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婚和離婚似乎也與疫情有了千絲萬縷的關系….
隨著防疫措施松綁,本地2021年注冊結婚的新人增加25.1%,達到2萬8329對。
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由于注冊結婚的人數增加,本地男女的結婚率跟10年前相比都有上升。
去年,年齡介于15到49歲的未婚男性中,每1000人有45.3人結婚;在同年齡層的未婚女性中,比率是每1000人有44.2人結婚。
另外,去年結婚的新人也更晚婚,首次結婚的新郎和新娘的中位數年齡分別爲30.5歲和29.1歲。
去年新婚夫妻的年齡差距則收窄。43.7%首次結婚的新人同齡或年齡只相差一歲,比十年前的35.9%高出許多。
結婚的人多,離婚的人也不少。
統計局的數據顯示,去年有7890對夫妻獲准離婚或獲判婚姻無效,比前年多出13.4%。
這主要是因爲去年有更多夫妻申請離婚,之前延期的離婚訴訟在防疫措施松綁後也恢複進行。盡管如此,去年的整體離婚率仍比十年前來得低。
去年,20歲以上的已婚男性中,每1000人有7.2人離婚,這比十年前的7.6人來得低。20歲以上的已婚女性中,離婚的比率爲每1000人有6.9人離婚,同樣比十年前來得低。
統計局的數據也顯示,過去十年離婚男女的中位數年齡有所上升。離婚男性的中位數年齡從2011年的41.3歲,上升到43.9歲;離婚女性的中位數年齡則從37.7歲,上升到40歲。
另外,去年離婚的夫妻婚姻維持的中位數年限爲10.7年,比十年前的10.5年稍長。結婚五到九年後離婚的夫妻仍占最大比例,達到29.8%。
關于贍養費那些事
政府計劃在明年修訂家事司法法令,加強執行贍養費庭令的機制。
社會及家庭發展部指出,法庭可以簡化贍養費庭令的相關程序,同時更好地阻遏離婚者不付贍養費的行爲。由于相關措施影響法律程序,因此計劃將相關措施納入明年提呈的家事司法修正案。
除了法律和程序方面的調整,相關部門也會探討如何更好地把那些因經濟或其他問題而無法支付贍養費的人,和那些不願付贍養費的人區分開來,讓他們獲取所需的支援。
在新加坡,離婚可不是件容易的事,盡管在去年的時候增設了夫妻雙方可和平分手的規定。
這相關部門並不想讓社會大衆以爲離婚在今天已是一件容易的事,因此導致青年男女忽略婚姻的神聖性與雙方的責任。
在2016年至2020年結束婚姻(包括離婚或是婚姻無效)的夫婦平均每年有7424對,與2011年至2015年之間的7439對不相上下,可見高離婚率在過去10年保持“穩定”的趨勢。
當中,中年離婚人數比例則有所增加。根據去年中的報道,相比12年前,男性離婚人數當中,45歲以上的從36.2%上升到44%;45歲以上的女性則從24.4%增至31.8%。
根據分析,夫妻離異有多個理由,包括家庭生活素質的期望與壓力、子女教育、兩人的稅務責任等等。婚外情、家庭暴力、精神虐待、夫妻二人把工作置于家庭之上、價值觀分歧、性格不合的缺點日益放大,任何一項都可能造成婚姻危機。
夫妻在不同婚姻階段出現情緒不穩定,互相歸咎是現代社會常見的現象,即使經過多年相處也無法避免,只要處理得好,在一般情況下,雙方不會走向感情破裂的道路。
當離婚無法避免時,雙方都受到平等對待是婦女憲章的修正動機,法律也必須確保夫妻申請離異不是一時的意氣用事,法官若認爲雙方或還有和解可能,可下令他們接受調解和輔導。
此外,社會上的調解機制,包括家庭服務中心可以扮演的角色日愈重要,它們可爲面對家庭和婚姻困境的夫妻提供支持。
政府爲了鼓勵年輕一代結婚組織家庭,而放松了組屋申請條例。至目前爲止,這是否也無意中導致一些年輕人爲了盡快“擁屋”,而對終身大事缺乏更認真的考慮?無論如何,年輕人在婚前的婚姻輔導應該受到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