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4月19日起,新加坡所有夜間場所將獲准恢複營業。公衆在進入允許跳舞的夜間場所如舞廳與夜店前,也須出示陰性ART檢測結果。
根據貿工部與內政部今天(4月4日)的文告,隨著政府抗疫跨部門工作小組上月宣布放寬安全管理措施,酒吧、酒廊、卡拉OK、舞廳與夜店等夜間場所也將在4月19日獲准全面開放。
4月19日起,所有夜間場所將獲准恢複營業。(檔案照)
爲確保這一領域的活動安全恢複,所有夜間場所必須遵守跟餐飲業者、售酒場所以及提供現場表演場所等相關的安全管理措施。
這包括,實行疫苗接種差異化安全管理措施,每一組顧客的人數不能超過10名已完成疫苗接種者;在室內必須戴口罩,在戶外可摘下口罩。超過1000人的大型場所或活動,人數限制比率爲75%;少于1000人的場所則沒有人數限制。
若夜間場所允許顧客跳舞,所有訪客也必須進行由衛生部批准的遠程或專人監督的抗原快速檢測(ART),檢測結果陰性才可入場。
王乙康:爲保護小部分未接種者
繼續實施差異化措施
對已接種者不太公平
爲保護未完成疫苗接種的3.5%成年人口,而繼續實施疫苗接種差異化措施,卻對其余96.5%已完成接種人口造成不便,衛生部長王乙康坦言這確實不太公平,但爲了確保不加重醫療系統負擔,現階段繼續這麽做是必要的。
王乙康今天(4月4日)在國會答複武吉班讓區議員連榮華的口頭詢問時說,新加坡現階段仍須實施差異化措施,因爲未完成接種者染疫後的重症風險較高。新加坡成年人口中有3.5%未完成接種,而這個群體卻占加護病房和死亡病例的超過五分之一。現在解除差異化措施,可能導致更多未完成接種者染疫和住院。
保護未完成疫苗接種的3.5%成年人口,而繼續實施疫苗接種差異化措施。(檔案照)
王乙康說,公共醫院的看診量已有所緩解,但仍非常忙碌。隨著安全管理措施近日放寬,醫院也允許訪客恢複探病,醫護人員的工作量料將增加,因此繼續實施差異化措施是較謹慎且正確的做法。
待這輪病例再次下降時,政府抗疫跨部門工作小組將考慮進一步松綁,包括探討逐步停用“合力追蹤”(TraceTogether)應用、SafeEntry訪客登記系統和差異化措施的可能性,以及檢討食肆內餐桌之間的距離限制。
就前進黨非選區議員潘群勤詢問過去兩個月當局通過“合力追蹤”和SafeEntry發現多少起確診病例,王乙康說,衛生部已不再依賴“合力追蹤”爲一般民衆進行密切接觸者的追蹤工作。自行檢測呈陽的病患須根據冠病醫療方案二(Protocol 2)在家康複,不必上載“合力追蹤”數據,他們也有責任通知密切接觸者自行監測健康情況。
學校等繼續用“合力追蹤”
進行追蹤工作
王乙康也說,隨著新加坡人口絕大多數已完成疫苗接種,新加坡已不再追蹤每起病例的密切接觸者。不過,照顧易受感染群體的機構如學校,將繼續使用“合力追蹤”進行追蹤工作。“合力追蹤”和SafeEntry的統計數據,也能讓政府很好地了解哪些場所更容易出現病毒傳播。
抗疫小組將評估“合力追蹤”的適用性和相關性,並在不需要時停用,同時保持隨時重啓措施的能力,以應付日後更危險的變種毒株。
工人黨盛港集選區議員林志蔚也詢問,新加坡日後可否把冠病當作流感或肺炎等地方性流行病治療。王乙康說,邁向地方性流行病,是抗疫小組去年制定的目標,目前正取得良好進展,但他強調,地方性流行病並不代表病毒不再存在。相反的,這意味著病毒一直都在,但傳播速度更可預測,不太可能擾亂正常生活。
王乙康指出,新加坡要把冠病當作地方性流行病,仍有一段距離,因爲冠病仍在全球廣泛傳播,並有可能變種爲更危險的須關切毒株。
“盡管我們放寬了安全管理措施和重開邊境,這場大流行病危機還未結束,我們必須繼續監測新加坡和全球疫情形勢。”
4月3日新增3743確診病例
住院病患降至507人
新加坡4月3日新增3743起確診病例,四人死于冠病並發症。住院人數持續下降,目前有507名病患在醫院接受治療。
根據衛生部網站4月3晚更新的數據,截至4月3日中午,新增確診病例比前一天的4563起少了820起。3674起是本土病例,其余69起是輸入病例。
本土病例中,通過抗原快速檢測(ART)確診的有3118起,核酸檢測(PCR)呈陽的則有556起。
相關閱讀:
-
奧密克戎XE傳播雖快,但導致重症毒株更需關注 | 新加坡住院人數持續下降
-
不遵守防疫措施還扯安全大使口罩,英籍男子與妻子被控
-
新加坡兩部長談防疫:繼續“中庸之道”,現階段不宜進一步松綁
文:林慧敏、劉智澎、 李思敏
新加坡魚尾文 新加坡《聯合早報》旗下産品 – 帶你了解新加坡原汁原味的風土人情,領略小島深處那些鮮爲人知的文化魅力~ 4779篇原創內容 Official Account
關注新加坡魚尾文視頻號
收看獨家訪談、特約節目
了解本地新聞、疫情資訊
新加坡魚尾文推薦搜索關鍵詞列表:冠病疫苗騎行新加坡Omicron
一只愛生活、文藝範的小魚尾獅帶你了解新加坡原汁原味的風土人情領略小島深處那些鮮爲人知的文化魅力~ 新加坡《聯合早報》旗下産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