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
作者 侯佩瑜
現代人的朋友圈子越來越小,紅螞蟻不久前才寫了一篇“新世紀世界健康危機:越來越多人感到孤獨寂寞”的文章。
美國人的親密朋友和知己人數一直在下降,這種趨勢在疫情期間加速。30年前,3%的美國人告訴民調機構蓋洛普(Gallup)他們沒有親密的朋友,2021年,這一比例爲12%。
新加坡沒有關于這方面的民調,通常只是聚焦在本地老人孤獨與否,例如獨居的老人逐年增加,在2020年多達6萬多人,部分年長者與親人同住仍感孤單…..
相信每個人都曾經曆過與身邊好友漸行漸遠的時刻。例如,當你結婚生子忙著照顧家庭,來自單身和沒孩子的朋友們的邀約,你都沒辦法出席;又或者你的朋友都已經組織家庭,茶余飯後的話題總是插不上話,慢慢也與他們疏遠。
然後,你會逐漸發現,和自己深交的朋友一只手都能數完,于是安慰自己說:
“人老了,朋友不需要很多,人生有一兩知己,足矣。”
其實,友誼對健康有著重要的影響,友情可能是幸福的重要因素,相反,孤獨和社會孤立可能會增加抑郁、焦慮、心髒病以及中風的風險。
(示意圖)
關于人們應該結交多少朋友的研究並不多,但僅有的研究表明,3至6個親密朋友可能是最佳選擇。 據《紐約時報》報道的一項最新研究顯示:
如果你的目的是減輕孤獨對你健康的傷害,那你的生活中至少需要有一個重要的人,可是是伴侶、父母、朋友或是其他人;
但如果你想擁有最有意義的生活,讓你感到與他人有緊密連接,那朋友越多越好。
即便朋友越多越好,但總得有個具體的人數? 根據英國人類學家和進化心理學家鄧巴(Robin Dunbar)指出,人類大腦只能夠優化處理的社交網絡不能超過150人。
“150頓巴數”是在1992年提出,頓巴教授認爲,人類大腦的邏輯和記憶力結構,注定了大腦可以容納148人的穩定社交關系,因爲人的大腦只能記得150個有意義的人際關系。
按照巴頓數的規律,一個社會群組合適的規模大約爲150人,超過這個數字就無法有效地溝通和協作。
150人中,包括一個由大約5個親密朋友組成的核心圈子,其次是由15個最好朋友、50個稍遠一層的好友……依此類推。
鄧巴的朋友圈。(互聯網)
要如何知道自己是否需要更多朋友?
(ISTOCKPHOTO)
心理學家和作家Marisa Franco建議你先問問自己這個問題: 我是否感到孤獨?
她說,孤獨是一種信號或警報。每個人難免時不時感到一絲孤獨,但這是一個更深層次的問題,也就是你是否經常感到孤獨。
一項研究表明,在冠病疫情高峰時期,大約三分之一的美國人說他們感到“嚴重的孤單”。
但是在成年後交朋友是一項挑戰。Marisa建議重修舊好比較容易。
美國堪薩斯大學(University of Kansas)傳播系教授Jeffrey Hall說,你花多少時間與朋友共處也很關鍵。
Jeffrey的研究表明,非常親密的友誼往往需要相處大約200小時以上才會形成。
他說,這3至6個朋友的標准因人而異,通常取決于你的個性和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