法國、美國、英國、荷蘭、瑞典、愛爾蘭等多個國家取消全面防疫措施。
有的解封、有的開放邊境,有的竟然還宣布“疫情結束”!
瑞典首相安德松2月3日宣布“正進入一個全新階段”,從2月9日起取消大部分防疫限制措施。
2月9日瑞典正式宣布新冠疫情結束,晚上人們排起長隊進入酒吧慶祝!
(圖源:海峽時報)
衛生部長Lena Hallengren這樣解釋:
“它(新冠病毒)沒有結束,但就我們所知的快速變化和限制而言,疫情已經結束了。”
她補充說,新冠將不再被視爲社會危害,因此政府將取消剩余的限制措施,酒吧晚上也可以營業了。
瑞典大規模的免費檢測也將中止,哪怕是有症狀的感染者也不再會享受免費檢測,也就是不再強制檢測的意思了~
但其實這個決定有爭議,一些科學家進行了警告:
“我們應該多一點耐心,至少再等幾周”。
瑞典的醫院也存在壓力,目前大約有2200名新冠患者需要住院治療,這個數字與2021年春季的第三波疫情時差不多,昨天新報114例死亡。
而且瑞典從2月開始減少了並逐步停止免費測試,現在沒有人知道確切的病例數量。
*瑞典2月9日確診1萬8千多例,不包含沒檢測的人。 其實不檢測還有經濟考量,瑞典衛生局說大規模的檢測過于昂貴,在新政之前每周花費約5億瑞典克朗(7000萬新元)用于檢測。
總的來說,大規模檢測的“成本大于收益”,所以取消了~
除了瑞典,很多國家即使沒有官宣‘結束”,也基本回到了疫情前樣子
【英國】:當地時間1月27日起,英國正式取消大部分防疫限制,室內不再要求戴口罩,政府也不再要求人們居家辦公
【法國】:戶外口罩令于當地2月9日周三結束,在家工作將不再是強制性的,而是推薦的。
【丹麥】:從當地時間2月1日起取消全部新冠防疫限制措施。
【荷蘭】:酒吧、餐廳和電影院已經重新開放。
【捷克】:總理周三(2月2日)表示,該國政府已同意于本月結束對學校和公司實行的強制性新冠檢測。
【美國】:2月9日傳染病專家福奇,稱美國將“很快”結束國內防疫限制,有望在今年內摘口罩。
如果解封,新加坡可能這樣做
對比之下,新加坡也有點往瑞典靠近的意思,輕症檢測陽性在家康複,無需看醫生無需上報病例。
從部長和專家的話語中也似乎有要進一步開放的意思。
如果新加坡繼續開放,推測可能有這幾方面:
1)開放邊境
類似于澳洲最近的做法,只要接種過疫苗都可以入境而無需隔離。進一步開邊境對于新加坡的經濟效益較大。
例如,隔壁馬來西亞國家複蘇理事會就建議政府,最快3月1日全面開放邊境,到時所有符合條件的入境馬國者都不必隔離,但仍必須檢測冠病及遵守防疫條例。
如果馬來西亞真的這樣做,作爲國際樞紐的城市國家新加坡不會“落後”。
2)放寬社區防疫措施
這會是比較容易執行的,有可能取消5人一組的人數限制、允許更大規模的活動、或取消進出商場的掃碼和掃追蹤器。
感染規模達到一定程度,追蹤似乎也失去了意義。
3)摘掉口罩
根據這兩年新加坡的措施,口罩一直都是防疫的底線。
如果哪天新加坡像最近歐洲國家一樣,宣布不用戴口罩,那麽可能意味著疫情真的要結束了。
(圖源:SBS)
4)取消疫苗差異化措施
新加坡從去年爲了鼓勵更多人打疫苗,采取差異化措施,不打疫苗不能進商場、景點、餐廳。
但是目前新加坡的疫苗接種率已經達到了90%左右,最近增長緩慢。
換句話說,該打的都打了,剩下的人堅決不打也沒那麽容易說服。
到某個階段,疫苗差異化措施不再能起到督促人們打疫苗的作用,那麽這些限制可能會取消。
椰友們,你覺得新加坡會先從哪裏開始放寬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