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經很長一段日子,我們都一直陷在恐慌、迷茫和絕望的情緒之中。看著一條條湧現的新聞時而振奮,時而失落。
熬不完的潛伏期,過完這個14天還有下一個14天。還有不斷增長的數字,真真假假的新聞。我們的情緒也極其容易被煽起,可能冷不丁就成爲了別人制造恐慌的靶子。
但我們忙著恐慌,卻沒有停下來聽一聽,我們在恐慌什麽?
其實就是我們怕自己死去。
關于死亡這個話題很難討論,哲學都討論好十幾個世紀了。當然,我們也不會怎麽去思考。
人又是如此脆弱的,不知道什麽就突然,毫無意義地死亡,成爲統計數字的+1。
在死亡面前,我們又是如此渺小,哪怕是黑曼巴也無可奈何。當死亡來臨,我們似乎之前所有的努力的都變得毫無價值。
所以,不如我們來思考一下死亡吧。
當我們想到死亡的時候,我們腦子裏會閃過很多念頭。
有些人會想我怎麽就這麽遺憾地離去。我還沒有好好享受人生,還沒有走遍世界,還沒有步入婚姻的殿堂,還沒有好好照顧父母,也還沒有擁有自己的孩子……
想著想著就會情緒升起,大喊:我還不能死。
但換個角度想一下:
爲什麽你還沒有開始去做你想要做的事情?
又是什麽,讓你感到死亡的時候,又想起這些事呢?
等到這次過後,你是否會著手去做了呢?
尼采說,生命的意義就是沒有意義。
但就是因爲生命沒有意義,任何我們想要去做的事情都可以成爲人生的意義。所以可以在現有之下去一點一點做想做的事情。
怕白發人送黑發人,何不現在就好好照顧父母。怕還沒有追求到喜愛的人,爲何現在就不主動一點。
爲什麽有那麽多疫情一線的戰士們,前仆後繼、在所不辭地奮鬥在最前線。因爲他們認爲哪怕死神悄悄來臨,自己也死得其所。
當慢慢找到有意義的事情並去做,生命的充實感就會代替恐慌和絕望。死亡也不會顯得那麽恐怖。
我們更多是見到了別人的死亡,或親人,或摯愛,或值得尊敬的人,或死有余辜之人。
物理上的死亡並不是意味著逝者的徹底消逝。因而引起的悲傷、憤怒、哀悼與思考,也是一種他們生命的延續。
但當一個人的死亡驚動了社會,總會有各種各面的話語試圖擾亂我們的正常情緒。
有人拿別人死亡做文章,試圖減輕罪惡與責罵。也有人拿不幸的死亡當作子彈,制造更大的混亂。
我們痛恨黑暗,敬愛長夜裏吹哨的人,也更應相信黎明的到來。
我們終究會失去我們愛的人,但在失去之前,我們還能表達愛。
以及失去之後,我們應是接過他們的擔子,成爲下一個炬光。
最後送上某醫院的標語:
醫院以救死扶傷爲天職,所有生命的傷害、病痛、凋零每天都在上演,這些給人們帶來最有價值的啓示就是敬畏和愛護。
頭條號:你的靓仔大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