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用局第三項海岸線研究
公用局也希望業者可以優先采用自然方案,例如利用綠色空間作爲調節水流的儲水池,或是通過種植紅樹林來鞏固海岸線。
這一輪競標活動下個月30日截止,公用局會選出最多四家業者,參加第二輪于今年第四季度展開的競標活動。
考慮到不同部門有各自的發展目標,公用局定下一些考量因素和指導原則,讓競標業者在設計海岸防護方案時作爲基礎。海岸防護措施須能融入未來的用地規劃、能與現有和擬建的新設施結合,並具備多重功能。
公用局海岸防護署署長邱翠妮向《聯合早報》解釋,西北海岸線第二部分有幾個特點,包括土地用途多元、擁有豐富物種,以及各政府部門已制定了重要的發展計劃。這一次既然要打造可持續和宜居的海岸線,概念設計就更加重要。
她說,兩段式招標能讓公用局選出好的概念設計。業者須在這一輪競標活動中提呈詳盡的設計概念,分別爲三個研究區塊列出可行的防護措施和構想圖等。
近幾年來,政府爲我國西北地區制定了多項發展計劃,包括把林厝港農地發展成高科技農業食品區、將雙溪布洛濕地保護區和周邊自然棲息地打造爲自然公園步道網絡,以及建造雙溪加株生態區。
平日供公衆休閑踏青的公園,在暴雨來襲時能儲存雨水,待雨勢轉弱後再讓積水慢慢排出。公用事業局爲西北海岸線第二部分研究招標,把如“可淹沒的公園”這類多用途設施,列爲可考慮的海岸防護措施之一。
考慮到不同部門有各自的發展目標,公用局定下一些考量因素和指導原則,讓競標業者在設計海岸防護方案時作爲基礎。海岸防護措施須能融入未來的用地規劃、能與現有和擬建的新設施結合,並具備多重功能。
全長約41公裏的西北海岸線分爲兩個部分,第一部分長24公裏,研究項目上個月頒發給盛裕集團(Surbana Jurong Group)。公用局昨天(5月20日)爲第二部分研究招標,研究預計明年第二季開始,最遲2030年完成。
公用局以濱海堤壩爲例說,堤壩既能供水和調節洪水流量,也是公衆的休閑去處。同樣的,海岸防護設施也應能讓公衆日常使用,例如“可淹沒的公園”(floodable park)。
爲免海岸防護設施影響自然生態,公用局在招標文件中強調:“雙溪布洛濕地保護區是保護區的核心,因爲它擁有豐富的生物多樣性,是一個敏感的生態棲息地。業者在設計海岸防護策略和措施時,必須嚴格謹慎地考慮這一點。”
招標文件提到,研究範圍內有好些敏感的生態棲息地、自然保護區和公園,競標者應在設計中結合自然元素。設計也應著重于維持,甚至是提升周圍的生物多樣性,有助還原和保護環境。
這是公用局招標的第三項海岸線研究,除了兩項西北海岸線研究,當局去年5月啓動了市區—東海岸的海岸線研究。有別于過往的單一階段招標模式,公用局這次采用的是兩段式招標。
西北海岸線第二部分長17.1公裏,占地93平方公裏,從林厝港延伸至兀蘭,可細分爲林厝港、雙溪加株和兀蘭海岸線三個研究區塊。這個地段涵蓋多種不同用地,包括農地、住宅區、工業區和重要的自然生態環境,例如雙溪布洛濕地保護區和萬禮紅樹林泥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