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皇帝,說熟悉也熟悉,說不熟也不熟。熟悉的是影視劇中的形象,前有《還珠格格》的皇阿瑪,後有《延禧攻略》的大豬蹄子。不熟的是,曆史上真實的乾隆,25歲登基,在位時間長達60年,給後人留下無數的看點。
“新晉網紅”乾隆
乾隆是什麽時候火起來的?
大概是從“寫詩狂魔”開始。據悉,乾隆一生寫下42613首詩,按照乾隆88年壽命來算,平均每天寫1.3首,連李白、杜甫加起來都沒他寫得多,算是相當勤奮了。可沒想到的是,那麽多首詩,數量夠了,質量遠遠不夠,流傳後世的,幾乎一首也沒有。
小學語文課本裏倒是有一首《飛雪》:
一片一片又一片,
兩片三片四五片。
六片七片八九片,
飛入蘆花都不見。
可有專家表示,原來乾隆寫的是“一片兩片三四片,五片六片七八片,九片十片十一片……”,沒法收尾了,被紀曉岚改了最後一句,這才升華了整首詩的意境。乾隆努力寫詩的模樣,不可謂不可愛。
而讓他真正大火的是,央視播出的《國家寶藏》,首期節目中的每一件文物都讓人歎爲觀止,唯獨乾隆的“各種釉彩大瓶”讓人不敢恭維,就連節目官方都吐槽:“如此畫風,老夫欣賞不來。”
這個“各種釉彩大瓶”花裏胡哨,全瓶上下沒有一處重點。紅釉清、青釉、鈞釉、哥釉等各種顔色的釉和青花、五彩、粉彩、鬥彩等各種彩繪都堆砌在上面,就像一個人把所有時尚元素一股腦兒全部穿在身上,活脫脫一個“農家樂審美”。
土是土,但有錢
不過,“各種釉彩大瓶”土是土,但卻是古代官窯瓷器中裝飾層次最多、釉彩用料最考究、設計最複雜的瓷器,燒制成功的概率僅爲0.0023。
從燒造工藝來看,它集10多種高低溫釉、彩于一身,而且顔色純正。只有在全面掌握各種釉、彩化學性能的情況下,才能順利完成如此複雜的工藝。
也就是說,這個“各種釉彩大瓶”不僅需要高超的技藝,也十分費錢費時費神,一般人還真做不出來。
據《乾隆八年各作成做活計清檔》記載:“(乾隆八年)十一月初五日,太監程敬貴來說,太監胡世傑交洋彩紅地錦上添花四團山水宮碗十件、洋彩黃地錦上添花四團山水宮碗十件、洋彩藍地錦上添花四團山水宮碗四件、洋彩紅地錦上添花四團山水元杯盤八分、洋彩紅地錦上添花四團山水海棠式杯盤八分、洋彩殿閣詩句瓶一對、洋彩人物詩句玉梅瓶一對、洋彩詩句菊花玉梅瓶一對、洋彩西洋人物花瓶一對。傳旨:著配匣入乾清宮配匣磁器內。欽此。”
可見,乾隆十分青睐瓷器,“各種釉彩大瓶”只是乾隆期的一個代表作,其他物品也大多繁複精美。
“紫檀狂魔”沒跑了
除了鍾愛瓷器,乾隆皇帝對紫檀木也是情有獨鍾。
中國古代最早關于“檀”的記載,始見于《詩經·伐檀》:“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由于紫檀生长缓慢,非百年不能成材,而且色调深沉,显得稳重大方,故被视为木中极品,素有“一寸紫檀一寸金”的說法。
即便如此,也抵擋不住乾隆對它的追捧。據史料記載,他授意內務府,只要看到紫檀木,就全部買下來,並且鼓勵地方官吏將所得的紫檀木進貢給皇家。
更重要的是,乾隆親自把關設計,宮內聚集了一大批能工巧匠,專爲他設計制造屏風、寶座、龍櫃等各類器物,幾乎全部家具都是用紫檀木所打造的,乃至于嘉慶期,基本不再制作新家具。
根據乾隆元年至乾隆六十年內務府造辦處檔案記載,統計出乾隆時期內務府造辦處購進的紫檀木總數量是700505斤。
現如今,在觀複博物館有一件清乾隆紫檀描金七重檐寶塔。據悉,這件文物寬70cm,高216cm,八面玲珑,共設四十八位佛龛,原置佛像四十八尊,塔檐呈弧型下滑上翹。
毫不誇張地說,要不是有錢,乾隆怎麽敢如此奢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