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多名在任報人及前報人將對五六十名老報人進行口述曆史訪問,讓受訪者從個人參與的角度,深度分享關于新加坡華文報業發展的大曆史,以及報館各個部門的工作面貌,以填補華文報業史記錄上的不足。
從《南洋商報》的曆史算起,《聯合早報》明年將邁向創報100周年,在展望未來的同時,《聯合早報》開展一項記錄華文報業的口述曆史項目。
這個項目將由40多名在任報人及前報人對五六十名老報人進行口述曆史訪問,讓受訪者從個人參與的角度,深度分享關于新加坡華文報業發展的大曆史,以及報館各個部門的工作面貌,以填補華文報業史記錄上的不足。
訪問的對象是年齡介于60歲至90歲的退休報人,由報館同仁及老報人推薦。受訪者涵蓋編輯、記者、攝影、美術、財政、人事、文産,以及行政等各個部門。
口述曆史項目負責人、《思想中國》主編周雁冰說:“我們主要希望呈現出來的采訪內容,能夠反映早報工作的方方面面。但是這個名單還是不完整的。我們歡迎前報人或老報人來推薦他們認爲必須受訪的人選,甚至毛遂自薦。”
《聯合早報》的曆史可追溯到1923年創立的《南洋商報》和1929年創立的《星洲日報》,目前對于本地華文報業曆史的資料並不多,國家檔案館華文報人口述曆史的部分,僅收錄約16名華文報人的訪問,無法完整還原我國華文報曆史的輪廓與發展。
李慧玲:華文報業發展
是華人世界曆史一部分
新報業媒體華文媒體集團社長李慧玲說:“爲華文報留下口述曆史資料,是我多年來都想做的事。整個華文報業的發展,與世界的形勢,與新加坡的社會息息相關,這不只是《聯合早報》的曆史,是新加坡華社曆史的一部分,也是新加坡曆史的一部分。同時,這也是華人世界曆史的一部分。”
李慧玲表示,很多同事在得知該項目後主動報名加入訪問團隊,一些離任和退休同事也答應助力,令她感到振奮。
記者盧淩之因爲對華文報業史和老報人的經曆感興趣而加入這個項目。
她說:“作爲年輕一代的華文報記者,沒有經曆過老報人那段競爭激烈又精彩紛呈的報業時期,我希望通過這個機會系統性地記錄那些有趣的故事,從小的個人角度去看大的華文報業變遷,在拓寬自己視野的同時,也爲華文報人多留下些記憶。”
周雁冰表示,整個項目是一項很大的挑戰。她說:“我們的訪員很多都相當年輕,是在職的新聞從業員。他們不少人對報館的曆史其實並不熟悉。另一方面,我們媒體工作者雖然習慣做采訪工作,口述曆史的訪問過程、工作程序和媒體采訪還是有它的區別,因此我們必須了解並改變我們的作業方式。”
爲此,籌委已舉辦兩場分享會,一場由李慧玲向大家講述本地華文報業的曆史。另一場于昨日舉行,由國家檔案館口述曆史中心助理館長蔡志遠爲訪員們進行口述曆史的培訓與答疑解惑。
這個口述曆史項目的文字與音頻將以網站形式呈現,預計于明年9月配合早報百年慶祝活動與公衆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