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兩朝是我國封建曆史上專制主義中央集權高度強化之際,統治者雖仍大力推行重農抑商政策,但隨著明中葉商業發展及資本主義萌芽出現,尤其是清朝時的康乾盛世,商人力量大幅增強,區域性商幫發展迅速,如人們熟知的徽商,晉商等。
那麽有沒有同近代西方國家一樣,商人群體力量大增後出于自身政治經濟利益訴求幹預國家政策呢。答案自然是肯定的,明穆宗隆慶年間發生的“隆慶和議,俺答封貢”便是典型。有趣的是這起有著晉商助推因素形成的國策,其背後的大環境卻是大明王朝與北方少數民族間的一次沖突,而在這場沖突的導火索卻是一次逃婚事件。
本次編者將從以下幾個方面詳細解讀這一國策産生的前因後果,以及晉商爲何要幹預此事,這項有背于明朝外交風格的政策對于明政府及晉商又有何影響,進而揭開大明曆史上不爲人知的一幕。
一·一场极其离谱的“逃婚案”
隆慶四年(即公元1570年)冬十月,俺答的孫子把漢那吉率其部下阿力哥等十來人降。把漢那吉是俺答三兒子鐵皆那吉的兒子,自幼痛失雙親,在俺答的妻子一刻哈屯那裏長大。年長後把漢那吉聰明有才,俺答爲其娶自己女婿比吉的女兒爲妻,二人不和。于是俺答又聘免扯金的女兒。
俺答長女啞不害生了一個女兒,名爲三娘子,容貌非凡,已被襖兒都司所聘娶,結果卻被俺答自己強占。爲平息襖兒的怒火,俺答就把爲把漢那吉所聘的免扯金的女兒嫁給襖兒都司。把漢那吉肯定生氣啊,對阿力哥說道∶我祖父娶自己的外孫女,又將自己的孫媳婦送給他人,我不能做這樣的人的孫子。于是便逃到邊關,被駐守明軍收留。
俺答得知後,率領部隊來到邊境要人。就這樣一場在今人看來極其烏龍的家庭鬧劇引發了一場邊疆危機。那麽,這位娶孫女嫁孫媳婦的俺答又是何許人也?
二·凭实力“坑孙”的顺义王。
在明朝弘治、正德時期,成吉思汗的十五世孫巴圖猛克一統漠南漠北草原,並將蒙古分爲左右兩翼六個萬戶,以左翼察哈爾作爲蒙古大汗直屬部。若幹年後他的一個孫輩成爲右翼三萬戶的共主,這個人就是俺答。
極具政治野心的俺答一心觊觎察哈爾的宗主地位,而此時的察哈爾首領是庫登汗,庫登汗能力很平庸,因害怕遭到俺答吞並,于是率部東遷,而這也加劇了左翼蒙古與大明的沖突。
察哈爾東遷後俺答繼續擴張,不斷侵擾明朝長城沿線,和東南沿海的“倭患”共同成爲嘉靖皇帝在位時嚴重的邊患問題。俺答向明朝提出通貢互市的要求,其目的很大一部分在于借助明朝的承認,來提升自己的名望和地位,以及滿足拉攏人心的目的。但他的想法已經被明朝看穿。
結果把漢那吉因婚配問題積怨出逃的事件成爲明朝和俺答外交上的契機。明朝歸還了俺答的孫子把漢那吉,俺答甘願“齧臂盟,世服屬無貳”。在次年隆慶五年(即公元1571年),明朝封俺答爲順義王,明朝和俺答所統的蒙古右翼也開放市場,互相進行貿易。這也就是“隆慶和議,俺答封貢”了。而這件事的背後,似乎也有著一個大的商人集團的影子。
三·“吃一堑,长一智”的晋商
明清之際,有一個非常具有影響力的、以地域爲紐帶的商幫,就是大名鼎鼎的晉商。晉商很富有,晉商對中國古代商業也具有相當的貢獻,創造出很多影響廣泛、深遠的商號。那麽晉商是怎麽發展起來的呢?
一開始,晉商憑靠針對九邊重鎮的鹽引來發家。朝廷在邊關布置了很多軍隊,軍隊要吃糧食。于是朝廷就把經營鹽的權力讓出來,你給邊關送糧食,可以拿到鹽引,有了鹽引就可以合法地販鹽。鹽這個東西大家都知道,是一種剛需,也是國家經濟民生的命脈。憑借山西靠近北方長城邊境,並盛産鹽的地理優勢,晉商得以迅速發展。
結果在弘治五年(即1492年),戶部尚書葉淇對鹽政進行了改變,原先是開中納糧,就是上面提到的運糧拿鹽引賣鹽,對晉商有很大的好處。現在是納銀,而且上納的地點也從邊關變成了鹽産地運司。這對于晉商來說,地理上的優勢就弱化了。而淮商和徽商的事業就發展得更好了。值得一提的是,葉淇就是江蘇淮安人。所以這件事也被一些學者視爲一次地域性質的商幫與朝中的同地域的人物的一次合作的結果。
淮商、徽商的興起讓晉商發覺到“上頭有人”的好處和重要性。要想“上頭有人”,首先就得有這種土壤。從正德、嘉靖開始,晉商子弟讀書之風日益興盛,對于朝廷元勳重臣也是盡力結交。我們重新回到“隆慶和議,俺答封貢”這件事上。收留把漢那吉的王崇古就是山西人,他的家裏也有商人背景。除了王崇古,明朝當中還有一些帶有商人背景的山西人。這樣就出現一種說法,“隆慶和議”這件事的背後,帶有一定的來自晉商的推動作用。畢竟如果和俺答開放市場,那麽靠近邊關的晉商就又會建立起地理優勢。
四·“两全其美”的政策
俺答封貢後,明朝的北方邊患的壓力大爲減輕,北方人民也有了相對安定的生産與生活環境,這對明朝社會經濟發展肯定是有利的,也減輕了戰爭帶來的損失和耗費的錢糧。另一方面,晉商也得償所願,和平和通商給晉商帶來一個規模巨大的外部市場。從事草原生意的晉商集團異軍突起,一批批山西人撇家棄土,踏上前途未蔔的道路,用自己的漢水甚至血水來書寫他們長達三百年的商賈史詩。
參考文獻:《清代旅蒙商述略》、《明史記事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