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生部院前護理急救單位最新數據顯示,醫院外心跳驟停個案九年間翻了一倍。但患者存活率上升一成,突顯國人的急救意識和技能提高,懂得使用心肺複蘇術和自動心髒除顫器搶救。
74歲的雷蒙德三年前曾心跳驟停倒臥家中。幸好兒子傑克遜及時發現並撥打995求助。在調度員的指導下,他第一次使用心肺複蘇術,成功搶救父親。
傑克遜說:“第一次心肺複蘇他沒有蘇醒,我按指示更用力壓,然後聽到肋骨骨折的聲音,調度員叫我不要擔心,這代表我有施力,之後他開始恢複心跳。”
接到通知之後,救護車一般會在十分鍾內抵達現場。但這段時間也是急救黃金期,每流失一分鍾,心跳驟停患者的生存率就會下跌7%到10%。
雖然院外心跳驟停個案從2011年的1300起增加到2020年的3400多起,但旁人進行心肺複蘇的比率也翻倍,從2011年的22%增至2020年的56%。公衆使用自動心髒除顫器的比率也從2%增加到9%。
泛亞洲心肺複蘇注冊與結果研究項目主席兼新加坡中央醫院緊急醫學高級顧問醫生王英福教授說:“生存率也是加了一倍。所以我要鼓勵大家,我們要繼續學做心肺複蘇,利用我們的myResponder應用,還有敢敢地去用自動心髒除顫器,拯救更多的生命。”
17歲學生李哲恺就曾九度響應求救通報,趕到現場爲心跳驟停者提供救援。
“病人的家屬在這種情況,可能會很著急也不會反應過來,所以有我們,對病人的家屬帶來很多安慰。”
淡馬錫基金會和新保集團昨天設立院前護理急救項目。我國將協助加強和培訓東南亞五國的院外急救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