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壞深重的金融危機爆發多年之後,美國人依然正處於一種深深的不自信心理之中。2014年的一次皮尤調查發現,只有28%的美國人認為他們的國家依然「獨占鰲頭」,而2011年的數據是38%。與此同時,目睹充斥於2016年美國大選中的激烈傾軋與低級的人身攻擊,以及美國社會的裂痕,世界各地關於美國即將衰落的預言也紛紛而起。
根據經濟學家的預測,中國的經濟總量有望在本世紀中葉趕上並超過美國。雖然在很多人眼裡這意味著中國崛起和美國衰落,但是經濟從來不是美國維持全球霸權的唯一支柱。
總體來說,強大的自身實力作為基礎,國內製度和國際機製作為保障,再加上靈活的外交,共同造就了美國的全球性大國地位。換言之,只要美國維持霸主的支柱不變,美國的霸主地位就不會改變。
1、國內政治社會秩序的穩定
穩定的國內政治是美國霸權得以確立和延續的基石。美國幾乎是世界上政局最穩定的國家,自19世紀後期確立世界經濟第一的地位以來,美國國內未發生政變、革命或者是其他形式的嚴重內亂。
制度主義的視角
美國擁有一套完善的政治法律制度。美國憲法確立的三權分立的政治原則,立法權、行政權、司法權彼此獨立又相互制約,形成既分工又牽制的政治運行制度。
地緣政治的角度
美國得天獨厚的地緣條件也從客觀上保證了其擁有相對穩定的地緣政治環境。身處廣闊的美洲大陸,東西有大洋阻隔,南北僅有加拿大與墨西哥等少數鄰國,周邊關係簡單,不似處於亞歐大陸上的國家往往大國環伺,各國競爭激烈,關係複雜;幅員遼闊,物產豐富,進可攻退可守。
2、強大的經濟實力
生產方面
經過第二次工業革命的推動以及二戰後全球分工新格局的形成,美國的優勢產品廣布於各個產業部門。跨國公司將全球的優勢資源集中組織,加以利用,將產品研發、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的環節放在美國國內,而將資源密集、勞動力密集、低科技含量、低附加值的環節置於發展中國家。
貿易方面
美國一直重視海外貿易的拓展。當美國產品不具有全球優勢時,美國在全球範圍內更多推行的是「公平貿易」。其主張的貿易規則絕不僅僅是完全的自由貿易,自由的程度、自由的範圍都是緊緊與自身優勢產業掛鉤的。利用其對國際制度的主導作用,在國際貿易規則制定時更多的反映自身利益訴求,將對其有利的規則偏好以制度、組織的形式固化下來。
金融方面
美元作為世界主導性貨幣,是國際貿易中使用的第一大貨幣。布雷頓森林體系雖已瓦解,但建立起來的世界經濟金融體系仍然運行著。並且美國國內金融市場活躍,對外投資和吸引外資的能力都很強,這就將世界經濟牢牢控制在以美國為中心的範圍內。
3、軍事力量的保障
單從軍費開支來看,美國長期以來都是全球軍費開支總量和人均最高的國家。即使面臨經濟危機和財政困難,美國也從未真正減少過國防開支,而是一直以縮減剩餘力量、調整軍種間資源分配作為手段。
儘管新興國家奮起直追,並在部分領域取得了能與美軍抗衡的能力,或者在某種程度上形成戰略均勢,但此類能力多數屬於非對稱戰爭環境下的局部優勢。從軍事科技水平以及綜合作戰能力來看,美國在全方位戰爭中仍占有壓倒性優勢。從全球軍力部署來看,美國在全球各區域都有戰略部署,尤其是海上戰略通道和對其有重大利益地區,擁有極強的遠程部署能力與經驗。
4、國際制度建設
美國在確立起全球霸主地位之後,就開始著力於在全球範圍內建立以美國為中心的霸權制度體系,例如政治及綜合方面的聯合國(UN),金融領域的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等。各問題領域、各層面的國際制度與機制交織交錯,形成複雜的問題網絡,而主導國家在其中的影響力可以橫向或縱向進行擴展。
在很大程度上,全球主導能力就是全球議程設定能力,憑藉其在全球制度體系當中的主導地位,美國實現了對全球議題的主導。但是值得注意的是,美國主導的全球制度網絡並不是只有美國一個國家獲益,許多國家分享了制度紅利,利用國際制度發展自身力量,壯大自身的影響力。
在美國的實力相對下滑的時候,制度對美國全球地位的作用體現得更為明顯。在美國的所有能力當中,經濟能力是相對衰弱最快的能力。但是,美國對於全球經濟的治理能力並沒有顯著下滑。究其根本,美國可以通過世界貿易組織、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世界銀行等全球經濟機制,對其他經濟體及全球經濟施加影響。
5、限制競爭對手
美國時刻警惕可能的挑戰者,尤其是處於世界第二位置的國家,並採取一切可能的方式來壓制第二大國家的發展。
值得注意的是,首先,美國是按照實力為唯一標準來鎖定第二國家的,不管位居第二的國家是所謂的民主國家,例如日本,還是意識形態不同的國家,比如蘇聯。當第二位國家的實力和美國的位置愈發接近,美國的打壓手段就愈發有力。
用以打壓的手段是全方位、綜合性的,包含政治、經濟、軍事、外交和意識形態、政治話語權等等。打壓到極致,美國甚至以誘發目標國的國內政治動亂為突破口。並且,這種實力可能是綜合國力,也可能僅僅是某一方面的實力,如經濟實力或軍事實力。
6、吸引全球人才
吸引全球人才,確保美國處於全球人才競爭的絕對優勢地位,掌握文化、知識觀念的話語權,也是美國能夠維持其大國地位的重要因素。與其他國家相比,美國延攬人才的獨特優勢有三。
移民文化
文化上先天的包容傳統,對外來移民高度包容,使美國成為名副其實的民族大熔爐。這又形成良性循環,不同種族的人都能在此找到歸屬感,更增加了美國對人才的吸引力。
熔爐效應
不管何種移民,一旦進入到美國之後,都會被美國已經存在的民族熔爐效應所影響,自身民族特性或者國家特性會日益減弱,變得更為像美國人,按照美國人的思維行事,維護美國的國家利益。
群聚效應
科技的發展靠人才,反過來,發達的科技文化水平也會吸引人才。美國在高科技、信息產業等領域處於絕對的優勢地位,占據全球的技術高地,這會對企業和人才形成群聚效應,吸引更多的高新技術企業和人才前來美國安家落戶。
總體而言,美國的全球性大國地位是穩定的,並不能把某一時期某方面實力的降低作為美國霸權衰落的標誌、「霸權的終結」,同樣也不能將某個國家單個實力的短期上升就視為新霸主的崛起。
如果中國錯誤地形成美國必然衰落的觀念,就可能表露出過於激進的姿態,採取過於冒險的行動,這反過來又會刺激美國採取行動來遏制中國。而且要意識到,中美關係並不是一種零和博弈,無論是美國還是中國,都沒有對對方構成現實威脅。與競爭相比,雙方都將從合作中獲益更多。即使兩國的「軟實力」,也不存在此消彼長的關係。中美兩國擁有著越來越廣泛的共同利益,中美之間合作的需要遠遠大於分歧,在很多方面中美雙方已經是利益交融。所以我們應該做的是齊心合力,不斷做大共同利益的蛋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