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聯邦儲備局上周宣布加息,但一些經濟師認爲當局行動太緩慢且立場仍不明確,可能不足以控制通貨膨脹。
爲期四天的瑞信亞洲投資論壇昨天在線上開跑,首場討論會以“通脹結束近零利率政策後何去何從”爲主題,邀請安聯首席經濟顧問埃裏安(Mohamed El-Erian)、斯坦福大學經濟學教授泰勒(John B Taylor),以及瑞信首席中國經濟師王一探討通脹居高不下的問題。
針對推高通脹的因素,泰勒指出,聯儲局的貨幣政策是其中一個關鍵原因。他說:“美國聯儲局似乎落後于形勢變化,我認爲當局應該更早調整政策……它們發表了一些安撫市場的聲明,但我覺得現階段還是不足夠,若有更加深思熟慮的舉動對全球經濟會比較好。”
聯儲局上周決定加息25個基點,並暗示今年內可能有多六次加息。這是2018年來的首次加息。曾在小布什政府擔任主管國際事務的財政部副部長的泰勒認爲,聯儲局應該把利率逐步調高至4%到5%。他指出,面對冠病疫情帶來的沖擊,聯儲局的立場應該更加明確,盡管它進行一些調整,但關于下一步行動的討論卻不多。
埃裏安則認爲,供應中斷情況包括人力和船運短缺,以及人們對通脹的預期,也是導致問題加劇的原因。在這些因素的推動下,通脹急速上升,這影響了市場的反應,促使人們調整工資和價格,致使通脹進一步升溫。此外,俄羅斯攻打烏克蘭更是讓這個問題惡化。
他說,聯儲局也許無法解決船運和供應鏈中斷等問題,但它們可更快采取行動,阻止讓通脹持續下去的第二或第三層效應。
至于聯儲局爲何行動緩慢,埃裏安指出,這可能是當局擔心在局勢不穩定之際調整利率會導致經濟大幅度放緩,或是給金融市場帶來波動。
另一方面,參與這場討論會的專家也關注各國經濟制裁俄羅斯對中國的影響。王一指出,這次的對俄制裁行動可能讓中國感受到讓人民幣國際化的急迫性,以建立對沖風險的機制,防止未來陷入像俄羅斯的處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