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報道主要內容:
一、台灣連續四天日增8萬起以上
二、香港開放18歲至59歲居民接種第四針
三、新加坡昨通報無新增死亡病例,總體病死率降至0.108%
四、ICU重症病患降至7人,ICU占用率2.0%
五、輸氧病患降至39人,普通型住院降至230人
冠病康複者“就像得到無敵星星”專家:效果恐怕“更像是流星”
5月19日,台灣地區疫情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表示,新冠病患康複的三個月內,如果再次接觸確診病患,只要沒有出現新冠症狀,就無須列爲密切接觸者。
如果再次接觸確診病患,而出現相關症狀,並PCR核酸檢驗爲陰性的,也無須列爲密接者。
對這一措施,台灣坊間形容,這意味著三個月內有一定免疫力,等于是“獲得無敵星星”;甚至有人說,“不如趕快感染,能讓抗體加倍”。
也有人問:“不用打疫苗,再次又一次自然感染,就是相當于打了一劑、二劑、三劑疫苗了?”
對此,台大兒童醫院長黃立民提醒,染疫康複只能“勉強等于一劑疫苗”,保護力只有大約三到六個月;相較之下,疫苗保護力更好、可達到六個月以上。而且如果未來又有新的變異株,感染的抗體可能就“起不了作用”,效果恐怕“更像是流星”。
胸腔暨重症科醫師黃軒指出,單純靠奧密克戎病毒自然感染之後,産生抗體,當作護身符,太不可靠了。
(圖源:黃軒臉書)
他說,目前已知奧密克戎有兩大特色:第一、99%是無症狀/輕症;第二、變異太快了,容易産生“再度感染”,而這些容易發生“再度感染”的高風險族群,卻又是這些無症狀/輕症狀患者們,他們體內所激發的免疫力,本來就不高,也不持久。只要奧密克戎稍微發生一些突變,又很容易再次攻破,再次感染,所以不行!
他說,請不要想要嘗試感染冠病病毒,來增強自己的免疫力。這是錯誤又傷害身體健康的行爲,既無法保證不會有再度感染,也難保後遺症不會更長、更久。
黃軒引述《自然》期刊5月18日的一篇論文。他說,未接種奧密克戎疫苗者,在奧密克戎自然感染並康複之後,仍有可能容易被其他冠病-19變種病毒再次感染。
在這個試驗當中,研究人員研究了冠病-19野生株、阿爾法、德爾塔、和奧密克戎,測試未接種奧密克戎疫苗和接種了奧密克戎疫苗的,體內上升的中和抗體,除了對奧密克戎病毒有效抵抗,其他的變種病毒也是否能有效呢? 一、未接種奧密克戎疫苗者未接種奧密克戎疫苗者,他們的中和抗體,在其他的變種病毒感染時,呈現出來的水准是很低,意味著容易再次被其他冠病-19變異株感染,而且無法橫跨不同變種病毒,而産生同等有效的免疫能力。
二、已接種了奧密克戎疫苗的已經接種奧密克戎疫苗的,他們的中和抗體,可以在其他的變種病毒感染時,仍然有效抵抗病毒感染,意味著不容易被其他冠病-19變異株感染再次感染;可以橫跨不同變種病毒,而産生同等有效的免疫能力。
三、綜合免疫力(Hybrid Immunity)黃軒說,研究人員進一步發現:已經接種了第三劑疫苗的,如果仍感染奧密克戎,自身所産生的中和抗體,除了加強了原本由疫苗接種産生的抗體,能有效抵抗奧密克戎外,還會提高有效抵抗其他變種病毒感染。這種同時有機會橫跨不同變種病毒所産生的免疫能力,科學家稱之爲綜合免疫力(Hybrid Immunity)。
他說,這次研究發現,德爾塔疫苗接種者也會有綜合免疫力。
黃軒說,美國疾控中心發現,接種過疫苗,被突破性感染而康複的人,似乎比單獨接種過疫苗的人,對病毒具有更高的免疫力。
但是,美國疾控中心研究人員仍然強調,接種疫苗仍然是避免未來再次感染、免再次住院、免長期COVID19 症候群和免死亡,最有效又安全的手段之一。
黃軒總結說,疫苗加強劑不僅“免重症,免死亡”,萬一出現突破性感染,它能帶來綜合免疫力,可以抵抗其他冠病-19病毒變異種。 如果希望交流更多新冠康複的話題,歡迎下載新加坡眼app,掃碼進群討論:
台灣地區連續四天日增確診8萬起以上
5月21日,台灣地區疫情指揮中心通報,新增8萬4639起確診病例,累計124萬零897起;本土病例連續四天新增8萬起以上。
同日,通報新增死亡病例59起,累計1343起。
昨天的新增本土病例。年齡介于未滿5歲至90歲以上,地理分布爲新北市最多,有2萬3346起,還有另外兩市病例破萬,分別爲台北市1萬零590起、桃園市1萬零453起。
疫情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針對疫情分析,連續兩天可看到雙北、基隆、桃園似乎有降低,而中南部升高;檢驗陽性率也沒大幅上升,也可能是高原期,至于疫情是否再上升,本周再觀察一兩天就可以比較清楚。
香港特區開放18歲至59歲居民接種第四針
5月20日,香港特區當局宣布,18至59歲的成年人可選擇接種第四劑新冠疫苗。 當局指出,接種新冠疫苗的目的是爲了預防重症和死亡,香港本地數據顯示接種三劑輝瑞/複必泰疫苗或科興疫苗對預防重症和死亡高度有效,其保護力一般可于數個月內維持高水平。 專家認爲,接種第四劑新冠疫苗或能對較年輕的成年人提供短暫的額外保護,以預防感染和出現病征。因此,香港當局開放讓未曾受感染的18至59歲的成人自願接種第四針,與第三針相距最少六個月。
若有較高暴露風險(例如醫療人員、安老院護工、防疫人員、港口人員等),或個人需要(例如到海外升學、海外旅遊等),經考慮對自身的風險和益處後,可選擇接種第四劑新冠疫苗。
另一方面,由于60歲或以上人士于香港本地第五波疫情死亡個案中占大多數,專家在四月份已建議他們接種第四劑新冠疫苗。 新加坡病例增長率維持在1.09新加坡衛生部通報,截至5月21日中午1200時,新增確診病例3775起,含本土3619起、境外輸入156起,累計126萬6808起。
本土病例七天移動增長率連續14天突破1.0,維持在1.09,與前一天同,意味著前一階段七天出現100起,本階段七天則出現109起。
《新加坡眼》曾多次提出,增長率突破1.0,過段時間之後,應該會再次下降,降至1.0以下,之後繼續趨向1.0。
病毒無法根除,疫情起起伏伏十分正常。開放之後出現病例增多,完全是意料中事。關鍵是重症率和死亡率維持在低水平,民衆並不驚慌,心態平和,維持正常的生産、生活、學習秩序。
總體陽性率22.21%實際數據肯定更高
昨天的新增確診病例當中,PCR核酸檢測陽性358人(9%),ART抗原檢測陽性3417(91%)。新加坡不做全員核酸檢測,而是讓民衆做抗原ART自測,其他很多國家以及中國的香港特區也是這種模式。
《新加坡眼》根據衛生部數據計算,新加坡總體陽性率爲22.21%。
衛生部多次指出,考慮到不少ART抗原自測陽性沒有上報,感染人數實際上肯定更多,總體陽性率肯定更高。有專家判斷,總體陽性率可能已經達到60%至80%。
陽性率越高,越接近群體免疫,病毒仍會傳播,但速度放緩、重症和死亡下降。當局制定政策考慮的不是感染人數,而是重症和死亡,並在醫療資源無擠兌風險的前提下,盡快盡可能大範圍的開放。
昨天通報無新增死亡病例總體病死率降至0.108%
衛生部昨晚通報無新增死亡病例,累計1374起,總體病死率自前一天的0.109%降至0.108%。
近期死亡人數和年齡分布如下:
按病毒株的種類劃分,新加坡經曆了原始病毒波,去年進入德爾塔波,現在是奧密克戎波。《新加坡眼》以1月6日爲奧密克戎波的開始,分析此三波的病死率如下:
以上是《新加坡眼》按每一波疫情出現的時間粗略劃分出三個時期。本波疫情病死率維持在0.055%,與前一天同。
上述奧密克戎波只是《新加坡眼》的粗略劃分,其中有一些死亡病例是感染德爾塔株,但死亡時間出現在奧密克戎波期間,所以我們仍劃入奧密克戎波統計。
新加坡原始病毒波感染的絕大多數是宿舍客工,年富力強,病逝2人;德爾塔波和奧密克戎波則主要感染社區,病逝者大多是年長者,年邁體弱。
ICU重症病患降至7人
過去28天,新加坡一共出現8萬3732起確診病例,其中99.7%爲無症狀/輕症,0.2%需要普通輸氧,0.03%屬于ICU重症,0.03%死亡。
截至昨天,新加坡人口92%已全程接種疫苗,75%已接種加強針。
昨天各級病患的疫苗接種情況如下:
昨天ICU重症病房有7人,比前一天少1人;ICU病房占用率爲2.0%。
按年齡分,七旬或以上2人(=),六旬3人(=),40歲至59歲2人(-1);括號內數字爲今昨日比較。
按病情分,ICU輸氧觀察3人(=),病危插管4人(-1)。
普通輸氧病患降至39人普通住院病患降至230人
普通輸氧病患有39人,比前一天少9人。
普通輸氧病人使用的是普通隔離病房和面罩式呼吸機,無創,無須建立人工氣道,不插管。
隔離病房的普通型病患230人,比前一天少6人。
德爾塔感染病人0.8%需要輸氧,奧密克戎感染病人需要輸氧的比例少于0.3%。
境外輸入156起
昨天,新加坡境外輸入病例新增156起,累計3萬4687起。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