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大醫院邱德拔—國大兒童醫療中心小兒傳染病科副顧問醫生廖敏夷說,據她觀察,比起德爾塔毒株,感染奧密克戎的兒童更常出現驚厥(fits)和哮吼(croup,即病毒感染導致氣管發炎和聲音沙啞)症狀,病情嚴重者甚至可能患上肺炎或腦部發炎等並發症。
她指出,一些確診兒童在康複數周後,出現冠病長期後遺症(long COVID)症狀,包括頭痛、胸口疼痛和肌肉酸痛。
住院確診童增兩倍
竹腳婦幼醫院兒科內科部門傳染病專科顧問醫生甘凱倩透露,相較去年12月,因冠病住院的兒童增加了至少兩倍,當中過半是不能接種疫苗的5歲以下幼童。
須住院的兒童一般有持續發燒症狀,可能因發燒出現驚厥,或因感染擴散到肺部需要輸氧。也有兒童染疫後,食欲不振,家長擔心孩子脫水而送院打點滴。
甘凱倩說,病情不嚴重的兒童平均住院兩到三天,除非他們不適合在家隔離。若持續發燒超過5天,或因呼吸困難需要輸氧,則可能須住上一周。
兒童感染冠病重症少
甘凱倩說,感染冠病重症的兒童非常少,但患有肥胖症及無法控制哮喘等慢性疾病的兒童,重症風險較高。患有腎病、腦性麻痹或免疫缺陷的兒童,也無法很好地對抗冠病。
“接種疫苗能降低兒童感染有症狀冠病以及因冠病住院的風險,也能保護家中的年長者和年幼弟妹。竹腳婦幼醫院有好些年幼病患,是被同住的家屬傳染而入院治療。”
甘凱倩理解,即使孩子症狀輕微,許多焦慮的家長仍到醫院急診部求醫,爲的是讓醫生評估,並建議下一步應該怎麽做,但這會導致候診時間更長。
她籲請家長在緊急時才帶孩子到急診部,例如呼吸急促、血氧飽和度低于95%、疲憊或過度嗜睡、食量比平時少了一半、持續發燒超過五天、因發燒出現驚厥等症狀。
廖敏夷補充,到國大醫院急診部求醫的兒童病患中,每10人只有一兩人須住院治療,其余的一般情況良好,可在家康複。她建議家長帶輕症兒童到社區裏的全科診所和兒科檢測中心,或嘗試遠程看診服務。
由奧密克戎變種毒株引起的這波冠病疫情,自去年12月暴發以來,截至上周三,新加坡已有約2萬7000名五歲至11歲兒童確診。
根據衛生部提供的數據,11歲及以下兒童,目前有57人住院治療,113人在冠病治療設施或護理設施康複。受訪兒科專家指出,這些住院兒童多數未接種疫苗或不能接種,重症兒童也比德爾塔疫情期間明顯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