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字號雜貨店養育三代人,一塊招牌匾額,走過88年曆史,盡顯斑駁滄桑。
這家位于金文泰西1街第603座組屋的雜貨店,只要顧客一光顧,映入眼簾的便是“金順源”三個字,高挂在店前的招牌牌匾。
雖然斑駁老舊,漆料早已脫落,卻與第三代掌舵人楊弓勇(72歲)的狀態成了鮮明對比。身體硬朗的他,永不言休,更向《新明日報》記者娓娓道來老雜貨店走過的歲月。
楊弓勇講述招牌“金順源”的曆史。
楊弓勇表示,曾祖父從金門南下到新加坡謀生,于1934年開了這家雜貨店後,一直營業至今。第一間店鋪位于直落亞逸(Telok Ayer)一帶,舊址就是現在的中國廣場(China Square),當時因爲需要拆除,才搬到現址。
“1993年,我們才搬到現址,也靠近我們的住家。當時,父親已逝世了10年。”
他表示,自小在父親的教誨下,學習如何做生意。“我們家共有7兄弟姐妹,我排行老二,小學畢業後就到雜貨店幫忙。父親離世後,他就與大哥,以及小他4歲的弟弟,共同經營雜貨店到現在。我大哥也不幸于2017年因心髒病過世。”
回想起“金順源”這三個字的淵源,他表示“金”取義金門,代表著祖籍地;至于“順源”二字,就像是父親所說的金玉良言,“做生意不是做一天,而是一世人”,賺錢必須腳踏實地,才會源源不絕。
楊弓勇長子于1986年在舊雜貨店前留影。(受訪者提供)
保留曆史
招牌牌匾以木爲材質,雖完好無損,但字迹的漆料已脫落。
楊弓勇表示,曾想過刷上新漆,但老前輩勸阻說,應保留曆史,原汁原味,因此一直保留著原有的樣子。
他也說,常有顧客經過,被古色古香的牌匾吸引。
孩子各有發展
楊弓勇表示,自己育有3名孩子,大兒子今年42歲,在理工學院擔任講師,二女兒今年35歲是名特殊教育老師。至于小兒子31歲則是一名顧問。由于孩子各有發展,因此不會讓他們繼承家業。
“我也是半退休狀態,孩子空閑時會來幫忙,我和妻子將做到不能做爲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