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省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
中醫藥防治方案(試行第二版)
參照國家衛生健康委、國家中醫藥管理局《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四版)》,根據甘肅地域特點及工作實際,充分發揮中醫藥辨證論治優勢與“治未病”思想,未病先防、已病防變、病瘥促康,從預防和治療兩方面制定本方案。
一、預防
針對本次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流行病學及發病學特征,立足于普通人群、虛體人群和武漢返(來)甘人群,推薦預防措施如下:
(一)食療
1.普通人群食療方
薏苡仁30克、銀耳50克、百合60克、淨山藥50克、排骨500克、荷葉39克、蓮子10粒。以上食材洗淨,加水適量入煲內,慢煲三小時,適量帶湯食用。
2.虛體易感人群食療方
薏苡仁30克、紅蘿蔔250克、鮮百合150克、生黃芪30克、草果15克、白豆蔻30克、橘皮30克、大棗4粒、生姜3片。以上份量適合4人食用,可憑個人喜好加入瘦肉適量,慢煲3小時,甜食或鹹食均可。
3.已患有普通感冒(肺炎)或肺炎易感人群及武漢返(來)甘人群和密切接觸者食療方
板栗250克、瘦豬肉500克、薏苡仁300克、黨參15克、陳皮30克、豆豉30克,鹽、姜各少許。將板栗去皮,豬肉切塊,加水適量,煮爛即可帶湯食用。
(二)口服湯藥
普通人群預防基本方藥:貫衆9-12克、蘇梗12-15克、淡豆豉3-6克、蒼術6-9克、荷葉3-6克、薏苡仁30-50克
煎服方法:加水500ml,水煎兩次,每次30分鍾,兌取200ml,不拘時服。
虛體人群預防基本方藥:生黃芪15-30克、麸炒白術15-30
克、姜半夏3-6克、防風6-9克、羌活3-6克、佩蘭10-15克、生姜3-6克、薏苡仁30-50克
煎服方法:加水500ml,水煎兩次,每次30分鍾,兌取200ml,不拘時服。
武漢返(來)甘人群及密切接觸者預防基本方藥:貫衆9-12克、蒼術6-9克、羌活6-9克、生黃芪9-15克、薏苡仁30-50克、藿香10-15g、淡豆豉3-6克、生姜3-6克
煎服方法:加水500ml,水煎兩次,每次30分鍾,兌取200ml,不拘時服。
(三)香囊
基本方:藿香15-30克、佩蘭15-30克、冰片6-9克、雄黃3-6克、白芷15-30克、艾葉10克
上述藥物制粗散,裝致密小囊,隨身佩戴。個人可根據基本方自制。
(四)足浴方
基本方:杜仲30-45克、川斷30-45克、當歸15-20克、炙黃芪30-45克、藿香15-30克、木瓜20-35克、生姜15-20克。
用法:加水1000ml,水煎45分鍾,取汁,入桶中足浴。每天1次,每次15-30分鍾,以全身微微汗出爲度。
二、治療
各地可根據病情、當地氣候特點以及不同體質等情況,參照下列方案進行辨證論治,同時注重中醫臨床診療相關資料的收集總結工作。所有治療處方不可用于預防。
(一)醫學觀察期
臨床表現1:乏力伴胃腸不適
推薦中成藥:藿香正氣膠囊(丸、水、口服液)
臨床表現2:乏力伴發熱
推薦中成藥:金花清感顆粒、連花清瘟膠囊(顆粒)、疏風解毒膠囊(顆粒)、防風通聖丸(顆粒)
(二)臨床治療期
1.初期:溫邪犯肺
臨床表現:低熱或未發熱,幹咳,少痰;咽幹咽痛,頭暈頭痛,倦怠乏力,肌膚困痛,汗出;胸悶,脘痞,或嘔惡,或便溏。舌質淡紅,苔白或薄黃膩,脈浮數。
治法:宣肺散邪,清熱祛濕。
推薦處方:麻杏薏甘湯合升降散或達原飲;或羌活勝濕湯加減。
基本方藥:蜜麻黃、苦杏仁、薏苡仁、草果、姜厚樸、焦槟榔、馬勃、荷葉、青蒿、連翹、羌活、蒼術、桔梗、酒大黃。
2.中期
(1)溫熱壅肺
臨床表現:發熱,口渴,不欲飲;胸悶喘息、乏力或勞力性氣短;咽幹少痰,納差,大便不暢或便溏。舌紅,苔黃厚膩,脈滑數。
治法:宣肺透邪,清熱解毒。
推薦處方:麻杏石甘湯合銀翹散加減。
基本方藥:蜜麻黃、苦杏仁、生石膏、金銀花、連翹、黃芩、郁金、浙貝、赤芍、膽南星、酒大黃、薏苡仁。
(2)溫毒閉肺
臨床表現:高熱不退,咳嗽;痰少,痰黃粘稠不易咳,或有黃痰,胸悶氣短喘促,腹脹便秘,四肢欠溫,微汗。舌質紅,苔黃膩或黃燥,脈滑數。
治法:宣肺通腑,瀉熱解毒。
推薦處方:宣白承氣湯合黃連解毒湯,可配合犀角地黃湯加減。
基本方藥:蜜麻黃、苦杏仁、生石膏、膽南星、酒大黃、葶苈子、水牛角、桃仁、赤芍、水蛭、薏苡仁、生甘草。
3.重症期:內閉外脫
臨床表現:神昏,煩躁;胸腹灼熱,手足逆冷;呼吸急促或需要輔助通氣。舌質紫绛,苔黃褐或燥,脈浮大無根。
治法:開閉固脫,解毒救逆。
推薦處方:四逆加人參湯、安宮牛黃丸、紫雪丹。
基本方藥:人參、附子、山萸肉、天竺黃、烏梅煎湯合安宮牛黃丸或紫雪丹鼻飼。
4.恢複期:脾肺氣虛
臨床表現:氣短,乏力,輕咳;心虛膽怯,夜寐欠安,納呆腹脹,便溏不爽;易汗出,苔薄白或白膩,脈濡細。
治法:運脾益肺,培元固本
推薦處方:補中益氣湯合柴胡疏肝散加減
基本方藥:紅參、炙黃芪、陳皮、當歸、柴胡、桔梗、山萸肉、砂仁、麸炒白術、制何首烏、薏苡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