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年前的一次泰山之遊,給我留下了難以忘懷的美好回憶。春節隔離的日子,泰山的壯美之勝景,厚重之人文,象電影一樣再次浮現在眼前,不由自主提起筆來,寫下這段追記。
泰山之陽,汶水西流;其陰,濟水東流。陽谷皆入汶,陰谷皆入濟……。還是在讀高中的時候,姚鼐的《登泰山記》這篇中國文學史上脍炙人口的遊記名作,激發了我到泰山一遊的強烈向往。入伍之後,借著探親、學習、會議的機會遊覽不少風景名勝,但登泰山一直失之交臂。直到二十年後的2002年,借著一次會議的機會終于了卻了這樁心願。在一個秋高氣爽的下午,我和幾位戰友帶著這份崇拜、帶著幾分神秘開始登山,計劃到南天門住宿,次日觀日岀後下山。說走就走,出發!
泰山自古就有“五嶽獨尊”、“天下第一山”的美譽,被稱爲中華民族曆史文化的縮影和精神象征,成爲百姓崇拜、帝王祭祀的神山。泰山的秋天巳經告別了酷暑,有了絲絲涼意,是登山的好時節。我和同伴興奮地從山門拾級而上,正好碰上一個旅遊團導遊介紹,古時皇帝就是從這條道登山的,所以又稱泰山禦道。哈哈,意外收獲,走在禦道上,登頂“第一山",也許就能借著“天子“的祥瑞之氣,找到那種“君臨天下、唯我獨尊"的豪氣了!大家互相調侃著不由加快了腳步。
我們走的是東禦道,計劃沿著溪谷一直前行,到中天門再取道十八盤登頂泰山。當天因爲是工作日,雖然遊人也不少,但遠沒達到擁擠的程度。禦道盤旋蜿蜒而上,兩邊林蔭夾道,峰巒競秀。不時會有一潭清泉,旁邊會有一些供遊人休息的石凳,還有茶水、水果攤點,小憩潭畔,聽泉觀濤,捧上一杯清茶,遙想當年文人墨客在此呤詩作賦、弄弦聽琴的情景,不由再生幾分憧憬和豔羨。
繼續前行,沿途越來越多的曆代石刻提起了我的興致,精神爲之一振。據有關資料,泰山共有古寺廟8處、碑碣192塊、摩崖刻石366處,更增添了這座曆史名山的人文氣息。這時發現不遠處幾位遊客正在一塊“蟲二”摩崖刻石下指指點點議論什麽,我們湊近看個究竟,嗨,也不比別人高明。正不知所以,一位挑夫路過,我立即抓住“不恥下問",運氣還真不錯,挑夫解釋說把“風月”二字邊框拆掉了是無邊風月之意。啊呀!我不由拍案稱絕,古代文人對此情此境的風光描繪真心太智慧了。數不勝數、精美絕倫、寓意深遠的每一塊刻石,對我這個半吊子書法迷簡直是一桌久違的盛宴,她記錄了泰山厚重的文化,留下了古人遊曆的足迹,置身其中仿佛進入時光遂道,與古人同行,與先知對話。
隨著攀登高度的變化,路邊的植被也在變化,山腳下大部分是人工林,半山腰是各種灌木,接近山頂則基本是粗壯高貴、儀態萬千的泰山松了。大約三個小時,我們來到了泰山最險峻的十八盤。十八盤是泰山最險要的一段,闖過此關,無限風光。稍事休息,我們約定誰最後拿下十八盤,當天的晚飯就由誰請客了。總攻開始,一聲令下大家迅速發起沖擊,當年年青好勝,不到半小時大家就全部勝利登上了南天門。
“門辟九霄仰步三天勝迹,階崇萬級俯臨千嶂奇觀。”南天門的對聯告訴我們,登上南天門就是打開了通天路。伫立南天門,仰望天上勝迹,俯瞰腳下奇觀,泰山壯麗風光盡在眼前,一種難以名狀的神清氣爽撲面而來,閉上眼睛吸一口純淨的空氣,一路的勞累一切的煩惱煙消雲散。
稍事逗留,我們接著一鼓作氣登上玉皇頂。玉皇頂是泰山主峰之巅,因峰頂有玉皇廟而得名。據史書記載,這裏是曆代帝王築壇祭天之處。玉皇頂除了玉皇廟、大觀峰石刻群,最讓我們神往的是印在五元人民幣上天天都會看到的標志物“五嶽獨尊”這塊巨大石刻了。站在泰山極頂,放眼雲海起伏的山巒,近觀寺屆虔誠的香火,恍若仙境。“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英雄競折腰!"沒有主席的這句詩真愁找不到更合適的詞來表達此刻的激動感動了,崇拜!。別忘了“正事",正值日落光影時刻,趕緊互相留影不在話下。夜宿南天門。
天未亮旅店老板就很負責任地早早叫醒我們,披上剛租的大衣不慌不忙來到昨天已踩好點的觀日台,靜靜地等待那激動人心的時刻到來。真是時候,僅十多分鍾,隨著一縷曙光緩緩撕破黑壓壓的夜空,天空慢慢泛出魚肚白、漸變成淺藍,隨之映出一片燦爛的紅霞,一輪紅日象害羞的少女,磨磨蹭蹭地漸露出半個臉龐,遊客們正在手忙腳亂地調光圈、找角度,准備拍出一張“世紀大片"的時候,一個巨大的火球噴薄而出,放射出萬道霞光,象魔術師把遙遠的雲海潑染得多姿多彩、眼前的山巅映照得金璧輝煌。變成亮麗大方小姑娘的紅日喚醒了沉睡的泰山,喚醒了林中的蟲鳥,山巅頓時沸騰起來,驚歎、呐喊、歌唱、跳躍、咔咔嚓嚓拍照,遊人們盡情抒發自己的贊歎,喧泄內心的驚喜。爬了這麽高的山,受這麽大的累,這一刻,值了!
近二十年前的泰山之旅仿佛就在昨天。期待再遊泰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