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項調查顯示,本地女性在面對網絡傷害時更感到不安全,且不太了解求助的渠道。
陽光聯盟(Sunlight AFA)在3月25日舉行第二場網絡論壇,發布今年1月以來就網絡傷害(online harm)在新加坡的普遍程度,以及公衆對網絡傷害課題的看法與經曆展開的網絡調查。超過1000名新加坡人參與了調查。
調查顯示,47%的受訪者曾遭遇至少一種網絡傷害。31%的受訪者曾經曆或目睹與性別有關的網絡傷害,或兩者皆有。當中以15歲至35歲者居多。
此外,43%的受訪者認爲,嚴格執行相關法律是減少與性別有關的網絡傷害最有效的辦法。他們也認爲,科技企業與平台在這方面有最大的改善空間。
對于遭遇網絡傷害後求助的渠道,多達57%的受訪者表示不了解或不太了解。受訪者也認爲,完善受理投訴的程序是鼓勵經曆過網絡傷害的受害者采取維權行動的最有效方式。
其實新加坡早就有想法成立一個專屬政府機構,統籌政府在這方面的工作。
目前,新加坡沒有一個單一機構負責預防和減輕網絡傷害事項,而是由不同機構應付不同方面。例如,教育部負責學校的網絡健康教育;通訊及新聞部掌管樂齡的數碼通識和年輕人的媒體通識;社會及家庭發展部通過志願福利組織爲受害者提供輔導和支持;文化、社區及青年部則負責青少年的精神健康。
“我們要改變這種做法,才能應對這個日趨複雜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