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曾給“中國”取了一個名字,已延續2000多年,如今仍在用
我們偉大的祖國,已經有五千年以上的文明史。表現在稱謂上,則是古今名號繁雜,曆代國號多變。然而最近的兩個國號,即1912年的中華民國和1949年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卻都以“中華”作爲專名。爲什麽要選擇“中華”作爲專名,“中華”兩個字背後又有多麽深厚的底蘊呢?
秦始皇作爲中國曆史上第一個封建王朝的皇帝,也是一個飽受爭議的人物,但是不可否認的是,他也作出了許多開創性的貢獻,比如郡縣制,修築長城等,而“中華”二字的誕生也和秦始皇有關。
秦始皇統一六國後,他想要爲自己大一統的國家取一個好名字,于是就選定了“中華”。
中華的“中”來源于“中國”,主要是個地理概念,中華的“華”來源于“華夏”,主要是個文化概念,合在一起的“中華”就是具有豐富內涵的地理加文化的概念。
當然,中華名號通行以後,因爲言者的出發點不同,所指稱的地域範圍也不一樣,一般是指全國或內地,有時也特指中原。
《晉書·刘乔传》载刘弘上表晋惠帝云:今边陲无备豫之储,中华有杼轴之困。”以中华对边陲,中华是指内地。
唐韓偓《登南神光寺塔院》詩:“中華地向城邊盡,外國雲從島上來”,中華已與外國對用,中華是指唐朝。
大清太後慈禧有句厚顔無恥的名言:“量中華之物力,結與國之歡心”,中華指大清,與國指資本帝國主義列強。
如果是分裂時期,若具有一定的文化,即使不在中原地區的政權或者不是漢族建立的政權,也稱爲中華。
如《南史·顾欢传》:“佛非东华之道,道非西夷之法”,虽然因与西夷对称,而改中华为东华,所指却仍为中华全境,即不论汉族的南朝和拓跋的北朝,都得称为中华。
由“中華”到“中華民族”
據考證,近代最早使用“中華民族”一詞的是梁啓超。
1902年,梁啓超在《論中國學術思想變遷之大勢》一文中,首先對“中華”一詞的內涵作了說明:“立于五洲中之最大洲,而爲其洲中之最大國者,誰乎?我中華也。人口居全地球三分之一者,誰乎?我中華也。四千余年之曆史未嘗一中斷者,誰乎?我中華也。”
漢族與非漢民族共同組成中華民族,于是,“中華民族”概念就成了高度凝聚中國各民族奮鬥力量的偉大概念,“中華”名號就成了充分體現中國各民族精神文化的美好名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