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1日, “來自大海的奏鳴與回響——中新等國學者海上絲綢之路暨人文交流論壇” 在新加坡中國文化中心舉行。此次論壇由新加坡中國文化中心主辦,武漢大學國家文化發展研究院作爲學術支持單位,由新加坡華鼎有限公司、湖北智庫文化戰略研究院承辦。
來自中國、新加坡、馬來西亞、菲律賓等國40位專家學者相聚雲上和線下會場,就“海上絲綢之路”與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海絲路”與東南亞國家的政治經濟、人文曆史、文化遺産、旅遊商貿、華人華僑、社會轉型等議題,進行了廣泛而深入的交流討論。該論壇共收到學術論文30篇,涉及領域廣泛,研究成果豐富。
自2013年中國提出建設“一帶一路”合作倡議以來,相關領域逐漸成爲國內外學者關注的熱點研究領域。開展“海上絲綢之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的學術研究與對話,加強中外文化交流與合作,也是推動“海上絲綢之路”人文交流的題中之義。
本次論壇將拓展相關研究的多維度視角,進一步加深我們對建設“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重要性的理解,論壇對加強中新等國學者人文交流與合作也將發揮積極作用。
李紅瓊:海上絲綢之路是人類曆史的偉大壯舉
新加坡中國文化中心副主任李紅瓊在致辭中表示,東南亞是古代“海上絲綢之路”最早互聯聯通的區域。由于地緣相近、資源互補、文化相融,在漫長的曆史發展中,東南亞各國相互依存,休戚與共,命運相連。
她談到,“海上絲綢之路”是人類曆史上的偉大壯舉,它不僅是貿易之路和文化交流交融之路,也是一條沿傳播友誼和促進和平之路。“海上絲綢之路”使得沿線國家和地區有了更多共同的曆史記憶和種種關聯。因此,“海上絲綢之路”既是中國曆史一部分,也是沿線國家與地區曆史的一部分,更是中國與東南亞國家續寫未來篇章不可分割的文化基石。
千百年來“海上絲綢之路”所積澱的和平合作、開放包容、互學互鑒、互利共贏的精神,爲促進中國與東南亞國家睦鄰友好與合作共贏奠定了重要文化基礎,也成爲東南亞各國共同創造亞細亞文明的文化源泉。“海上絲綢之路”中淬煉而成的是亞洲人民共同創造的講信修睦、尊重彼此、守望相助、心心相印、開放包容的價值理念,作爲人類優秀文化遺産,應倍加珍惜。
當前,世界局勢動蕩變幻,地區沖突令人憂心,新冠疫情持續發酵,經濟複蘇步履艱難,人類面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挑戰,從曆史中汲取東方智慧和東方價值理念,對于解決今天世界面臨的困境,維護世界和平與發展,彌足珍貴,對推動不同文明互鑒,弘揚全人類共同價值,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具有重要當代價值。
新加坡資深曆史學者柯木林、武漢大學國家文化發展研究院院長、中國教育部長江學者傅才武教授、馬來西亞中國絲路商會會長和新亞洲戰略研究中心主席翁詩傑等三位特邀嘉賓作了視頻主題演講。論壇由《隨筆南洋》《南洋時評》主編李葉明作學術主持。
柯木林:新加坡是南洋第一埠頭
新加坡資深曆史學者柯木林先生作了題爲《南洋第一埠頭:海上絲綢之路的新加坡》的主旨分享。
他談到,“海上絲綢之路”有重啓古代文明、重塑中國形象、重建海洋精神三重意思。“海上絲綢之路”是一個崛起大國,通過平等貿易、友誼參與、資源共享,與周邊國家和平相處的代名詞。
柯木林先生以豐富的史料講述了新加坡幾代華人華僑的故事,以及新中兩國關系的曆史演變。他說,從新加坡島考古發掘顯示,新加坡是個商港,也是海上絲綢之路重鎮。那時的新加坡可謂是風帆時代,是中國帆船必經之地。
中國帆船帶來了早期新加坡的經濟繁榮,也帶來了勤勞、堅忍、智慧的中國移民,爲新加坡筚路藍縷開發土地,從一個荒涼漁村變爲國際貿易大港,奠定今日新加坡共和國基礎,作出了偉大貢獻。
傅才武:新加坡的文化認同和國家認同
武漢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院長傅才武教授做了題爲《從文化認同到國家認同:新加坡的道路——新加坡60年文化觀察》的主旨發言。
傅教授指出,新加坡自建國以來,經曆了政治經濟共同體與文化共同體“兩線建設”的複雜過程。與大多數國家由民族(文化)共同體演進爲國家共同體的道路不同,新加坡是由地域共同體快速過渡到政治經濟共同體,並在國家主權構架下進行國家認同和文化認同建設的過程。
由于這個特殊性,使新加坡制定和實施了一系列促進文化認同、建設國家文化共同體的文化政策措施。他說,六十年來,新加坡的文化政策經曆了民族文化政策、文化經濟政策、文化社會政策三個時期。國家文化建設目標也經曆了三次轉變,即由塑造“政治經濟共同體”到建構“文化共同體”的演進,由“全球化”向“本土化”的深入,由整合“民族認同”轉而強化“國家認同”。
新加坡國家文化政策聚焦于國民性的塑造、公民參與的動員和對經濟社會發展的帶動作用,形成了獨特的新加坡經驗。
翁詩傑:海上絲綢之路是人類命運共同體
馬來西亞新亞洲戰略研究中心主席、中國絲路商會會長丹斯裏(馬來西亞國王禦賜勳爵銜)翁詩傑作了《海上絲綢之路與人類命運共同體》的主旨發言。
他說,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第四屆亞洲相互協作與信任措施會議” 第四次峰會發言中,倡導亞洲要建立相互尊重、開放融合的“共同、綜合、合作、可持續”的安全觀,對當今世界局勢十分有針對性,契合所有愛好和平的國家對傳統與非傳統安全領域的訴求。
他談到,要推動“海上絲綢之路”包括環南海的東盟國家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離不開以“環南海發展命運共同體” 作爲共同發展的合作平台。中國與“海上絲路”的關聯國家之間,不僅僅是貿易夥伴關系,更是多維度“發展共同體”的夥伴關系。
“發展共同體”並不等同“經濟共同體”,它涵蓋彼此人文的互鑒、互信,離不開堅實的民心相通爲基礎的經貿往來,休戚與共、安危並存。
李良義:開辟海上絲綢之路文旅新航線
新加坡華鼎公司、華運旅遊公司董事長、知名文旅專家李良義教授(中國外專局特聘專家)在本次論壇上提出“海上絲綢之路文旅新航線”的概念,在與會者中間産生共鳴,專家學者們認爲這樣就可以直接把曆史與當代,文化與現實結合起來,變成東南亞廣大華人華僑與中國國內的民衆都可以共同參與的平台,大家身臨其境地感受曆史與文化的碰撞和真實體驗。寓教于樂,有益身心。
“我是從事文化旅遊事業的,對絲綢之路情有獨鍾,30多年來,已組織和帶領10多萬遊客走過陸地上的絲綢之路300次以上)約占新加坡實際人數的2%)。衆所周知,海上絲綢之路從中國秦漢時期就開始了,2000多年來,不僅促進了中國與海外的貿易往來,也搭建了一座推動沿線各地文化交流的大舞台。我們的先輩們把中華文化的元素如絲綢、瓷器、茶葉等代表中華文明之風吹向了南洋,吹向了西方,吹向了全世界。尤其是到了宋元明時期,隨著中國經濟實力的增強和航海科技的發達,湧現出像汪大淵、鄭和等一大批傑出的航海家和偉大的文化文明使者。”
李良義談到,新加坡和東南亞大多數國家的不少城市與中國沿海港口城市有一個共同特點:因海洋而誕生,因海洋而興旺,因海洋而繁榮。新加坡有著優越的地理位置和經濟發達的繁榮,可謂是“得天獨厚”。在後疫情時代,我們應該與周邊國家和中國沿海城市,特別是福建、廣東、海口等省市攜手共同打造一條適合民衆旅遊觀光的“海上絲綢之路文旅新航線”。
“爲了讓廣大民衆更廣泛了解海上絲綢之路的過去、現在和未來,可以合作舉辦“海上絲綢之路文化旅遊節”,多方共同打造一個文旅新品牌,創建新線路,讓本區域的廣大民衆,尤其是青少年,有機會體驗先輩們飄洋過海的創業之路,而且還可以回鄉尋根訪祖,同時也能讓中國各地的旅客走出國門,來到新加坡和東南亞,觀賞海上絲綢之路節點城市的多元文化的風采和無限的精彩魅力。讓我們通過文化旅遊、交流融合來繼承發揚“友善、包容、互惠、共存”的海上絲綢之路的精神和內涵,再創海絲路的輝煌。”
各國專家學者多角度暢言討論
主旨發言後,各國的專家學者也進行了多角度的討論,對“海上絲綢之路”的曆史、文化、經濟和發展前景等做了深入而熱烈的發言。
上海社會科學院國際問題研究所的胡志勇提出,要以“一帶一路”爲中心,推動中新關系全面深入發展,求同存異,取長補短,共同推動亞洲經濟一體化。新加坡國立大學的顧清揚副教授從經濟視角切入,指出在地緣政治、意識形態和經濟社會發展的三者關系上,中國和東盟如以發展爲中心,就要排除來自西方地緣政治和意識形態的幹擾。目前中國和東盟當前共同面臨經濟發展模式轉型的外部挑戰和中等國家收入陷阱的內部挑戰,未來應以人民爲中心,共同促進雙方經濟發展。
柬埔寨合作與和平研究所的高級訪問學者陳興利說,數字絲綢之路釋放新科技的潛能,讓科技成爲推動區域經濟轉型的動力。他說,中國在數字經濟領域是東南亞國家在疫情後關注的重點投資對象,通過海上絲綢之路的共建共享,加強這兩個方面的合作可以協助東南亞國家經濟轉型。
福建師範大學的王兵教授認爲,新加坡早期華文報章不僅保存了新馬華族戲曲在舞台演出、劇團發展和戲劇評論方面的直接史料,也記載了戲曲發展密切相關的間接文獻,形成了新、馬華族戲曲的多元生態。華族戲曲社團在南洋一帶扮演著領頭羊的角色。
馬來西亞一帶一路策略理事會的鍾天祥說,2013年中國提出建設“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倡議,得到東南亞各國積極響應。在後疫情時期,東南亞國家尋求經濟和發展轉型,各國唯有跟中國攜手合作,才能保持區域團結,有利于避開域外勢力幹擾,維護區域的中心地位。
廣東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副院長張曉斌認爲,海上絲綢之路作爲典型的文化線路,既有以宗教和民間信仰的交流,也有以航海、制瓷、紡織、建築、種植等科技交流,還有建築藝術、外銷瓷藝術、審美藝術等交流等。
清華大學助理研究員徐仕佳說,明朝時歐亞大陸東端的海域存在多種時間體系,琉球在長期海洋貿易中接觸到不同的時間體系,最終發現,中國時間是最爲有效的計時工具,在琉球華商推動下,中國時間通過海上貿易往來傳入琉球。
線上線下結合 論壇圓滿成功
此次論壇聚集了新加坡、中國、馬來西亞、柬埔寨等不同國家和地區的幾十位專家學者,來自新加坡國立大學、新加坡宗鄉總會學術委員會、新加坡華鼎公司、馬來西亞新亞洲戰略研究中心和馬來西亞一帶一路策略理事會、柬埔寨合作與和平研究所等。
中方專家學者主要來自清華大學、北京大學、複旦大學、武漢大學、南京大學、安徽大學、福建師範大學、國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中國文化遺産研究院、上海社會科學院國際問題研究所、廣東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水下考古研究中心等。
“通過線上線下結合,我們聚集了不同國家、地區和城市的專家學者,從多個角度來共同探討海上絲綢之路的曆史、意義和未來發展;在形式上,我們采用了視頻錄制與現場發言相結合的方式,讓會議更有成效,也更生動和多元化。與會者紛紛表示,期待下次再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