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大改革
新加坡學前課程框架再做更新
教育部將增加初院DSA計劃學額至20%
教育部將試行單元化第三語文課程
所有中小學年中考明年取消
2024年起,教育部將取消中學B級別母語科目
科目編班全面計劃將擴展至目前只有快捷課程的三所學校
教育部將探討提高同屆生終身大學就讀率
加強和改造高等教育和培訓生態系統
教育部將在西部爲多重殘疾學生成立新的特需學校
新加坡學前課程框架再做更新
教育部將在今年底更新“培育幼兒:新加坡學前課程框架”,強化學前教育的教學工作。
框架經調整後,學前教育教師將通過遊戲和互動,更注重向4到6歲的學前孩童灌輸價值觀、關注他們的社交和情感發展,以及培養積極學習的態度,讓孩子能夠全面發展。
教育部、幼兒培育署和國立幼兒培育教育學院將在明年爲學前教師提供相關培訓。
教育部將增加初院DSA計劃學額至20%
教育部將從今年的初級學院直接招生計劃(DSA)活動開始,把政府及政府輔助初院的非直通車課程入學名額從10%增加到20%。
教育部長陳振說,此舉認可了學生在學術成績以外的其他優點,讓更多學生通過直接招生計劃入學。
從今年開始,教育部把政府及政府輔助初院的非直通車課程入學名額從10%增加到20%,讓更多學生通過直接招生計劃入學。
這12所政府輔助初院包括:
安德遜實龍崗初級學院
英華初級學院
公教初級學院
諾雅初級學院
裕廊先驅初級學院
國家初級學院
南洋初級學院
聖安德烈初級學院
淡濱尼美廉初級學院
淡馬錫初級學院
維多利亞初級學院
義順星爍初級學院
另一方面,教育部將降低理工學院預科班的入學門檻,讓更多普通源流學生報讀。
目前,預科班按英文、數學、相關科目、以及成績最佳的兩個科目的積分爲入學標准。
2024學年起,兩個最佳科目的積分將從3降低到4。不過,總積分的入學標准則維持不變,總分12分或以下的學生可報讀課程。
預計每年將有另外200名學生受惠。目前,教育部每年大約接獲1600份申請,當中大約1500人被錄取。
當局也正檢討高等學府的入學標准,並在2028年的招生計劃前,全面落實相關調整。
教育部將試行單元化第三語文課程
教育部將試行單元化第三語文課程(Modular Third Language Programme),萊佛士書院也將在明年成立本地第四個中學馬來文語文特選課程中心。
TVRrMExqSXpNeTQ1TXk0eE1qWT0=
教育部長陳振聲說,試行單元化第三語文課程可讓更多的中學生能夠學習新的語言,探索其他文化。
教育部將與合作夥伴合作,從現有的一到兩種第三語文課程中開展這項試驗性計劃。
試點計劃
有興趣和能力的學生將以可疊加單元的形式,學習現有的第三語文之一。學生可以從任何起點開始,並可選擇在每個學期開始時學習一個學習單元,並在整個中學階段加深對這門第三語文的掌握,在完成所有單元後獲取證書。
此外,陳振聲也指出,在萊佛士書院成立中學馬來文語文特選課程中心,能讓更多學生接觸到這項課程,其他學校的學生也可以參加該課程。
教育部的資料顯示,目前有三個中學馬來文語文特選課程中心。
分別設在:
武吉班讓政府中學
丹絨加東中學
安德遜中學
當局也希望每所學校都能建立海外合作關系。這有利于更多的學生交流活動,使學生開闊眼界,了解不同的文化。本地約有三分之二的學校已經與海外學校建立了夥伴關系。
明年所有中小學的年中考試將被取消
教育部長陳振聲表示,這麽做將爲所有學生騰出更多時間進行自主學習和發展21世紀技能。
根據教育部提供的資料,目前有超過三分之一的中學已經主動取消中二年中考試,每14間小學當中也有大約一間主動取消小四年中考試。
01 案例:華義中學
華義中學就分別在2019年和2020年,取消了中一至中三以及中四至中五的年中考試,改以舉辦爲期一周學習嘉年華(Learning Festival),讓學生參與拼寫比賽、華義達人秀等活動。
數學部主任黎砡伻表示,這些活動涵蓋學生在身心、認知、社會情感、領導力各領域的發展,也培養他們對文化和美學的鑒賞力。
在學習嘉年華期間,學生還可根據興趣選擇學習一項技能,比如外語、樂器或舞蹈、烘焙等。黎砡伻認爲,最重要的是,學生們對自己的選擇感興趣,進而給他們帶來學習的樂趣。
她說:“我們驚喜地發現,這不僅不會妨礙學生的學習,反而提升了他們的學習體驗,也增強了老師們教學的質量。”
教育部表示
取消年中考將能讓教師騰出更多上課時間,使用更多樣化和更有吸引力的教學法,促進學生主動學習,並發展創造性思維、適應性和跨文化技能等21世紀技能。
02 案例:先鋒小學
同樣自2019年起取消小一至小五的年中考試的先鋒小學(Frontier Primary School)副校長曾佩詩就表示,取消年中考利大于弊。
她說,所騰出的兩周左右的課堂時間可用于加強學校的應用學習項目、終身學習項目,以及小三至小五的跨學科專題作業項目。這讓學生的學習更加充實,校園生活更多姿多彩。
以跨學科專題作業項目爲例,小三學生會扮演“小小溝通者”(Young Communicator)的角色,化身成小記者,通過訪問父母,了解節約用水的方法,再進入小組討論,最後制作海報,並和同班同學分享。
母語部主任林真妮指出,跨學科專題作業項目有助于培養學生的思維模式。“對我們(大人)來說,可能思考能力或者是思維是我們工作上的一部分,可是對小學生來講,(是)需要教的,是要教他們怎樣進一步去探究,怎樣進一步去思考一些問題。”
她說,教師會在過程中賦予學生一些技能或者思維模式,訓練他們發揮想像力與創造力來完成任務。
教育部表示
若校方已准備就緒,可選擇在今年取消部分或所有年級的年中考試。這將爲每個年級的教師騰出三周左右的上課時間,讓他們使用更多樣化和更有吸引力的教學法,促進學生主動學習,並發展創造性思維、適應性和跨文化技能等21世紀技能。
校方將繼續進行一系列的評估,其中可能包括每學期的計分測驗,以評估學生的學習進度,並平衡年終考試的比重。校方也將繼續通過定期作業,爲學生提供反饋和指導。
此外,當局也正在檢討整個教育系統的課程內容和評估要求。任何一個標准的課程都必然無法滿足學生的不同學習需求和能力,因此必須有一系列的選擇來滿足學生的不同能力和需求。教師也必須有能力從中篩選,並進行定制。
“這些舉措旨在實現文化上的轉變,讓我們的學生在自發動力和未來相關性(future relevance)的驅動下,全面學習和掌握技能,並減少因與他人比較而産生的擔憂。”
後年起,教育部將取消中學B級別母語科目
教育部長陳振聲說,母語較弱的學生可根據能力選擇修讀G1或G2水平的母語。G1水平注重口語交流,G2則著重培養學生的語言能力。他們在掌握一定水平後,也能選擇程度更深的母語。
另外,在新制度下,中學高年級學生將能根據興趣和強項靈活選修高數、美術、設計與科技等科目。
到時候,所有科目都將按水平分成G1、G2和G3,程度依次相等于目前的普通工藝、普通學術和快捷源流水平,學生可以根據能力修讀適合自己水平的科目。
中一學生一般會根據小六會考成績,修讀相應水平的課程,如果符合條件,他們可選修程度更深的科目。到了中二,學生也可根據程度選修更高或普通水平的人文科目。
教育部將在今年稍遲時候公布更多有關科目編班制的細節。
科目編班全面計劃將擴展至目前只有快捷課程的三所學校
從2024年起,教育部將把科目編班全面計劃擴展到目前只提供快捷課程的三所學校。
三所學校分別是:
克信女中(Crescent Girls’ School)
丹絨加東中學(Tanjong Katong Secondary School)
丹絨加東女校(Tanjong Katong Girls’ School)
陳振聲表示,擴展科目編班到這三所學校使校方可以招收更多不同程度的學生,包括主要修讀G2科目的學生,學生也能從這些不同的課程中受惠。
根據教育部提供的資料,這三所學校到時將招收修讀G2課程爲主的中一學生,讓他們在混合級任班內,通過提供G2或G3課程,將他們的學習定制化。G2和G3課程程度相等于目前的普通學術和快捷源流水平。
明年
約90所學校,也就是超過三分之二的中學,將實施科目編班全面計劃,當中包括今年加入計劃的31所中學,其余學校則將在後年加入。
教育部將探討提高同屆生終身大學就讀率
教育部將探討提高同屆生終身大學就讀率的可能性,爲民衆提供更多提升技能的機會。
“學校的教育部”須成爲“人生的教育部”
教育部長陳振聲表示,當局將采取終身學習的思路,爲不同背景的所有民衆在人生的每個階段提供支持,讓他們達到最高潛能,部長表示,教育制度是社會契約的重要支柱,“學校的教育部”(MOE for schools),必須成爲“人生的教育部”(MOE for life)。
教育部長陳振聲說,在未來經濟中,員工和公司將面臨更大的幹擾和更快的技能淘汰。那些擁有相關技能並能利用新科技的人將得益最多。
他表示,我們需要在終身不斷學習上認真加緊努力。當局將通過對技能更新的重大投資,支援國人實現職業韌性(career resilience)和就業流動性(job mobility)。這與當局在新加坡年輕人身上投下的初入職資格的投資同樣重要,這也將成爲同國人簽訂的社會契約的一個重要支柱,那就是“我們對每個新加坡人的投資不僅僅是在學校,而是在整個人生中。”
根據教育部提供的資料,同屆生終身大學就讀率指的是獲得教育部資助的學位課程名額的學生比例。目前的CPR在50%左右,其中40%是爲初級學院和理工學院的應屆畢業生提供的,剩余10%是爲在職成年人提供的名額。
陳振聲指出,隨著越來越多的人傾向于將工作和學習穿插在整個人生中,我們應該把重點放在確保民衆能根據自己的需要和願望不斷提升技能。這與當局在經濟轉型方面的主要努力相吻合。
同屆生終生就讀
提高同屆生終身大學就讀率,將爲在職成年人提供更多機會,讓他們在人生的適當階段考獲學位,並支持我國經濟的關鍵增長領域。
加強和改造高等教育和培訓生態系統
教育部長陳振聲表示,我們必須加強和改造高等教育和培訓的生態系統,以讓每一位民衆都能終身學習,不斷掌握新技能。
教育部長陳振聲說:“我們必須全面審視成人學習者的可獲取和所需的不同類型支援,以幫助每個新加坡人通過終生更新技能來提高他們的職業韌性。爲了支持這些努力,我們需要加強和改造新加坡的高等教育和培訓生態系統。”
陳振聲透露,教育部、貿工部、人力部和財政部正在探討如何爲需要接受再培訓的40到50歲的民衆,提供結構性支持。
他表示,當局將加快培訓的轉型,以更好地滿足成人學習者的需求,並利用科技讓每個人都能隨時隨地按照自己的節奏學習。
當局也將通過同公司、貿易協會和商會,以及公會建立新的夥伴關系,改進接觸這些學習者的方式,支持他們在追求職業目標時提升技能。
實現條件
要實現這些目標,高等學府、培訓機構和雇主都扮演著重要角色。其中,高等學府必須爲國人提供終身學習的機會。
成人學習者人數預計會進一步增加
新加坡高等學府培訓的成人學習者已從2018年的約16萬5000人增加到2020年的34萬5000人,人數增長超過一倍,而這個人數預計還會進一步增加。爲了滿足更多不同的成人學習者,高等學府需更新其課程。
陳振聲說,這意味著要改進教學法,或者說成人教育要利用科技使學習變得容易實現,變得簡單易行,並在他們現有的技能基礎上進行學習。
成人學習
新躍社科大學的靈活、單元化和應用課程,加上在線課程,就很好地滿足了成人學習者的需求。而新加坡理工大學全新的以技能爲基礎的職場學習途徑(Competency-Based Workplace Learning Pathway)則把學生之前工作所累積的技能也算入學分中,把大學帶入職場。
高等學府可通過三方面同行業保持聯系
陳振聲表示,我們也必須加強鞏固高等學府和行業之間的關系,行業和勞動隊伍轉型必須齊頭並進。
高等學府可通過三方面同行業保持聯系,這包括:提供更多職場學習機會、確保師資掌握與行業相關的知識和能力,以及共同展開研發與創新項目。
教育部政務部長孫雪玲也表示,當局將努力加強我國的教育體系,爲學生奠定堅實基礎,同時激發好奇心,以推動他們終身學習。
“在學校裏,我們會協助學生發掘各自的優點,培養面向未來的能力,同時具備愛國意識。校外,我們提供了一個完善的生態體系,讓他們投入延續教育和培訓。我們將從每年給三萬到四萬名學生提供培訓,擴展到每年爲三十萬到四十萬名員工‘重新裝備’。”
教育部爲多重殘疾學生成立新的特需學校
教育部將同新加坡腦性麻痹聯盟合作,在西部爲患有多重殘疾的學生成立新學校。
這將是新加坡第二所專爲多重殘疾學生設立的公立特需學校,第一所設在巴西立。學校將招收年齡7到18歲,患有至少兩種殘疾,且可能有健康問題的學生。
學校目標
學校提供的課程內容著重培養學生的生活技能和獨立能力,同時教導學生掌握職業技能。
新學校將招收在感官、認知或肢體方面,面對至少兩種障礙的少年,並爲有中度到高度支持需求的人提供計劃,確保他們掌握技能,今後能獨立生活。教育部也將持續擴大特需教育教師隊伍。
另外,教育部政務部長孫雪玲說,當局早前宣布爲自閉症孩童設立三所公立特需學校。其中,聖安德烈博育學校已在今年1月投入運作。學校的永久校舍將設在南華中學旁邊,可錄取500名小學生,以及350名中學或職業教育學生。
目前,共有22所特需學校。
來源:8世界
P.S 如果有新加坡留學申請的相關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