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交友平台興起,新加坡有越來越多婚姻因線上出軌而觸礁。(示意圖)
作者 李國豪
科技使人便利,但往往也是把雙面刃。
近年來雨後春筍般湧現的交友平台即是實例。通過照片“交換了眼神”,看對眼就向右滑,不喜歡就向左滑。成功配對後,接下來是尋找浪漫長期發展還是一夜情,都只是彈指間的事。
對單身男女而言,這種便利讓他們有機會結識更多異性。但對已婚人士來說,卻無疑讓偷情和出軌變得更容易。
在Tinder交友平台上,看對眼就向右滑,不喜歡就向左滑。(互聯網)
據《今日報》報道,新加坡的婚姻輔導員及心理治療師坦言,冠病疫情暴發後,因另一半透過交友平台出軌而須接受輔導的夫妻,有增加的趨勢。
Grace輔導中心的心理學家Kirby Chua估計,這類案例在疫情暴發後,增長了一倍。
像病毒一樣到處都是
在其中一起個案中,一對30多歲夫妻就因男方約炮而導致婚姻觸礁。
據Kirby Chua陳述,該丈夫在交友平台“Tinder”設置的賬號被夫妻倆的一名友人偶然發現而東窗事發。
結果不挖則已,一挖驚人。原來丈夫一直持續用交友平台來約炮。
“這已成爲非常普遍的狀況,我對這類案例早已見怪不怪了。這類案例就像病毒一樣,到處都是,而且出軌方不一定就是男性。”
他說,在他經手的個案中,有五分之一是女方出軌,且年齡大多在30多歲。
他補充說,並非所有出軌者都是“肉體出軌”。有的可能只是純粹想聊天,或僅在線上維持戀愛關系。
有些人及早醒悟懸崖勒馬,沒有發展到“肉體出軌”的地步,但這些“精神出軌”已足以影響婚姻。
交友平台對一些已婚人士而言,就是找尋性刺激的“約炮神器”。(互聯網)
很方便且“沒什麽大不了”
專家分析,便利性及讓人缺乏愧疚感是透過交友平台出軌頻率增多的主因。
除了定位明確的交友平台,一些通訊軟件如微信和Telegram也提供人們隨機勾搭陌生人的機會。部分甚至還提供限時銷毀信息的功能,讓外遇變得神出鬼沒,無迹可尋。
蘇菲亞健康診所(Sofia Wellness Clinic)首席輔導員兼心理治療師Sophia Goh引述過去的研究稱,在交友平台和其他線上平台問世前,就已有研究證明,經常外出旅行的人,由于容易偷吃,更有可能發生婚外情。
Reach輔導服務(Reach Counselling Service)負責人Ronald Lim也持類似觀點。
他指出,由于線上出軌難以被抓包,因此對婚姻不滿,想尋找刺激的人們更容易抵不住誘惑。
交友平台是不少時下男女結識異性的管道。(互聯網)
另一方面,由于和傳統社交模式有所區別,線上出軌也給了當事人一種“這沒什麽大不了”的道德疏離感。
Kirby Chua表示:
“有些人會覺得他們只是在交友平台上外遇,這種行徑不是出軌……進而在心理層面上淡化自己的所作所爲。”
交友平台上的也有意無意將婚外情诠釋成可被接受的行爲,進一步推波助瀾。
Eros Coaching的臨床性學專家李慧珍博士(Dr Martha Tara Lee)就表示,一些交友平台根本不避諱把出軌“正常化”,將其塑造成只是一種供人們選擇的生活方式。
疫情下,不少人失去以往舒壓和解悶的渠道,例如旅行或到酒吧喝酒。這也是爲何過去兩年,人們頻頻透過交友平台尋找情緒出口的原因之一。
不少出軌者因爲只是在交友平台上“玩玩而已”而缺乏愧疚感。(互聯網)
爲愛情保鮮才是上上策
無論如何,受訪專家都同意,交友平台只是推手。
即使限制和規範交友平台的使用,也無法阻止出軌行爲。想要出軌的人,總會找到方法。
要挽救婚姻,還是得直面問題的本質。
李慧珍博士指出,許多人出軌不純粹是爲了刺激,而是因爲伴侶無法給予自己需要的關注,不少人沒有意識到婚姻是必須花心思經營的。
“他們應該嘗試爲愛情保鮮,而不是選擇置之不理。”
建立夫妻間的互信關系,改善雙向溝通及維持兩人之間的浪漫,才是阻止出軌行爲的上上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