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國立教育學院調查顯示,一項結合無縫學習以及自主學習的試驗教學模式,能配合不同華文程度的學生提供差異化學習輔助,同時又通過真實生活中的學習任務,爲孩童提供更多說寫華文的機會。
相對于傳統課堂,這個新的教學模式可更顯著地提升小學生的華文口語和寫作能力。
無縫學習指的是跨越各種空間的一種學習曆程,例如,結合課內的正式與課外的非正式學習、現實中與網絡上的學習等。它強調的不只是隨時隨地學習,而且是要“無縫隙地”銜接這些學習曆程,鼓勵學生在不同環境中應用、反思和整合所學知識。
自主學習方式則考慮到學生的不同程度,讓每個人借助科技的輔助,按各自步伐,循序漸進拓展說寫能力。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國立教育學院教學與實踐研究中心高級研究科學家黃龍翔博士,以及亞洲語言文化學部助理主任(中文系)胡月寶副教授在2019年聯合提出研究計劃,分別將無縫隙學習,以及科技輔助的自主學習模式融合一起,在兩所小學展開爲期八個月的試驗計劃。亞洲語言文化學部(中文系)借調講師陳小蕙博士也參與研究。
近120名參與研究的小三學生來自德喇撒學校(De La Salle School)和聖斯德望學校(St. Stephen’s School)。兩所學校共有三個實驗班和兩個對照班。實驗班兩周一次以試驗模式授課;對照班則按原來授課模式。學習內容沿用教育部華文教材的五個單元課。
研究員對實驗和對照班進行前後測試。實驗組在口語流利度、准確度及豐富度的平均進步幅度爲36.6%,而對照組的平均進步幅度則只有9.5%。另一方面,實驗組在寫作流利度、准確度及豐富度的平均進步幅度爲22.8%,而對照組反而稍微退步3.8%。
經新加坡教育部牽線,南洋理工大學國立教育學院研究員和新加坡華文教研中心近期會開始接洽,探討如何推廣這項教學模式,以及進行教師培訓。
在調查中落實自主學習理念的胡月寶指出,傳統課堂上的時間有限,未必能讓每個學生有均等的說寫機會,這對學習進度較慢或缺乏家庭語言背景的學生相對不利。
這項研究倡導教師使用現成的科技工具,突破傳統課堂的局限,按不同孩子的需求給予學習支援,並創設更加生活化的學習任務,鼓勵他們多寫多說。
新模式圍繞四項活動展開。第一項活動讓學生借助電腦軟件的拼音和翻譯等輔助,自主學習字詞,以及自我評估學習進度。
第二項活動同樣在線上進行,學生按預先設計好的模板(template),組織說寫一段話的內容。他們也能聆聽和觀看其他同學的作品,通過自評和互評提升說寫能力。胡月寶強調,學習任務的設計秉持保底不封頂的原則,華文程度較好的學生可進一步伸展說寫能力,創意不會受限制。
第三項活動帶學生走出課室。例如,學生分成小組並拿著平板電腦,就如何從校園食堂走到課室,學習用華文找路線,說路線,寫路線,看路線的學習任務。學生可拍下和上載經過的地點。最後的活動項目讓學生在線上展示和互評小組及個人的作品,整合和鞏固所學。
研究無縫隙學習理念的黃龍翔說,無縫學習強調師生將任何學習空間裏的資源都納爲己用,將生活中的體驗和經曆用來進行學習。
近年來,學校師生已積極在實踐科技教學,教學內容也在朝生活化方向發展。他指出,研究主張進一步讓學習與生活融爲一體,以便讓學生體會華文不只是考試科目,而是一個可實際應用于生活的語文。
教師接受科技的程度以及授課習慣不同,要讓融合自主學習與無縫學習的教學模式普及化,前提是讓教師受訓。
國立教育學院副教授胡月寶說,他們在2019年進行研究時,還未暴發冠病疫情,雖有不少華文教師樂意探索無縫學習等新型教學模式,但多數傾向應用傳統課堂方式授課。傳統課堂指的是以教師和學生實體互動爲主的學習空間,教師在課堂扮演主導角色,負責講解、發問和答疑。
胡月寶強調,傳統課堂授課方式不是不好,但新時代學生的學習方式不同,教師的教學方法、同學生互動及備課的方式,以及所需掌握的技能也得相應調整。疫情在2020年暴發後,多數教師了解到未來的教學絕對少不了科技。但她指出,不少師生對科技教育的理解還有待提升。因此,有必要就如何具體進行教學、學習配套的設計,以及技術支援等方面,給予教師培訓。
她強調,所謂科技教育並非只是運用某種科技或方法,它往往綜合不同教學模式。這項研究希望提煉出一種新的學習理念,引導教師按學生的需要,以及自己的能力設計合適的教學配套。
“我們不能迷信某一種科技來進行教學……我們鼓勵老師用便利的、學生也熟悉的科技工具。”
教學與實踐研究中心高級研究科學家黃龍翔博士指出,目前各種正在開發中,如虛擬實境等先進教育科技,都是良好的發展,但它們屬于中長期投資,未必能馬上推廣。教師和學生當前面臨的一些教學的難點和學習的挑戰,未必能等那麽久。
“我們希望培養老師善用現有的科技,推廣師生掌握應用這些工具進行學習的智慧,讓所有學校至少有這些知識。然後我們把教學理念帶進來,讓師生利用最簡單的工具去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