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名城,四川會理。
會理是中國石榴之鄉,古城1992年被列爲四川省級曆史文化名城;2011年被列爲全國第118個國家曆史文化名城;也是當時涼山州唯一的國家曆史文化名城;2015年12月,會理古城被評定爲國家4A級旅遊景區,成了重點保護對象。
會理古城曆史悠久,追溯曆史,據考古發現,距今4000多年前就有人類在此開拓生息。而可考證的曆史資料記載古城始于明朝初期修建,自明洪武31年(1398年)修城牆、建城門。古城的南北狹長,東西較窄,形如一艘揚帆遠行的航船,所以古城又稱爲“船城”。
古城南北長1770米,東西寬920米,總面積爲25萬平方米。古城以鍾鼓樓爲中心,是南、北、東、西的交彙處。南邊爲南街和下南街兩段;北邊爲北街及北關可穿城而過,並以此爲主軸線依次展開;東邊爲東街、西邊爲西街、北門城樓外的北關交叉口爲東關和西關;共由四街3關23巷的路網構成了古城的主幹交通體系,整個古城的主幹道與街巷的相互補充,構成了四通八達的街巷空間。
會理古城青石鋪道,從北關至南街、從東關至西關、東街至西街的主要街道從古至今兩側房屋都多爲店鋪,房高在5米左右,清一色的瓦屋頂,寬出檐,木裝的活動門板,面漆栗紅色,店鋪都懸挂有字號的橫匾,風格各異,懸挂的燈籠、彩旗,形成了一道亮麗風景,極富古老的民俗文化。
兒時記憶的古城,童年時代,南門口還有兩個約5米多高磚砌的城牆垛,往兩邊延伸的是高矮不一殘缺的古城牆,經常會約上小夥伴爬上城牆去玩,偶爾看到有人去撬城牆上的磚搬走;印象最深的是有一個姓孫的在城牆上挖土,用模具做土基(磚、用來砌牆修房),看他將土挖下來,用鍘刀把谷草鍘成節,撒在土上,澆上水,用腳在裏面來回踩踏,然後一個一個做;因爲這個人臉上有些麻子,人家稱他“孫麻子”,而他常用谷草拴上兩只手表戴在高高挽起褲腳的腿上。幾年下來,老孫掙了一筆錢,而城牆的土被他消耗掉了一大段。
記憶較深的還有西街口往兩頭延伸有幾段殘缺的城牆,城牆邊有一條可過架架車的道路;鍾鼓樓上邊有個大禮堂,縣上重大的活動、會議等都在那裏展開,後來改爲了電影院,那裏是當時的中心,我們常到那裏玩,再後來被失火燒毀了;小瀛洲的塘裏養了很多魚,小夥伴們常一起去看。
古城還有科甲巷、金江書院、北門樓、鍾鼓樓、小瀛洲等名勝是抹不掉的記憶。鍾鼓樓是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由會理知州羅國珠主持修建的至乾隆年間續修完工,鹹豐10年(1860年)毀于兵燹。同治末年又重修,因層樓淩雲,氣勢壯觀,又稱淩霄樓。而今,鍾鼓樓仍是古城的中心,每天都在仿照古代的禮儀舉行晨鍾暮鼓儀式。
古城經過幾百年的風風雨雨洗禮,古城牆伴隨著城市的發展、擴建大部分已被拆除,但古城的基本格局依然保存完整,這是會理一代代人堅持傳承保護的成果,是會理人民的驕傲。
改革開放以來,會理城市建設步伐加快,往古城的東區擴了近1000米,北邊和南邊分別延伸了3000、4000米,城市規模範圍成幾倍增長,城市面貌大大改善,但古城區仍然是會理人民活動的中心,這是難以改變的了。
會理古城,伴我成長,伴我工作和生活,伴我今生,我愛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