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新加坡貿工部長顔金勇在參與國會撥款委員會有關2030年新加坡綠色發展藍圖的辯論時宣布了計劃在裕廊島成立可持續發展新機構,並指出新加坡在推動去碳化的同時,也有許多令人振奮的新經濟機會,例如綠色融資和碳服務與碳信用市場。
目前,新加坡本地有超過70家機構提供碳服務,是東南亞最多相關服務供應商的地區。根據國家氣候變化秘書處 (National Climate Change Secretariat) 的數據,工業排放約占新加坡溫室氣體總排放量的60%。這些排放包括二氧化碳等氣體,是由燃燒化石燃料等人類活動釋放的。這些氣體在大氣中積聚,像毯子一樣在地球上捕獲熱量。額外的熱量導致地球系統做出反應,導致冰蓋融化,天氣模式改變,極端天氣事件更加頻繁。而在裕廊島計劃成立的新研究機構,將專注于研究如何減少工業部門的碳足迹並實現可持續發展。
A*Star將協助組建可持續發展研究所
新加坡化學、能源和環境可持續發展研究所 (The Institute of Sustainability for Chemicals, Energy and Environment 以下簡稱 ISCE2) 將由美國科學、技術和研究機構 (Agency for Science, Technology and Research 以下簡稱 A*Star) 組織成立。ISCE2將推進碳捕獲和利用、低碳氫、碳生命周期核算和合成生物學等領域的研究,爲替代綠色材料、産品和工藝鋪平道路,以支持新加坡的可持續發展議程。該研究所將繼續與學術界、公共機構和行業合作,爲新加坡的氣候變化目標做出貢獻。
A*Star表示,新研究所的三個重點領域,爲開發對環境無害的産品,例如那些生物可降解的或由易于回收的材料制成的産品。同時,研究如何改進工業過程,使其更有效和更少浪費。這種改進的過程可以幫助制藥生産更加可持續。此外還有脫碳這一目標,即減少或消除進入大氣層的導致全球變暖的排放。這可以通過碳捕獲、利用和儲存技術來實現,這些技術正在吸引全世界的研究關注。A*Star與工業合作夥伴和其他政府機構 (如工業開發商JTC和經濟發展局) 合作,早些時候宣布,它正在研究和計劃在裕廊島開發一個碳捕獲和利用轉化試驗台。這是爲了加快産業采用新興的碳捕獲和利用技術,作爲裕廊島轉型爲可持續能源和化學品園區 (Energy & Chemicals (E&C) park) 的一部分。
研究所的設立意義深遠
新加坡的能源需求主要依賴天然氣。新加坡環境部計劃試圖擺脫對化石燃料依賴,克服挑戰、抓住機遇。顔部長表示,新加坡能源部將通過提高發電廠的效率,從其他地方進口可再生能源,以及尋找利用太陽能的新方法來努力減少發電産生的排放。雖然太陽能是新加坡最可行的可再生能源形式,但由于建築物的遮陽和大型太陽能農場缺乏空間,新加坡的高度建築景觀使得吸收陽光變得困難。
根據《2030年新加坡綠色計劃》,新加坡爲實現可持續未來制定了綠色目標的藍圖——新加坡希望未來裕廊島可轉變爲一個可持續能源和化學品園區。因此,新成立的ISCE2研究所將有助于加強新加坡在低碳技術和解決方案研發方面的協同效應。而新研究所是對其前化學與工程科學研究所的重組,該研究所專注于有機和生物分子化學以及過程研究和開發等。這些優勢將與A*Star材料研究與工程研究所在可持續聚合物材料方面的核心能力,以及A*Star其他研究所的氣候變化建模和模擬能力相結合。A*Star已經在技術方面建立了許多對可持續未來非常重要的深層能力,現在正有意將這些技術結合在一起,以支持新加坡的可持續發展目標。A*Star執行長弗雷德裏克•周 (Frederick Chew) 補充道:“充分利用科學、技術和工程技術,將是新加坡實現淨零排放的關鍵。”
碳服務和碳信用市場是綠色經濟新增長領域
新加坡計劃在綠色經濟、綠色金融、碳排放服務和可持續旅遊等領域抓住機遇。在會議中顔部長表示,新加坡政府將繼續與私人企業及其他國家合作,開發高素質的碳信用項目。這些碳信用額度(Carbon Credit)可以通過新加坡的平台進行交易,也可以給企業或政府用來實現減排目標。他指出,去碳化和新的經濟機會是可持續發展的一體兩面。例如,公司需要融資來支持他們的可持續發展投資,進而促成綠色融資增長。另一個機會是在碳服務和碳信用市場。顔部長強調,企業甚至國家都希望通過交易碳信用額度來抵消碳排放,實現氣候目標。這將刺激有關方面的需求,例如監測、報告和查核(MRV)服務,並爲本地專業服務領域創造優質的工作機會。
作爲《2030年新加坡綠色計劃》的一部分,新加坡計劃將在裕廊島上設立可持續發展研究所,以用于創新和低碳解決方案的開發,同時也是提高新加坡在綠色經濟中的競爭優勢和促進能源轉型的關鍵。裕廊島轉型爲可持續能源和化學品園區不僅表明了新加坡建設行業可持續發展的長期願景和目標,同時也體現了政府和相關機構支持這一轉型的關鍵舉措和推動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