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快讀
  • 旅遊
  • 生活
    • 美食
    • 寵物
    • 養生
    • 親子
  • 娛樂
    • 動漫
  • 時尚
  • 社會
  • 探索
  • 故事
  • 科技
  • 軍事
  • 国际
快讀

狗子帶你看宇宙【一】地球

2020 年 2 月 16 日 狗子社

說起地球我們說陌生也陌生,說不陌生也不陌生。爲啥子要這樣說捏?

說陌生是因爲我們對地球了解的就那麽一丟丟,地球還有好多是我們不了解的。

說不陌生是因爲 , 啥也不因爲……都說了不陌生了還因爲啥!

好啦不亂侃了,接著說正事兒。

地球是太陽系八大行星之一,它有一個天然衛星知道是誰不?

什麽?這都不知道?

唉!還是我來告訴你們吧!地球的天然衛星就是月球……

嘿嘿!皮一下很開心!

關于月球我們下一期再講……

地球作爲一個行星,在46億年前起源于原始太陽星雲。

地球與外層空間的其他天體相互作用,包括太陽和月球。

地球是上百萬生物的家園,包括人類,地球是宇宙中已知存在生命的唯一天體。

地球赤道半徑6378.137千米,極半徑6356.752千米,平均半徑約爲6371千米,赤道周長大約爲40076千米,地球上71%爲海洋;29%爲陸地!現在知道地球爲啥又叫做“水球”了麽?

地球有南極和北極兩極。通過南北兩極,磁場可以一直延伸到地球及地球以外十萬千米以上的高空。

狗子帶你看宇宙【一】地球

地球由地殼地幔以及地核組成,地核的溫度隨深度的變化而變化,在6371千米深處的地球中心,溫度高達4500~5000攝氏度。

跟你們說一個說冷也不冷的知識——地球並不是一個完整的球體,其實它是一個橢圓體……

關于地球的小知識侬知道多少?別跟我說你啥都不知道……

接下來奉上!

地球質量:5.965×10^24kg

地球平均密度:5507.85kg/m³

地球直徑:12756千米

地球自轉周期:23h56min4s

半長軸:149,597,887.5km

離心率:0.016710219

公轉周期:一年(365.24219天)

軌道傾角:0(7.25°至太阳赤道)

體積:1.0832073×10^12km³

衛星:月球

宇宙速度:11.186km/s(39600km/h)

狗子帶你看宇宙【一】地球

知道“地球”這個名字是怎麽來的嗎?

我賭五包辣條肯定沒幾個人知道。

在這裏我要跟你們顯擺顯擺啦。

地球這個名字來源于對大地形狀的認識,最早可以追溯到古希臘學者亞裏士多德從球體哲學上“完美性”和數學上的“均衡性”提出“地球”這個名稱和概念。曉得了不?接著吹……說!

地球是處在金星與火星之間,是太陽系中距離太陽第三近的行星,地球是發現第一個具有生命個體的行星。

接下來說個比較冷的知識,是真的冷。

不少地球物理專家認爲,地球的現有重量是6兆噸的百萬倍,假如地球內部不是空的,它的重量應遠不止此。

這個“兆”有兩種意思,一種是表示百萬,一種是表示萬億。

我估計這裏的“6兆噸”應該表示的是萬億,在這裏我就不算了,因爲太難,我不會……

但是,地球的現有重量爲6兆噸的百萬倍說法有一定的爭議,測量地球的重量不能僅憑幾個數學公式來計算,也不能夠抛開太陽對地球的引力作用。你們說對吧?

狗子帶你看宇宙【一】地球

(在這裏要說一下“地球空洞說”。

地球空洞說認爲:地球是一個中空的星球的理論,該理論還經常認爲地球有一個適宜人類居住的內表面。

但現在這一想法只得到了很少的支持,大多數科學家認同地球是一個實心的天體,並認爲地心空洞說是僞科學。

直到現在也沒有一條證據可以證明地球是實心的。

現在沒有一個鑽探機可以鑽到地球中心,所以一切只能靠推測。科學家試圖用地震波來證實地球是實心的,但是地震波最後還是向旁邊擴散而不是向中心去,所以地球是實心的並無根據。

有人認爲地球肯定是空心的。

現在科學家推測地球中心是液體鐵和鎳,但是鐵和鎳都是密度極大的物體,雖然各地層對它的引力之和爲零但是還有太陽和月球的引力和地球自轉的離心力,這些東西必定會離開地心處。所以地球一定空心。

有人說在地球的南北兩極分別存在UFO的入口。

(1)1913年2月9日“一隊奇怪的發光物體”快速飛越美洲大陸。

(2)1931年1月1日,一道“亮光”又掠過加拿大上空。

(3)1952年6月19日,有人看見一個紅色物體以極高的速度穿過夜空。

(4)1952年12月15日,這一現象又一次出現,有人看到它向北飛了。

但是有人支持就有人反對。

地心引力是反駁地球空洞說最有力的科學證明。

質量大的物體會被引力吸引到一起,形成一個實心球體,即爲所謂的恒星或行星。

實心狀態最有利于減少一個物體的引力勢能,而空心狀態則反之。

狗子帶你看宇宙【一】地球

此外,一般的物質無法支撐一個行星大小的空心物體與引力相抗衡。一個行星大小的、厚度與地殼的已知厚度相當的空殼,會無法與自身的質量保持流體靜力平衡,並將最終塌陷。)

接下來我們講講地球的組成:

地球是由兩個圈層組成——外部圈層和內部圈層

【外部圈層】包括大氣圈、水圈和生物圈

(大氣圈)

它是因重力關系而圍繞著地球的一層混合氣體,是地球最外部的氣體圈層,包圍著海洋和陸地,

大氣圈也叫大氣層,大氣層的成分主要有氮氣,占78.1%;氧氣占20.9%;氩氣占0.93%;還有少量的二氧化碳、稀有氣體(氦氣、氖氣、氩氣、氪氣、氙氣、氡氣)和水蒸氣。

大氣層的厚度大約在1000千米以上,但沒有明顯的界限。

整個大氣層隨高度不同表現出不同的特點,分爲對流層、平流層、臭氧層、中間層、熱層和散逸層,再上面就是星際空間。

(水圈)

水圈是由地球表面上下,液態、氣體和固態的水形成一個幾乎連續的、但不規則的圈層。

水圈中大部分水以液態形式儲存于海洋、河流、湖泊、水庫、沼澤及土壤中;部分水以固態形式存在于極地的廣大冰原、冰川、積雪和凍土中;水汽主要存在于大氣中,三者常通過熱量交換而部分相互轉化。

地球上的水以氣態、液態和固態三種形式存在于空中、地表和地下,這些水不停地運動著和相互聯系著,以水循環的方式共同構成水圈。

(生物圈)

生物圈是指地球上凡是出現並感受到生命活動影響的地區,是地表有機體包括微生物及其自下而上環境的總稱,是行星地球特有的圈層。

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態系統,它也是人類誕生和生存的空間,生物圈的範圍是:大氣圈的底部、水圈大部、岩石圈表面。

生物圈是所有生物鏈的一個統稱,他包含了 生物鏈和所有細微的生物和生態環境,生態系統等。

【內部圈層】

(地殼)

地殼是地球固體圈層的最外層,岩石圈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底界爲莫霍洛維奇不連續面也就是莫霍面。

整個地殼平均厚度約爲17km,其中大陸地殼厚度較大,平均爲33km。

高山、高原地區地殼更厚,最高可達70km 。

平原、盆地地殼相對較薄。

大洋地殼則遠比大陸地殼薄,厚度只有幾千米。

地殼分上下兩層:花崗岩層和玄武岩層。

(花崗岩層)

花崗岩層以氧、硅、鋁爲主,也有人稱之爲“硅鋁層”。此層在海洋底部很薄,尤其是在大洋盆底地區,太平洋中部甚至缺失,是不連續圈層。

(玄武岩層)

玄武岩層富含硅和鎂,也有人稱之爲“硅鎂層”。

還有另一種說法:整個地殼都是硅鋁層,因爲地殼下層的鋁含量仍超過鎂;而地幔上部的岩石部分鎂含量極高,所以稱爲硅鎂層。

玄武岩層在大陸和海洋均有分布,是連續圈層。兩層以康拉德不連續面隔開。

(地幔)

地殼下面是地球的中間層,叫做“地幔”,厚度約2865公裏,主要由致密的造岩物質構成,這是地球內部體積最大、質量最大的一層。

地幔可分爲上地幔和下地幔。

上地幔上部存在一個地震波傳播速度減慢的層,一般又稱爲軟流層,推測是由于放射性元素量集中,蛻變放熱,使岩石高溫軟化,並局部熔融造成的,很可能是岩漿的發源地。

軟流層以上的地幔是岩石圈的組成部分。下地幔溫度、壓力和密度均增大,物質呈可塑性固態。地幔是傳統固體地球劃分的一個層。

(地核)

地核是地球的核心部分,地球內部從古登堡面起,一直到地球中心,稱之爲地核。

主要是由鐵、鎳元素組成,半徑爲3480千米。地核又分爲外地核和內地核兩部分。

地核占地球總體積的16%,地幔占83%,而與人們關系最密切的地殼,僅占1%而已。地核溫度有6680℃。

地核可再分爲內核和外核。由地震波的傳送可知,外核是融熔的。從源自其他行星核心的鐵隕石來推測,地核也是由鐵和鎳組成。地球磁場的自激發電機理論,也需要一個液態金屬外核的存在才能成立。至于內核,則極有可能是固態鐵。

好啦!今天就先叨叨到這。

下一期咱說說月球。

【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聯系刪除!】

探索

發佈留言 取消回覆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2025 快讀 | 服務協議 | DMCA | 聯繫我們
Menu
快讀
  • 旅遊
  • 生活
    • 美食
    • 寵物
    • 養生
    • 親子
  • 娛樂
    • 動漫
  • 時尚
  • 社會
  • 探索
  • 故事
  • 科技
  • 軍事
  • 国际