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在 中國 有這麽一個地方,所有 中國 人都知道,幾乎每個人都想著來看一眼,它便是 北京 故宮。
北京 故宮,舊稱紫禁城,是明、清兩代24位帝王的宮殿,是記載明清宮廷曆史的鮮活檔案,是明清皇室珍寶的巨大寶庫……(此處省略幾千字)
簡言之, 北京 故宮是中華民族的驕傲所在。竊以爲,如果要評選 中國 人一生必去的景點,那只能是 北京 故宮。
故宮面積那麽大,大小宮殿70多座,房屋9000余間,該如何遊覽?
這是一個令很多人茫然的問題。希望這篇文章能給你答案
故宮遊覽的三個推薦選擇
一天深度遊路線:
故宮中軸線+東西六宮精華景點
適用人群:有一天時間在故宮
遊覽時間:9小時左右
午門——午門城牆——文華殿——武英殿—— 太和 門—— 太和 殿——中和殿——保和殿——珍寶館(九龍 壁——皇極殿——樂壽堂——珍妃井)——延禧宮——慈甯宮——乾清門——乾清宮——交泰殿——坤甯宮——儲秀宮——禦花園——神武門
半天深度遊路線:看故宮最精華的景點+珍寶館+儲秀宮
適用人群:對曆史感興趣、時間相對充足
遊覽時間:4小時左右
午門——午門城牆—— 太和 門—— 太和 殿——中和殿——保和殿—— 九龍 壁——皇極殿——樂壽堂——珍妃井——延禧宮——乾清宮——交泰殿——坤甯宮——儲秀宮——禦花園——神武門
半天精品遊路線: 看故宮最精華的景點
適用人群:有老人和小孩,時間比較緊張,遊覽時間:2小時左右 ++午門——午門城牆—— 太和 門—— 太和 殿——中和殿——保和殿——乾清門——乾清宮——交泰殿——坤甯宮——儲秀宮——禦花園——神武門
不論有沒有角樓咖啡,有沒有故宮文創,有沒有《延禧攻略》,有沒有《我在故宮 修文物》,有沒有《上新了故宮》,在我心裏故宮博物院這個百年IP在我心裏都是無可替代的。
在國外我喜歡遊山玩水,浏覽自然風光;在國內各種曆史人文遺迹則成了我的偏好。
我來故宮目的無三,一看建築,二看文物。
常設展覽
鍾表館:奉先殿(曾爲祭祀場所)
珍寶館:甯壽宮(曾爲太上皇宮殿)
石鼓館:皇極殿東庑(甯壽宮內)
戲曲館:暢音閣和閱是樓(曾爲戲樓和觀戲台,甯壽宮內)
書畫館:文華殿(曾爲科舉考試殿試閱卷場所)
陶瓷館:武英殿(曾爲掌管刊印裝潢書籍的場所)
雕塑館:慈甯宮(曾爲太後太妃寢宮)
青銅器館:承乾宮、 永和 宮(曾爲嫔妃居所)
古建館:東南角樓故宮看點一:宮殿
總體來看,故宮的宮殿以乾清門爲界可以分成兩個部分:
1、南邊是外朝,皇帝處理政務的區域,以三大殿( 太和 殿、中和殿和保和殿)爲核心,文華殿和武英殿分布在東西兩側。
2、北邊是內廷,皇帝和他那一大家子居住的區域,以後三宮(乾清宮、交泰殿和坤甯宮)爲核心,緊挨著妃嫔居住的東六宮和西六宮,分布在東西兩側的是太上皇、太後太妃的居住場所——甯壽宮和慈甯宮。
【 太和 殿】 大名 鼎鼎的金銮殿,舉行盛典時用的宮殿, 比如 登基、大婚、出征。此外,它還是重大節日接受文武官員的朝賀,並向王公大臣賜宴的場所。
從東側離開,逛東六宮和甯壽宮區。
直到15點40,返回午門處,開始走中軸線。
此時不僅遊人減少,光線也柔和許多。
中軸線上最雄偉之景當屬 太和 殿。 太和 殿是規格最高的皇家宮殿,也是 中國 現存最大的木結構建築。如果還是覺得人多,上一支ND鏡,通過長曝光濾掉一些人群也是不錯的選擇。
繼續走,便到乾清宮。此時,天燈,萬壽燈已立,迎賀新年。人也是比往常要多。
而後,穿禦花園,神武門離開故宮。然後可去故宮 西北 角樓等夕陽。總的來說,下午場的優勢爲人少光柔,十分適合拍照不管人物還是景物。沒有明顯缺點,非要找缺點也就是禦花園人一直很多了。
開闊的場地,相對較矮的建築高度和棱角分明的建造樣式,使得光影成爲了故宮攝影的好夥伴,無論人像還是風光。技巧一,半明半暗。
半明半暗是體現拍攝對象棱角分明的最佳方法。就好比人像攝影中,陰陽臉一般適合五官立體感強的帥哥。故宮中的建築橫平豎直,硬線條居多。太陽光照射下來,一半明亮,一半黑暗,對比鮮明,美感十足。半明半暗用來拍人物也是效果顯著
故宮看點二:建築
故宮是世界最大規模的木結構建築群、世界最大規模的古代宮殿建築群,代表著 中國 傳統文化與審美的最高境界。
如果細究的話,光是故宮建築上的看點就可以說個三天三夜。于是,簡單給大家歸納了一些:
1、屋頂
古代 中國 宮殿建築的屋頂樣式豐富,故宮裏的每個屋頂是根據宮殿主人所處的地位和建築功能來確定樣式。
其中, 太和 殿用的是屋頂樣式中最高等級的重檐庑殿頂,它也是 中國 最大的重檐庑殿頂的宮殿 。
2、房檐
看 中國 古建築的房檐,你會發現檐角屋脊上常常排列著一些數目不等的仙人神獸,它們最初因固定瓦片而設,後來逐漸美化,衍生出裝飾和顯示等級的作用。屋檐上的神獸數目越多,表示級別越高。
爲了體現皇權的至高無上,故宮的 太和 殿用了10個(龍、鳳、 獅子 、天馬、海馬、狻猊、狎魚、獬豸、鬥牛、行什)。
除此之外,其他古建築屋檐上的神獸都是單數, 比如 地位僅次于 太和 殿的乾清宮,九個;坤甯宮原是皇後的寢宮,有七個;妃嫔居住的東西六宮,有五個。
除了神獸,房檐的裝飾圖案也有講究。故宮裏常見的龍鳳圖案(上面是龍,下面是鳳)被規定只能出現在皇家宮殿上,普通老百姓的房檐上,使用的都是山水花草之類的圖案。
3、建築結構
中國 古建築有一個特點是:不用一根釘子。僅用一塊塊木頭,如何搭建這些高大精美的建築?答案就是中國 建築的獨特結構:鬥拱!
“鬥拱, 中國 古代建築所特有的構件,方形木塊叫鬥,弓形短木叫拱,斜置長木叫昂,總稱鬥拱。一般置于柱頭和額枋(位于兩檐柱之間,用于承托鬥拱)、屋面之間,用來支撐荷載梁架、挑出屋檐。明清時期,鬥拱的結構作用已逐漸消失,成了純粹的裝飾、等級的標志。”(本段文字來源于網絡)
鬥拱結構看起來簡單,實則巧妙。小米曾經在東嶽廟( 中國 民俗博物館)的一次活動中,嘗試自己拆掉古建築上一小節鬥拱,再拼接複原,結果失敗了。不是我笨,特意問過工作人員,大部分參與者都沒法自己拼回去。
故宮角樓擁有“三層檐七十二條脊”,據 中國 古代建築博物館的講解員說,它是 中國 古代建築頂峰之作。故宮內唯一允許遊客登上去的角樓就是東南角樓,入口就在午門口西邊(進門後左手邊),一定不要錯過,裏面有古建築展覽,可以了解下故宮的建築知識。
4、殿外
古代爲了保證建築物建成後不會塌陷,會建一層堅硬的基礎,也就是台基。故宮三大殿( 太和 殿、中和殿和保和殿)的台基高達8米,據說是古建築中台基最高的。
台基上的一排排的龍頭是排水口。暴雨來臨, 北京 很多地方可能出現嚴重積水的情況,但故宮這一套排水系統,毫無壓力。電視劇《大決戰》在故宮取景時遭遇暴雨,清楚地記錄了台基上“千龍吐水”的壯觀景象。
因爲古建築的主要材料是木頭,爲了防火,每個宮殿門口都會設置銅缸儲水,冬天爲了防止缸內水結冰,還有專人負責在銅缸下生火。
古建築門口通常會有兩只 獅子 守著,顯示主人的權勢和尊貴,故宮也不例外。
宮殿主路上花紋龍飛鳳舞的大型浮雕就是丹陛,是古代帝王的專用道。但事實與某些清宮劇演的不同,皇帝不是踩著丹陛走進去的,而是被別人擡進去的。
登上台基,到達正殿門口,通常可以發現它們的身影:仙鶴、烏龜、日晷(古代計時器)、嘉良(古代標准衡量器)。前面兩者是 長壽 的意思,日晷和嘉良是皇權的象征。
5、殿內陳設
故宮有十三座宮殿維持著原狀陳列。國外也有不少宮殿類景點, 比如 盧浮宮、 凡爾賽 宮等,經過一次次戰爭的洗劫後,原來的物件都沒有了,裏面陳列的都是替代品。但故宮裏頭陳列的都是幾百年前的物件。
6、天花藻井
天花板是參觀過程中很容易被忽略的地方。穹窿狀的天花板被稱爲藻井,是 中國 古建築室內頂部的裝飾手法之一。它是 中國 封建等級制度的標志,只有在最尊貴的建築中才能使用, 比如 佛像和皇帝寶座之上。
精致的藻井由花紋、彩畫、浮雕構成,完美展現了 中國 建築師的水平。
PS: 北京 先農壇的 中國 古代建築博物館是了解古代建築的好去處
7、花園
故宮有四個花園,建福宮花園毀于大火,目前僅有三個花園對外開放:禦花園、慈甯花園和甯壽宮中的乾隆花園。
逛花園最忌人多,禦花園也算是精致的園林,但無奈遊客太多,過于喧鬧。乾隆花園還未得見,不好評論。
慈甯花園是最晚開放的一個,聽說曾請來了幾只梅花鹿,熱鬧了好一陣子,可惜去的時候沒碰上。期待未來有更多有意思的展覽活動。
在故宮裏,你會發現很多宮殿已經十分陳舊,落灰、掉牆皮、油漆脫落等。修複故宮需要花費很多的財力物力,但如果我們納的稅花在這裏,小米覺得很值當。
故宮看點三:展覽
故宮的全稱是故宮博物院,這一點常常被人忽略。作爲世界五大博物館之一,它除了是世界最大規模的木結構建築群、世界最大規模的古代宮殿建築群,還是收藏 中國 文物藏品最豐富的一座博物館。
大部分人對故宮藏品的印象遠不如建築,或許是因爲故宮面積大,看點多,一天逛下來,光是建築部分就已經目不暇接,藏品的部分常常被忽略。
有人質疑 北京 故宮“有宮無寶”,藏品不如 台北 故宮。實際上,故宮共有186萬件文物藏品(每一件都在官網上有記可查),日常文物展出量高達1萬件,是 台北 故宮的5倍。其中,很多是絕無僅有的國寶級藏品。感興趣的小夥伴可以去查查,不少文化界名人大咖也在視頻節目中詳細分析過,小米在這裏就不細說了。
故宮的展覽分爲常設和臨時兩種,數量較多,細細欣賞需要花費不少時間,可以分幾次前往。
故宮面積大,制定遊覽線路應該先了解故宮開放區域,然後根據時間來選擇,沒有最佳線路,只有最合適的線路。下面送上一張地圖,陰影部分爲不開放區域(來源于故宮官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