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對從紐約運回新加坡的楹聯,長度各超過2.6公尺,木框雕有镂空花紋。盡管楹聯上的金黃色浮雕字樣及淺藍底色的漆料顯得斑駁滄桑,上下聯右上角的木框也皆有輕微松脫及壞損,但整體狀況看似良好。
考古鑒定:楹聯爲清朝中期文物
“像恒山亭這麽重要的曆史建築物,楹聯失而複得是一大幸事。記憶中,這應該是本地曆史上首次文物回歸的實例。”
恒山亭1992年5月毀于大火,本地曆史學者柯木林曾在火患後的第二天到遺址現場,看到廟內匾牌及碑文幾乎全毀。他對古廟楹聯在整整30年後的2022年回歸故土,頗有感觸。
“這副楹聯經曆一段曲折的旅程,漂洋過海到了國外。如今我們有機會讓它重歸故土,我覺得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
楹聯無下款,看不出年份。但據專家的鑒定報告推測,對聯應是乾隆年間(1735-1796)的文物。
他憑個人記憶以及查證舊照片和資料,認定這副回歸故土的楹聯就是恒山亭前門原先所懸挂的。
杜南發強調,恒山亭不只是宗教廟宇,它也對我國的開埠史和移民發展史具有重要意義,同廟宇有關的文物自然要重視及保存。
杜南發指出,恒山亭原保留一塊道光八年(1828年)的匾額,說明廟宇那時已建。有學者按先有廟後有匾的說法,推斷廟宇創建年代可能更早。
杜南發年少時的故居就在當年恒山亭古廟所在的惹蘭紅山石叻村,因此對廟宇及其門前的楹聯都十分熟悉。
在他看來,考古鑒定主要推測年代範圍,楹聯可確定爲清朝中期文物,與恒山亭的創建年代相符。
杜南發仔細查看楹聯後指出,陳舊剝落的天青色漆料下還有一層更早的綠色油漆痕迹,可見楹聯年代甚早,早年至少曾有過一輪翻新。
這副楹聯經曆一段曲折的旅程,漂洋過海到了國外。如今我們有機會讓它重歸故土,我覺得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
——文史研究者杜南發
對于今年70歲的文史研究者杜南發來說,看到從美國歸來的楹聯有“如逢故人”之感。
恒山亭原本保留兩件文物,一件爲現存于南安會館的道光十六年(1836年)《恒山亭重議規約》木牌;另一件則是逃過火災的一組神像,現存于金蘭廟。加上這副楹聯,目前尚存的恒山亭文物增至三件。
楹聯上句爲“恒德掭伯權恩流異域”,下句對“山靈鎮公位化被中華”。這也是一副嵌字聯,聯首嵌“恒山”,聯腰則嵌“伯公”,將“恒山大伯公廟”嵌入聯句之中。
楹聯失而複得 本地首次文物回歸
杜南發解釋,上聯意指此神因有福德而得伯級封位,恩惠遍及海外異域;下聯意思是此神坐鎮于此山,教化中華文化。他指出,聯語意涵可見仍秉持傳統的中原文化意識,反映早期移民的典型心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