迄今爲止,人類尚未觀察到黑洞這一特殊天體的存在,因爲它是在上世紀20年代初,由科學家根據廣義相對論在“強引力”作用下還沒有經過檢驗的預言而描述的,實際上就是一種特別的狂想,是科學理論思辨的結果。
起初黑洞被推論出來時候,愛因斯坦是懷疑黑洞的存在的,因爲在修正黑洞理論的過程中需要將基本方程的解外推到極強的引力場,愛因斯坦當時認爲這樣的外推過程是可疑的。
1930年,印度裔美籍科學家錢德拉塞卡在1930年提出錢德拉塞卡極限理論。該理論指出,質量超過某一臨界值的星體在耗盡高溫的核能源後,將坍塌成爲黑洞。
上世界30年代後期,美國科學家茨維基和奧本海默證明,存在一個質量範圍內,在此範圍內的星體不會坍塌成爲黑洞,而是形成一種由致密的中子堆積構成的狀態,即所謂的中子星。
關于黑洞的研究在第二次世界的時候被中斷過一段時間,到了50、60年代科學家們重新進行深入研究,並取得重大進展。
第一個重大進展是著名的“大爆炸”理論被科學家們提出。
第二個重大發現是科學家觀測到中子星的存在,證實了茨維基和奧本海默的觀點。
第三個重大發現是廣義相對論的有效性得到幾個新證據的支持。
這些發現都間接證明了黑洞的存在,從人類發現黑洞的存在到現在已經一百多年時間,黑洞這個神秘的天體還有許多我們值得去研究辯證的東西。
下一話我將和大家一起探討關于黑洞的一些細節,敬請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