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歡慶新加坡家庭年”,首屆新加坡全國家庭周于6月4日起舉行。新加坡李顯龍總理在推介儀式上說,政府會繼續通過住屋、婚姻與育兒配套、學前教育等政策,加強對家庭的支援。家庭是社會的基石,健康的家庭是社會穩定的保障。當代社會的急速變化,特別是傳統觀念和規範的弱化,都讓家庭面對極大的壓力,如何協助家庭應對危機,關系國家的長治久安。
家庭是社會的基石,健康的家庭是社會穩定的保障。(謝智揚攝)
突飛猛進的科技帶來了生活習慣和觀念上的巨大變化,特別是兩性關系,更遭到非常劇烈的沖擊。從1960年代女性避孕藥的普及,到今天手機約會應用的便利,對兩性交往的規範均有深遠的影響。從前被視爲社會禁忌的婚前性行爲、未婚先孕、墮胎、離婚等,如今都顯得保守落伍。在個性解放與傳統社會規範之間的深刻矛盾,使得人們的家庭觀必須不斷調整。
尊重個人選擇猶如過去的女大當嫁一樣,已經成爲不言自喻的主流價值。可是當成家立業越來越不再是天經地義的個體必由之路,累積起來的集體後果卻是不容忽視的。最普遍的現象莫過于青年單身人口比率上升,伴隨著生育率的急速下降以及人口的老齡化。觀念的改變非一朝一夕之功,要扭轉這個威脅家庭組織存續的因素並不容易,然而卻是必要之舉。
家庭的意義,可以從兩個層面理解。在功利層面,它是任何社會繁衍的根本機制。曆史經驗和學術研究均表明,盡管一些社會有特殊的婚姻形態,一夫一妻婚姻是養育下一代最有效,因而也是最普遍的自然演進形成的制度安排。健康的家庭是健康的下一代的保證,所培育出來的具有健全人格的社會成員,構成了文明進步發展的關鍵要素。
在本質層面,家庭的人倫關系賦予個體豐富及不可或缺的生命意義。所謂血濃于水,由夫婦産生的父子、母女、兄弟姐妹乃至其他人倫關系,讓個體從小處于一種充滿道德秩序保護而産生的安全感,並在成長後把它傳承給新一代。
因此,“歡慶新加坡家庭年”和家庭周都是值得肯定的做法。李顯龍總理重申新加坡政府親家庭的正確立場,從側面也反映了當代家庭所面臨的巨大挑戰。這些挑戰還包括政府必須解決不同問題而出現的政策一貫性難題。比如當局爲解決人力短缺,不斷鼓勵婦女進入勞動力市場。但夫婦外出謀生,也讓一些家庭面對雙親既要爲事業負責,又要處理家務事、撫育下一代,關注子女教育與成長的艱難平衡。
家庭要健康茁壯,每一個成員都須各司其職。從事任何職業都需要相應的專業知識,如何扮演好丈夫、妻子、雙親的角色,過去是通過觀察長輩耳濡目染地學習,如今恐怕也須要正規的知識傳授。所以,政府不妨考慮加強既有的做法,輔導新婚夫婦和新手父母,讓他們具備扮演好自己重要角色的知識。新加坡國家發展部長李智陞日前透露,當局會嘗試較新穎的組屋格局、面積、設施與構造,滿足不同家庭的需求,相信也有助于與強化家庭的韌性。
強化家庭並非只是政府的事情,個人如何承擔應有的責任,恐怕才是成敗的關鍵。冠病疫情催生的居家上班,讓人們在疫情期間重新審視家庭和事業的關系;“健康SG”計劃鼓勵人們重視日常保健,何嘗不是一種對自己和家人關愛的表現。現代社會導致人的原子化,進而激進乃至極端化,人心的不安導致社會的不安。家庭的溫暖是最好的解藥,如果人們能從家庭獲得安全感,其他社會問題也將有更好的解決基礎,或可能在源頭就被抑制了。
文章來源于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