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都是會員可繼續探尋並用于自己生意的資源。這不是只專注于時裝品牌業者或設計師的商會,而是一個能把整個生態圈團結起來的機構。”
除了生意受疫情影響,不少業者的原料和商品供應也中斷,尤其是來自中國的商品,因此擴大供應來源非常重要。
支持可持續發展的時裝是許多消費者的購物首選,但這類時裝的生産成本高于一般時裝。
“一道來談”欄目邀請積極轉型的本地商會和會員,讓他們分享轉型的心路曆程。本文訪問了新加坡紡織服飾商會會長和會員,了解這個協會如何根據業界的演變推動可持續發展,協助會員應對消費趨勢的改變。
會員可從商會的官方網站上獲得可持續發展原料供應商的名單,還能追蹤可持續發展粘膠纖維(Viscose fibre)的供應鏈路線。
張偉雄認爲,作爲一個商會,TAFF希望能協助整個時裝業的各類業者,把大家集結起來,讓他們互相聯系交流,創造合作機會。
冠病疫情在全球引發的多項封控和社交距離措施直接沖擊零售業,本地時裝零售業者也難逃厄運,當中不少了解到建立業務韌力的重要性,而報名參加商會開辦的創新培訓課程The Bridge Fashion Innovator(簡稱TBFI),了解自己公司業務的弱點並加以改善。
近年來越來越多消費者意識到不良時裝業者對環境的負面影響,而逐漸偏向于購買使用可持續發展布料和生産方式的衣服。注重環保的時裝設計師或制衣廠,會先了解布料和配件供應商的生産過程之後才采購,但是這類原料的價格較高,以致成衣的售價難以同大量生産的廉價衣服競爭。
上創新培訓課程 了解與改善業務弱點
他說,業者必須采用實體店和網絡的多渠道銷售方式,而且必須擅長經營線上和線下生意。商會設置的購物網站OneOrchard.store銷售95個會員品牌的産品,商會位于烏節路的Design Orchard則展示100個會員品牌的産品。
他接受《聯合早報》訪問時說:“我認爲新加坡品牌或企業若要在廉價成衣市場中競爭,將很難取勝。所以我們應該探討如何以可持續發展爲市場定位,以此作爲競爭優勢,而不是只在價格上競爭,因爲市場總會有其他更便宜的産品選擇。”
張偉雄指出,這項計劃的培訓對象原本是爲須加強經營知識的起步公司而設,目的是協助這些公司改良經營模式,擴大業務規模。冠病疫情讓許多業者重新審視公司應對困難時期的能力,並從危機中把握商機,這包括在網上銷售,以及擴大供應來源。
新加坡紡織服飾商會(Textile and Fashion Federation,簡稱TaFF)在去年11月推出時裝可持續發展計劃(Fashion Sustainability Programme),會長張偉雄建議業者走較高檔路線,吸引注重質量和環保的消費者。
創新技術如抗菌布料也可以是本地業者考慮的原料,針對特定消費群提供較特別産品,他認爲這是提升産品價值的好方法。
“新加坡紡織服飾商會能爲我們的會員提供相關資源和知識,協助他們建立這項競爭優勢。”
保護環境不再限于直接的節能減排方式,任何可以減少間接導致環境受汙染或加大碳排放量的事物,都有助于環保。一件衣服看似對環境無害,但若染布的染料廢水沒有經過妥善處理就排入溝渠或大自然,將對環境造成汙染。
新加坡紡織服飾商會會長張偉雄(43歲)認爲,業者應該以可持續發展爲市場定位,提供具有價值的優質時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